电动汽车市场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功率电子迎来发展良机

据EV Sales数据,2021年4月份,全球电动车销量达39.2万辆,同比增幅高达249%。在新能源汽车行业飞速发展的带动下,新能源汽车功率电子市场也迎来发展良机。新能源汽车功率电子一般包括电机控制器(含逆变器)和车载电源(车载充电机和DC/DC)两大部分。


电机控制器市场


01

电机控制器市场竞争激烈,比亚迪引领市场


中国电机控制器市场主要企业

电动汽车市场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功率电子迎来发展良机

图片来源:《2021中国新能源汽车功率电子行业研究报告》


在电机控制器市场,得益于中国本土新能源汽车品牌发展迅猛,以比亚迪为首的电机控制器本土厂商优势明显。2020年,比亚迪以13.6%的市场份额依旧排名第一;前10企业中,除特斯拉、日本电产两家外资企业,以及联合汽车电子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外,其它均由本土厂商占据。


02

电机控制器向集成化、一体化、高压化发展


电控向一体化发展,三合一驱动系统将成主流


电机控制器不仅逐步从单功能向多功能集成化发展,而且电机电控一体化已成为一大趋势,其中三合一电驱动系统将成为主流。2020年,中国乘用车三合一电驱动系统出货量超过50万套,占电机控制器出货量的37%左右。


目前,多数企业还停留在二合一阶段,而包括博世、比亚迪、汇川技术、精进电动在内的企业已纷纷推出了三合一电驱动系统。2020年,特斯拉、比亚迪、蔚然动力和日本电产合计占总销量的82.1%。

各企业三合一电驱动系统代表产品图片来源:《2021中国新能源汽车功率电子行业研究报告》


其中,华为推出的DriveONE 三合一电驱动系统目前峰值功率密度已达到3kW/kg,是业内最高水平,高于博世eAxle的1.67 kW/kg。未来随着以华为、比亚迪为代表的本土厂商发力,本土企业与国际厂商的差距将逐步缩小。


华为DriveONE 三合一电驱动系统

电动汽车市场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功率电子迎来发展良机

图片来源:网络


碳化硅电机控制器有望对IGBT形成替代


IGBT模块是电机控制器的核心元件,成本占比45%左右。2020年全球新能源车用IGBT模组市场规模约8.5亿美元。但车用IGBT模块价格较高,严重压缩了电控企业甚至整车厂的利润空间。


相比硅基IGBT功率器件,碳化硅SiC功率器件具有重量体积小、功率密度高、续航里程高、控制器损耗低、导热性好、更耐高温等优势。因此,以德尔福、比亚迪等为代表的厂商纷纷开始布局SiC电机控制器,未来碳化硅电机控制器有望对IGBT形成替代。


各企业布局碳化硅电机控制器情况图片来源:《2021中国新能源汽车功率电子行业研究报告》

车载电源市场


中国新能源汽车车载电源市场玩家主要包括四大类:


中国新能源汽车车载电源行业竞争格局

电动汽车市场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功率电子迎来发展良机

图片来源:《2021中国新能源汽车功率电子行业研究报告》


外资企业主要配套合资车企,而本土企业为自主品牌配套。由于本土新能源汽车销量相对更高,本土企业在车载电源市场占据一定优势。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车载充电机OBC市场TOP10企业中,有6家本土企业,合计占据市场66%的市场份额。


目前,车载电源产品主要向集成化、高功率化、双向化发展。


(一) 集成化:通过将DC/DC、OBC、电机、电控器件等集成可以减少车载电源的占用空间,减少电路板尺寸,降低组装成本以及BOM和PCB成本。


(二) 高功率化:随着电动车续航、带电量的提高,10kW、 20kW以上的大功率将成为主流,主要通过三相交流电技术,目前比亚迪、欣锐科技已有所布局。


(三) 双向化:双向DC/DC具有效率高、体积小、成本低的优点,同时还可将电池电能对外输出,有效提高电能利用率。双向车载充电机可以将电池的电能对外输出,实现车对车、车对负载、车对电网充电。


