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痉挛型脑瘫拮抗肌刺激法

小儿痉挛型脑瘫拮抗肌刺激法

在治疗小儿痉挛型脑瘫的临床实践中我们观察到,主要针对拮抗肌群的穴位点压及用较大力度按摩或用肌兴奋仪进行电刺激,缓解痉挛、纠正异常姿势、促进正常运动功能的建立效果更好。我们对痉挛型脑瘫,已显示出某组肌肉痉挛的,在功能训练基础上,尽早用点穴、按摩或肌兴奋治疗仪刺激拮抗肌。如手握拳发紧时点压手三里穴、叩击手背伸肌肌腱、用较大力度按揉或用肌兴奋仪刺激前臂伸肌;屈肘时刺激肱三头肌;屈肩时点压肩井穴、肩髃穴,用较大力度按揉或用肌兴奋仪刺激三角肌、岗上肌;下肢剪刀样发紧或剪刀步时点压环跳穴、风市穴,用较大力度按揉或用肌兴奋仪刺激臀肌、大腿外侧肌;尖足或肌性足外翻时点压足三里穴,用较大力度按揉或用肌兴奋仪刺激小腿前群肌;肌性足内翻时点压阳陵泉穴,用较大力度按揉或用肌兴奋仪刺激小腿外侧肌;腘绳肌痉挛主要刺激股四头肌等。此等方法早期应用效果尤佳,当脑瘫某一肌群痉挛刚出现1-2个月内,在功能训练基础上,加用点穴、按摩或肌兴奋治疗仪刺激拮抗肌,多数1-2个月即可基本纠正痉挛,对较重病例或开始较晚的也可使痉挛明显减轻,优于仅常规功能训练、不加拮抗肌刺激的对照。临床还观察到,对痉挛肌按压过重或针刺常可加重痉挛。

我们分析,主要针对拮抗肌群的穴位点压及用较大力度按摩或用肌兴奋仪进行电刺激,获得更好疗效的主要机理可能是:支配拮抗肌群脑的损伤比支配痉挛肌群脑的损伤相对为重,临床拮抗肌是主要的瘫痪肌,痉挛为失衡释放。蒋天裕等用功能性磁共振(fMRI)检测参与踝关节背屈和跖屈运动的脑区,观察到踝关节运动能引起多个脑区的兴奋或抑制,踝关节背屈和跖屈运动引起的大脑反应不同,背屈运动在中央前回第一躯体运动区反应强烈,跖屈运动脑区的兴奋部位较多。作者分析,基于此原因脑损伤发生后踝关节背屈更易受损,踝关节跖屈痉挛可能是“功能释放”,很多偏瘫患者出现踝关节背屈障碍和跟腱挛缩,可能与大脑对两种运动的控制不同有关。我们支持此观点,并分析痉挛型脑瘫出现尖足与脑卒中踝关节跖屈痉挛是共同的发病基础;脑瘫其他部位肌痉挛也为类似机理,与痉挛肌相对应的拮抗肌就是主要瘫痪肌;肌张力明显低下的脑瘫常是重症,多组肌肉均为瘫痪肌,除功能训练外,点穴、按摩或用肌兴奋仪刺激应针对多组肌肉。

小儿痉挛型脑瘫拮抗肌刺激法

其他临床报告也证实,脑卒中等出现某组肌肉痉挛时,用针、电等刺激拮抗肌,缓解痉挛、促进正常功能恢复效果更好。

李佩芳2001年报告针刺拮抗肌群治疗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疗程为1个月,以肌肉硬度仪检测肌肉硬度观察疗效,结果显示治疗组肌肉硬度改善优于传统针刺方法;2006年报告治疗组选用拮抗肌群腧穴芒针透刺,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治疗法,治疗4周后治疗组的肌张力、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1)。

