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何必须掌握阅读技能?~摘自连岳

人可以不掌握阅读技能,尽管这样的后果可能是无力与贫穷,但现代社会,已经对无力和贫穷特别宽容,我们进入了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很少的钱可以买很多东西,并不像在物质匮乏时代,无力与贫穷的惩罚可能是死亡。

如果不想停留在无力与贫穷阶段,想过得好一点,那么,阅读技能就必须掌握。

好的行为是这样的:系统获取信息,形成自己的观念与决策,最后变成行动;行动需要更多系统信息,再次修正观念与决策,进行下一步的行动。这像引擎一样驱动人生。

系统获得信息是关键的第一步。阅读就是系统获取信息的最好手段,甚至是唯一手段。一本书之所以有300页、500页,就是因为一个信息的完整论证需要这么大的系统,你理解它,得到它,最终能够运用它,需要你啃完这么多页码。

一本书的主题很简短,读过并理解的人3分钟可以转述完毕,你也有迅速得到的幻觉。我现在甚至可以告诉你整个经济学的结论:产权至上。连标点5个字而已,5岁的小朋友都可以记住,你当然也可以,但你不会用,没有意义。

如果你通过艰苦的阅读掌握了“产权至上”的系统信息,那么,它就成为高效的分析、投资工具,你马上知道限购限贷是错的,它剥夺了人的自由与权利,最后造成贫穷者更加贫穷。为什么有那么多贫穷者欢呼限购限贷?就是因为没有阅读技能,思维没有正确的分析工具。

这个世界有种种迷雾,阅读技能就是GPS,没有,一定迷路。

阅读并不难,只要经过训练,人人可以掌握。它类似于长跑,人人有潜力一口气跑10000米,半年训练就做得到,但世上的多数人,终生没有能力跑10000米,他们可能也想跑,也知道跑的好处,但从不训练,或者训练的强度不够,得不到这技能,强迫他们跑10000米,有生命危险。

阅读训练的原则有这些:

他人无法替代你阅读。内容摘要、专家解读,再精彩,对你来说,都只有索引作用,阅读像吃饭,一定得自己完成。你不吃饭,只看《舌尖上的中国》,照样饿死。

太容易的阅读不是阅读。一天看1000条社会新闻,一生看了1000本代入感很强的廉价言情小说,那都不是阅读,那只是不停需要即时满足,刺激大脑对当下的快感上瘾,这是一种智力自残。

要读难一点的书。它需要你时不时停下来想一想它的推理,它让你30分钟后就疲惫,它让你想放弃。它如长跑过程中的心肺压力,一直在,直到你完成。那些你明知道好,却只读了三分之一,只读了几十页就放弃的书,就是难一点的书。

阅读不要拘泥于形式。纸书、手机、Kindle,都有利于你阅读,形式多样,你离阅读更近。媒体多,会让你分心,但阅读关过了,这些却有利于你阅读,阅读更方便了。爱阅读的人不会攻击技术,更不会责怪技术。

书不值钱。我常买一堆书,当然,其中会有烂书,我判断出的烂书,就随手扔进垃圾桶。那些我喜欢的好书,最后可能被折磨得破破烂烂,上面是茶渍、酒渍,粗暴的涂画,它们不幸遗失了,我也不会心疼,再买一本就是了。书几乎是世上最不值钱的商品,一个人毕生功力,就卖你几块几十块。不要在买书上省钱,除非你揭不开锅。

少即是多。这有两层含义,一是积少可以成多,一天读10页书,非常少,一年是3600页,就是偷懒60天,也有3000页,300页一本的书,你读了10本,或读了10遍,赢了99%的中国人,读书苦吗?竞争激烈吗?一点也看不出来。二是好书要精读,不怕读得慢,核弹并不追求数量,打卡了100本书的人,未必比研读了10本书的人更聪明,只追求数量,那走了邪路。

做笔记。你喜欢的,你的想法,你的观点,随手写下来。在电子时代,纸和笔,两个上年纪的老朋友,仍然是思维的好帮手。

在人类还没有发明芯片植入大脑,或吃药诱发大脑化学反应的新学习方法之前,阅读仍然是古典的、笨重的、最高效的学习方法,一个人想变得更聪明、更有力、更富裕,没有阅读技能,都是巨大的弱点。

就从最基本的阅读技能入手吧:打开一本书,从第一页读到最后一页。

原创作者:连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2

标签:邪路   技能   高效   长跑   学习方法   贫穷   好书   大脑   无力   世上   物质   观念   时代   系统   信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