《2021中国新能源汽车功率电子行业研究报告》目录

全文共270页


01

车用功率电子概述

1.1 新能源汽车行业分析

1.1.1 各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

1.1.2 车企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

1.1.3 新能源汽车销售情况


1.2 车用功率电子概述

1.2.1 车用功率电子分类

1.2.2 新能源车车用电源架构


1.3 电机控制器

1.3.1 电机控制器分类

1.3.2 电机控制器关键性能指标


1.4 车载电源

1.4.1 DC-DC转换器

1.4.2 DC-DC转换器分类


1.5 IGBT市场分析

1.5.1 新能源汽车电机控制器用IGBT

1.5.2 全球新能源汽车半导体功率器件市场规模

1.5.3 全球IGBT市场份额

1.5.4 中国IGBT产业链公司分布

1.5.5 中国车规级IGBT市场份额

1.5.6 新能源汽车IGBT厂商对比


02

电动汽车电机控制器市场分析

2.1 发展现状

2.2 市场规模

2.3 供应模式


2.4 竞争格局

2.4.1 主要企业对比

2.4.2 电控销量TOP10企业

2.4.3 市场份额


2.5 配套情况


2.6 发展趋势

2.6.1 趋势一

2.6.2 趋势二

2.6.3 趋势三

2.6.4 趋势四

2.6.5 趋势五

2.6.6 趋势六


03

电动汽车DC/DC和充电机市场分析

3.1 市场规模


3.2 竞争格局

3.2.1 2019VS2020年OBC销量TOP10企业

3.2.2 2019VS2020年OBC市场份额

3.2.3 配套情况


3.3 发展趋势

3.3.1 趋势一

3.3.2 趋势二

3.3.3 趋势三


04

中国DC/DC和充电机重点企业分析

4.1 杭州富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4.1.1 富特科技车载OBC

4.1.2 富特科技车载DC/DC

4.1.3 富特科技车载一体机CCU

4.1.4 富特科技产能


4.2 欣锐科技

4.2.1 欣锐科技车载电源解决方案

4.2.2 欣锐科技乘用车解决方案

4.2.2 欣锐科技乘用车解决方案——配套情况

4.2.3 欣锐科技客车解决方案

4.2.3 欣锐科技客车解决方案——配套情况

4.2.4 欣锐科技新能源专用车解决方案

4.2.4 欣锐科技专用车解决方案——配套情况

4.2.5 欣锐燃料电池车解决方案

4.2.6 欣锐科技主要合作客户

4.2.7 欣锐科技主要产品——车载DC/DC变换器

4.2.7 欣锐科技主要产品——车载充电机

4.2.7 欣锐科技主要产品——CDU系统集成

4.2.7 欣锐科技主要产品——燃料电池专用

4.2.8 欣锐科技经营情况

4.2.9 欣锐科技产能及产销情况


4.3 铁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4.3.1 铁城科技经营与生产情况

4.3.2 铁城科技主要产品

4.3.3 铁城科技主要客户


4.4 石家庄通合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4.4.1 通合科技经营情况

4.4.2 通合科技车载电源产品


4.5 洛阳嘉盛电源科技有限公司

4.5.1 嘉盛电源发展历程

4.5.2 嘉盛电源车载电源产品

4.5.3 嘉盛电源经营业绩


05

中国电机控制器(逆变器)生产商分析

5.1 上海电驱动股份有限公司

5.1.1 上海电驱动经营情况

5.1.2 上海电驱动主要产品——微型车系统

5.1.2 上海电驱动主要产品——商用车系统

5.1.2 上海电驱动主要产品——乘用车系统

5.1.3 上海电驱动技术特点