樊玲等报告对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治疗组予针刺近端拮抗肌群穴和良姿位摆放;对照组予针刺传统腧穴治疗和良姿位摆放。两组疗程均为30次,结果为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及ADL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高大宁等以火针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患者,在痉挛的拮抗肌上选穴,火针治疗以点刺为主,隔日一次,功能改善优于体针对照组。

肖淑杰等采用拮抗肌取穴治疗偏瘫患肢痉挛20例,采用Ashworth评分法评定肢体痉挛程度,治疗5~10天,总有效率为83.78%。

马涛以电针阳陵泉、丰隆两穴治疗中风偏瘫足内翻102例,使用频率为30~60Hz,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留针30min,治疗25天后以足内翻改善程度评定疗效,痊愈44例,好转46例,总有效率88.24%,该法刺激的是小腿外侧肌群。

李哲等电针拮抗肌群可明显降低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

刘玉海等报告,在治疗偏瘫患者踝背屈障碍时加肌电生物反馈电刺激,正极置于胫前肌,负极置于小腿外上1/3处,每周6次,每次30min,1个月即可观察到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该治疗组刺激的是小腿前群肌。

姜桂美等观察针刺拮抗肌与主动肌对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痉挛程度、临床痉挛指数(CSI)、日常生活能力(ADL)的影响,结果针刺拮抗肌组能够明显降低病人的痉挛程度与临床痉挛指数,能够提高病人的ADL,而针刺主动肌组只能提高病人的ADL,没有降低病人的痉挛程度与临床痉挛指数。

北京博爱医院中医康复科拮抗肌取穴治疗患肢痉挛获得更好疗效。

临床观察到针刺治疗脑卒中偏瘫效果较好的多是患侧手足阳明经取穴,如上肢选患侧肩髃、曲池、手三里、合谷;下肢选患侧环跳、风市、足三里等,所选经、穴主要在拮抗肌上。

还有学者研究观察到,刺激痉挛性脑卒中患者的腓深神经不仅可增强胫前肌肌力,也可抑制小腿后侧肌群的牵张反射。此现象亦可理解为通过刺激瘫痪肌、增强其肌力,从而减轻对应肌群的收缩释放。

实践证明康复治疗中肌肉训练,必须对收缩肌和拮抗肌同时协调地进行,特别是对容易缩短的肌肉的拮抗肌的训练。

在痉挛发生机理研究中也有脱抑制(disinhabition)理论,即认为痉挛是由于反射通路的正常抑制缺失所致,与本推理有相似之处。

对痉挛型脑瘫,不少疗法均是对痉挛肌群关注较多。日本上田法缓解痉挛显著,我们分析与此法对痉挛肌群及拮抗肌群均充分牵拉、较多刺激了更重要的拮抗肌群及相关中枢有关。正常人姿势、运动的协调是依赖于正常相反神经兴奋与抑制网络完成的,上田提出的脑瘫是由于相反神经支配障碍与我们观点有类似之处。

基于上述观察,可以认为脑损伤时出现痉挛,拮抗肌是主要瘫痪肌,痉挛为失衡释放,早期治疗应主要针对拮抗肌及拮抗肌上的穴位用手法、电、针等刺激。按摩、针刺作为有效方法报告已较多,电刺激作为脑瘫综合治疗中的有效手段也已被国际同行肯定。穴位作为机体接受手法、针、电等刺激的敏感点也为诸多研究证实,我们体会对一些异常的纠正,常常刺激拮抗肌上的穴位或经络比刺激拮抗肌效果更好。痉挛持续一段时间,常常是数月左右,错误的模式在脑中较为固定、正确模式较难取而代之,加上痉挛持续一段时间后,痉挛肌群血运障碍,骨、关节、肌肉废用性改变等,单纯刺激拮抗肌已不能解决全部问题,需要增加更多方法针对痉挛肌治疗,但此时对拮抗肌的刺激及训练仍是重要方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时点   下肢   针刺   小腿   疗效   小儿   肌肉   抑制   力度   患者   兴奋   较大   程度   脑卒中   功能   踝关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