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们容易接受从贬到褒,不愿接受从褒到贬?

我们日常生活中,总是会遇到各色人,各种事,同事,领导对你的评价,可能会对你有点影响。

如果对方刚开始对你贬,然后慢慢改观,慢慢变好,最后得到对方的褒奖,这样的的我们很容易接受,并且很容易培养起好感,但是,如果对方一开始对自己是褒奖,慢慢的开始贬低,或者不看好,我们会对这样的人心存反感,并且很难再次建立好感。

为什么人们容易接受从贬到褒,不愿接受从褒到贬?

是不是这样的?

这是有一定的心理学效应的,在心理学效应中,我们称之为:阿伦森效应。

阿伦森效应是指人们最喜欢那些对自己的喜欢、奖励、赞扬不断增加的人或物,最不喜欢那些显得不断减少的人或物。

阿伦森是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他认为,人们大都喜欢那些对自己表示赞赏的态度或行为不断增加的人或事,而反感上述态度或行为不断减少的人或事。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主要是挫折感在作怪。从倍加褒奖到小的赞赏乃至不再赞扬,这种递减会导致一定的挫折心理,但一次小的挫折一般人都能比较平静地加以承受。然而,继之不被褒奖反被贬低,挫折感会陡然增大,这就不大被一般人所接受了。递增的挫折感是很容易引起人的不悦及心理反感的。

掌握阿伦森效应,会帮助你处理一些问题。

为什么人们容易接受从贬到褒,不愿接受从褒到贬?

我们之前听说过这样的故事:有一位老人,退休后想图个清净,于是就在湖区买了一所房子.住下的前几周倒还太平。可是不久,有几个年轻人开始在附近追逐打闹、踢垃圾桶、且大喊大叫。老人受不了这些噪音,出去对这些年轻人说:“你们玩得真开心。我喜欢热闹,如果你们每天都来这里玩耍,我给你们每人一元钱”。年轻人当然高兴,既玩了还能得钱,何乐而不为呢?于是他们更加卖力地闹将起来。过了两天,老人愁眉苦脸地说:“我到现在还没收到养老金,所以,从明天起,每天只能给你们五角钱了。”年轻人虽然显得不太开心,但还是接受了老人的钱。每天下午继续来这里打闹,又过了几天,老人“非常愧疚”地对他们讲“真对不起,通货膨胀使我不得不重新计划我的开支,所以每天只能给你们一毛钱了。”“一毛钱?”一个年轻人脸色发青,“我们才不会为区区一毛钱在这里浪费时间呢,不干了。”从此,老人有了安静悠然的日子。

为什么人们容易接受从贬到褒,不愿接受从褒到贬?

这位老人的智慧就是很好的应用了心理学中的阿伦森效应

掌握好心理学效应,对我们的生活都会有一定的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发青   阿伦   太平   都会   愁眉苦脸   理学   反感   好感   挫折   效应   态度   老人   年轻人   心理   喜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