5.1.4 上海电驱动应用案例


5.2 深圳市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5.2.1 汇川技术经营情况

5.2.2 汇川技术新能源车业务发展历程

5.2.3 汇川技术新能源车业务核心优势

5.2.4 汇川技术驱动电机控制器产品

5.2.5 汇川技术A级三合一动力总成系统

5.2.6 汇川技术乘用车动力总成系统

5.2.7 汇川技术车载电源产品

5.2.8 汇川技术汽车电子主要客户

5.2.9 汇川技术新产品


5.3 上海大郡动力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5.3.1 大郡控制经营情况

5.3.2 大郡控制集成式控方案

5.3.3 大郡控制PHEV方案

5.3.4 大郡控制机电一体方案

5.3.5 大郡控制乘用车电驱系统

5.3.6 大郡控制商用车电驱系统


5.4 天津市松正电动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5.4.1 天津松正经营情况

5.4.2 天津松正纯电动商用车动力系统解决方案

5.4.3 天津松正5代混合动力系统

5.4.4 天津松正交流异步电机控制器


5.5 大洋电机

5.5.1 大洋电机经营业绩

5.5.2 大洋电机电动汽车电机控制器业务

5.5.3 大洋电机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系统业务


5.6 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5.6.1 联合汽车主要客户

5.6.2 联合汽车电力驱动业务

5.6.3 联合汽车电动车电机控制器产品

5.6.4 联合汽车量产电桥EAU100


5.7 中车时代电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5.7.1 中车电动主要客户

5.7.2 中车电动纯电驱动系统平台 ——T动力

5.7.3 中车电动控制总成产品

5.7.4 中车电动增程插电式解决方案

5.7.5 中车电动双面水冷控制器


5.8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5.8.1 比亚迪经营情况

5.8.2 比亚迪电控业务发展历程

5.8.3 比亚迪电动车电机控制器业务

5.8.4 比亚迪三合一电驱动总成

5.8.5 弗迪动力有限公司

5.8.6 弗迪动力电控研发能力

5.8.7 弗迪动力电控试验资源与生产制造能力

5.8.8 弗迪动力产品线及应用情况

5.8.9 弗迪动力碳化硅电机控制器产品规划


5.9 珠海英搏尔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5.9.1 英搏尔经营情况

5.9.2 英搏尔新能源汽车业务情况

5.9.3 英搏尔新能源汽车主要客户

5.9.4 英搏尔新能源车体系——MC39系列控制器

5.9.4 英搏尔新能源车体系——PMU多合一新能源系统

5.9.4 英搏尔新能源车体系——DA系列电驱动总成

5.9.4 英搏尔新能源车体系——PSU车载电源平台

5.9.5 英搏尔工程车体系——MC33-37系列控制器

5.9.5 英搏尔工程车体系——DC-DC转换器

5.9.5 英搏尔工程车体系——CH4100-4300系列高效智能充电机


5.10 深圳市蓝海华腾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5.10.1 蓝海华腾经营情况

5.10.2 蓝海华腾电动车电机控制器业务

5.10.3 蓝海华腾N合1电动汽车电机控制器

5.10.4 蓝海华腾主驱动电机控制器

5.10.5 蓝海华腾辅助电机控制器

5.10.6 蓝海华腾主要研发项目(截至2020年底)


