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后,学霸们更优秀了

“双减”政策公布至今,第一个学期快要过半了。孩子们在学校和校内外的变化是否初露端倪?学习兴趣和效率有没有提升?还有那些担心孩子被“拖后腿”的家长们,自家的牛娃是否依旧优秀?

“双减”后,学霸们更优秀了

只能说,在自己周围,表面上没有更优秀,实际上学霸们的“跑”得更快了。

这其实完全符合“双减”的内在选拔逻辑:自驱力强的脱颖而出。

以下判断仅是自身周围情况,具有局限性和主观性,勿杠。

“双减”后,学霸们更优秀了

先来说说为什么“表面上没有更优秀”

这里的表面更多指校内可见的主课等第、其他副课等成绩。

双减和摇号政策必然对学校和老师的要求更高了,尤其是民办学校(生源质量差距大大缩小)。校内老师的要求自然会提高,平时作业、练习的等第极大概率只会和原来持平甚至略有下降。而原来周末的课外学科类培训取消,改为周中,学习节奏也需要有个缓冲期适应。

“双减”后,学霸们更优秀了

再来说说为什么“跑得更快”了

“双减”带来的学习节奏最大的变化就是,周末的可控时间多了,但是对周中课后的要求高了。额外的校外学习时间被压缩到了周中的放学后,势必对校内的课堂消化和课后作业的效率要求大大提高。这对于自驱力强,能抗压的学生来说,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强化剂。周末的自控时间多了,除了阅读、自学等时间的增加,也是培养学生的规划和计划执行能力。而这些学习能力无疑是决定以后谁才是真正的学霸的标准。

都说“双减”检验的也是父母。学科培训转到周中,无疑对父母的时间规划和“盯”学习的能力以及执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时间安排不好、没有好好“盯”学习内容进行查漏补缺而是只看表面成绩,甚至培训机构的选择,其中一项没有做好,都有可能会对孩子的学习产生副作用。

顺便讲个“牛娃妈”的例子。前段时间孩子在校做的习题成绩不理想,卷子带回来X比较多,和这位“牛娃妈”吐槽,看来始终不是“别人家的孩子”的体质。“牛娃妈”说先把卷子拍给她看下,很快她回复“错的基本都是has句型,作为助动词和实意动词没搞清楚。这个本来不多练就容易混,你有没有给他做过相应的练习啊?”一时语塞,原来“锅”还是在自己身上……

“双减”后,学霸们更优秀了

明修栈道,懂得自然的

“双减”并不是为了强行缩小差距,而是真正地筛选“牛娃”。或许不久,“双减”的内在逻辑的结果就将开始显现。

“双减”后,学霸还是学霸,而“须努力”的同学或许将“更须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助动词   优秀   作业   卷子   课后   校内   学科   逻辑   节奏   差距   周末   成绩   能力   孩子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