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忽视和误解脑瘫婴儿的迈步意识训练

迈步训练是脑瘫康复的重要内容,特别是让脑瘫孩子能够正确走起来不可缺少的的基础,也是容易被忽视和误解的项目。对于未到站走月龄的孩子,侧重迈步意识的训练,避免孩子长时间卧躺失去迈步意识,导致该练站走时不持重不迈步,方法:可扶持双腋下躯干稍前倾半悬吊状、左右重心转换,激发、引导其迈步,每次5-6步,每日1~2次即可;对于按发育规律该站走的孩子,持重迈步意识好的可扶持腋下训练迈步,无意识不持重需扶髋架走,同时注意膝反张,每次5~10米,每日3~5次。

扶持迈步有踏步反射的,训练会使踏步反射转化成正常迈步;没有踏步反射的逐可激发引出踏步反射;迈步激发出尖足、剪刀步或其他异常的,每次先用推顺按摩、点穴纠正异常后再进行迈步训练,临床统计观察到更早发现异常、更早干预的效果更好。

有的家长认为孩子还没到走的月龄不应该让走,还有人认为脑瘫孩子站起来就出现姿势异常,立位要加重异常,不能立位训练,仅接受卧位的按揉、牵拉、被动活动等,结果使不少较重脑瘫孩子留下了不能立位移动的重症残疾。近年对肌筋膜链及核心肌群的深入了解,支持临床观察到的,立位出现的异常,只有立位纠正、立位训练效果才最好。

迈步训练不是拔苗助长的提前进行行走训练,是半持重立位的迈步意识和迈步协调动作的训练,是在纠正反射、肌张力、姿势、运动异常基础上的训练。

国外有学者对生后1周的孩子开始研究,1组每天10分钟抱成立位,脚踩桌面练习踏步反射;2组每周测一次踏步反射;3组每天仰卧做拉腿踏步体操;4组无任何检查或干预。结果2、3组第8周踏步反射减退;1组踏步反射保持且踏步次数增加,比2、3组早走1个月,比4组早走2个月。还有研究还观察到,2-6个月婴儿踏步反射消失后,抱成立位驱干浸入浴盆,又会引出踏步反射;在踏步反射未消失前,脚上加重踏步反射可消失;统计还表明体重相对高的踏步反射消失早,踏步反射消失与体重增加有关。研究支持踏步反射是以后行走的基础,脑瘫孩子踏步反射延迟消退与牵张反射抗进、肌张力高未及时控制有关。

国外婴幼儿跑步机训练的神经可塑性机制与临床应用的研究也证实,婴儿早期进行跑步机训练有利于康复;还有学者报告协助下踏车训练对脑瘫及发生神经运动功能障碍的高危儿有益,纠正月龄5个月即可开始。


不要忽视和误解脑瘫婴儿的迈步意识训练


案例分享:张某昊,12个月来就诊,胼胝体发育不良,无迈步意识,不能持重,前倾撑手坐,运动发育严重落后。迈步训练方案:推顺按摩、点穴、立位促通板矫正异常等措施基础上,进行穴位刺激迈步:扶持立位,治疗师拇指点压在孩子大腿前上的髀关穴,余指点压在孩子臀部环跳穴,躯干稍前倾左右重心转换,交替前后刺激抬起侧下肢,激发其屈髋迈步。每次10分钟左右,每日4-5次。十二天扶髋下肢可支持片刻,不刺激穴位可主动迈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3

标签:胼胝   婴儿   月龄   意识   持重   躯干   腋下   下肢   穴位   踏步   重心   反射   误解   姿势   异常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