5.11 福建省福工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5.11.1 福工动力主要客户

5.11.2 福工动力三合一控制器

5.11.3 福工动力电机控制器

5.11.4 福工动力其它控制器产品


5.12 致茂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5.12.1 致茂电子电机控制器CP系列

5.12.2 致茂电子电机控制器CR系列

5.12.3 致茂电子eAxle三合一电驱系统模块CX系列


5.13 精进电动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5.13.1 精进电动经营情况

5.13.2 精进电动主要产品

5.13.3 精进电动销量及单价

5.13.4 精进电动配套的主要车型

5.13.5 精进电动碳化硅电机控制器产品

5.13.6 精进电动IPO募投项目

5.13.7 精进电动主要客户


5.14 东方电气集团东风电机有限公司

5.14.1 东风电机电机控制器


5.15 麦格米特

5.15.1 麦格米特EV解决方案

5.15.2 麦格米特EV解决方案发展历程

5.15.3 麦格米特主要配套客户

5.15.4 麦格米特电机控制器


5.16 蔚来驱动

5.16.1 蔚来电驱动系统装机量

5.16.2 蔚来驱动EDS电驱动系统


5.17 华域汽车电动系统有限公司

5.17.1 华域电动电机控制器

5.17.2 华域电动经营情况

5.17.3 华域麦格纳

5.17.4 华域麦格纳主要产品


5.18 合肥阳光电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5.18.1 阳光电动力电机控制器

5.18.2 阳光电动力SiC电机控制器

5.18.3 阳光电动力EC11系列10万台下线


06

全球电机控制器(逆变器)生产商分析

6.1 日立安斯泰莫公司

6.1.1 日立安斯泰莫主要客户

6.1.2 日立安斯泰莫经营情况

6.1.3 日立安斯泰莫电动汽车领域业务

6.1.4 日立安斯泰莫800V高压逆变器



6.2 三菱电机

6.2.1 三菱电机经营情况

6.2.2 三菱电机电动汽车领域业务

6.2.3 三菱电机电动车用功率半导体业务


6.3 博世

6.3.1 博世经营情况

6.3.2 博世电动汽车领域业务

6.3.3 博世eAxle电驱动桥


6.4 大陆集团

6.4.1 大陆经营情况

6.4.2 Vitesco

6.4.3 Vitesco第三代电驱动系统


6.5 博格华纳

6.5.1 博格华纳收购德尔福

6.5.2 博格华纳电动汽车领域业务

6.5.3 博格华纳电机控制器

6.5.4 博格华纳iDM三合一电驱动模块

6.5.5 博格华纳800V碳化硅逆变器


6.6 现代摩比斯

6.6.1 现代摩比斯电气化业务


07

IGBT供应商分析

7.1 英飞凌

7.1.1 英飞凌经营情况

7.1.2 英飞凌IGBT产品

7.1.3 英飞凌HybridPACK™系列

7.1.3 英飞凌HybridPACK™系列——主要参数

7.1.4 英飞凌EiceDRIVER™在电动车领域的应用——主逆变器

7.1.4 英飞凌EiceDRIVER™在电动车领域的应用——EV充电


7.2 斯达半导体

7.2.1 斯达半导体经营情况

7.2.2 斯达半导体IGBT发展历程

7.2.3 斯达半导体新能源汽车相关业务

7.2.4 斯达半导体募投项目

7.2.5 斯达半导体SiC器件布局

7.2.6 斯达半导体新能源领域主要客户


7.3 比亚迪半导体

7.3.1 比亚迪半导体拆分上市情况


7.4 富士电机

7.4.1 富士电机EV/HEV用IGBT模组

7.4.2 富士电机EV/HEV用IGBT模组750V级


7.5 赛米控

7.5.1 赛米控电动汽车功率器件

7.5.2 赛米控SKiM® 63/93

7.5.2 赛米控SKiM® 63/93 IGBT模块

7.5.3 赛米控SKAI® 2 HV


7.6 电装

7.6.1 电装经营情况

7.6.2 电装IGBT产品


7.7 智新半导体有限公司

7.7.1 智新半导体IGBT功率模块将量产


7.8 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更多佐思报告


佐思 2021年研究报告撰写计划

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全景图(2021年5月版)

2021年智能座舱与车内交互技术线上论坛


「佐思研究年报及季报」

主机厂自动驾驶

低速自动驾驶

汽车视觉

汽车视觉(下)

商用车自动驾驶

新兴造车

汽车MLCC

汽车分时租赁

高精度地图

汽车仿真(上)

汽车仿真(下)

汽车与域控制器

APA与AVP

车用激光雷达

毫米波雷达

处理器和计算芯片

ADAS与自动驾驶Tier1

乘用车摄像头季报

HUD行业研究

驾驶员监测

汽车功率半导体

Radar拆解

OEM车联网

T-Box市场研究

汽车网关

车载语音

汽车线束、线缆

汽车智能座舱

人机交互

V2X和车路协同

汽车操作系统

L4自动驾驶

专用车自动驾驶

计算平台与系统架构

车载红外夜视系统

共享出行及自动驾驶

高精度定位

汽车OTA产业

汽车IGBT

座舱多屏与联屏

戴姆勒新四化

特斯拉新四化

大众新四化

比亚迪新四化

智能后视镜

华为新四化

四维图新新四化

燃料电池

AUTOSAR软件

座舱SOC

线控底盘

车载显示

路侧智能感知

自主品牌车联网

汽车数字钥匙

汽车云服务平台

无线通讯模组

ADAS/AD主控芯片

Tier1智能座舱(上)

Tier1智能座舱(下)

商用车车联网

Waymo智能网联布局

智能网联和自动驾驶基地

OEM信息安全

商用车ADAS

自动驾驶法规

传感器芯片

L2级自动驾驶

智慧停车研究

汽车5G

TSP厂商及产品

合资品牌车联网

汽车座椅

智能汽车个性化

新势力Top4

农机自动驾驶

矿山自动驾驶

ADAS数据年报

无人接驳车

飞行汽车报告

模块化报告

港口自动驾驶




「佐思研究月报」

ADAS/智能汽车月报 | 汽车座舱电子月报 | 汽车视觉和汽车雷达月报 | 电池、电机、电控月报 | 车载信息系统月报 | 乘用车ACC数据月报 | 前视数据月报 | HUD月报 | AEB月报 | APA数据月报 | LKS数据月报 | 前雷达数据月报

报告订购私信佐思汽车研究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4

标签:新能源   功率   汽车   股份有限公司   月报   良机   半导体   中国   控制器   电机   电源   情况   动力   业务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