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或大学改名要谨防浮躁

学校或大学改名要谨防浮躁


学校或大学改名要谨防浮躁


宋 圭 武


这多年,一些学校尤其是一些大学不断改名,从某某学校,到某某学院,再到某某大学,名称档次不断提升。这中间除有一些学校或大学确实需要改动外,也有一些学校或大学未必真需要改动。为什么会有众多学校或大学热衷于改名称,本质也是社会浮躁在学校或大学名称上的一种具体体现,其弊端是多方面的,建议政府严格控制并谨慎推进。

第一,教育问题,本质是质量问题,或者更重要是要提高教学和研究质量,而不是改名称的问题。若名称改了,但教学研究质量并没有提高,等于是忽悠社会大众,等于是另一种形式的做假。第二,名称是一个学校或大学的品牌,若一个学校或大学真有高质量,真有民众多年的信任积累,更不应随便改变名称,改名称,反而是一种社会信任资本的损失。第三,一个学校或大学名称稳定,也便于管理部门常年追踪管理和追踪监督,有利于推进教育管理的规范化建设。第四,学校或大学不随意改名,可以减少民众对学校的识别成本。一个学校或大学名称变来变去,让民众也得不断追踪有关变动情况,尤其对有考生的家长,更需要投入更多精力去了解真实情况。第五,可以减少社会办学乱象。一些学校或大学名称变动频繁,导致名称乱象,也为一些不法分子办野鸡大学提供了空间。第六,可以抑制一些学校或大学的浮躁心理和一些学术腐败。有一些学校或大学改名,本质是满足虚荣心,而且为了达到改名目的,不惜采取各种急功近利手段,甚至寻租腐败,这进一步催生了一些学校或大学的浮躁心理以及各种学术腐败问题。第七,可以抑制社会浮躁心理。一些学校或大学名称虽然提升了,但其教学科研水平并没有实质提高,还是外甥打灯笼照舅(旧),但由于名称一提升,给学生和家长的心理感觉就不一样,一些学生和家长会更觉面子上有光、会更觉有夸耀的资本,这本质是一种社会浮躁。所以,学校或大学改名,也进一步助长了社会浮躁心理。

当然,由于社会经济实践在不断变革,尤其是社会经济结构在不断调整,一些新兴产业在不断壮大,而一些传统产业在不断萎缩,对应需要的人才数量和结构也在不断变化,也确实需要一些学校或大学要不断进行一些改革和调整,包括新办一些学校和大学以及原有学校或大学扩大规模及结构调整,还有一些学校或大学内部也要进行专业设置调整等,这自然也需要学校或大学在名称上也应有一些改动。但从长远总体看,一个学校或大学名称一旦定下来,就不要轻易改动,要改动,应谨慎进行,或慢改动为好。(作者单位:甘肃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学校或大学改名要谨防浮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浮躁   甘肃省   学校   大学   民众   抑制   谨慎   本质   确实   多年   家长   资本   名称   心理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