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22年冬奥会进入倒计时!科技如何助力智慧冬奥?

从东京到北京,从盛夏到冰雪;不同的赛场,同样的追梦。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22年2月4日在北京启幕,如今已进入倒计时。关于冬奥会你了解多少?科学技术又是如何助力智慧冬奥?一起来看看吧!

据悉,在这次冬奥会上,交通通讯、直播转播、疫情防控等领域的多项“黑科技”,陆续亮相于北京冬奥会冰上项目测试活动。以此来提升观众体验、服务水平和运营效率。

北京2022年冬奥会进入倒计时!科技如何助力智慧冬奥?


5G赋能冬奥

北京冬奥会将全部采用4K超高清信号制作,在所有项目上完全实现UHD(超高清)+HDR(高动态范围成像) 制作,并首次对持权转播商提供8K公共信号,将对开闭幕式、花样滑冰、短道速滑、跳台滑雪等进行8K制作或直播。

目前在北京五环内、延庆赛区场馆以及京张高铁已实现5G信号的全面覆盖。

到冬奥会赛时,冬奥场馆内部、场馆间道路、媒体班车等交通设施将会实现5G信号全覆盖,提供高效可靠的通信保障。

北京2022年冬奥会进入倒计时!科技如何助力智慧冬奥?


基于5G技术,北京冬奥可采用超高清8K技术对冬奥赛事进行转播。通过在奥运场馆、城市冬奥文化广场、剧院、社区等布设8K显示大屏。将让观众体验到流畅的信号和超高清图像,甚至运动员脸上表情的细微之处都看得一清二楚。

受疫情的影响,同时考虑到冬奥会雪上项目比赛都在室外进行。

有些人可能不方便到达现场观赛,在观众不到现场的情况下,怎么达到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通过技术手段虚拟出一种模式,让人们在家或电影院等地方就如同到达现场一样,能够感受到一种立体景观呈现,感觉事情就在眼前发生一样。

不仅是在比赛中,像AR或是VR也将在生活场景中出现。

比如,喜欢滑雪的爱好者可以在虚拟环境中尝试一条从未去过的赛道,通过这种方式了解熟悉赛道哪里有弯角、坡度是多大等。到了真正踏上雪道时,很可能轻而易举地飞身滑下去。在冬奥赛事期间,自动驾驶、自主泊车不再稀奇;“云转播”技术将大大减少转播车和相关设备的高昂投入。

来北京的城市访客通过“冬奥APP”,可以一键获得吃住行游购娱等所有城市服务……

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筹办过程中,与场馆和基础设施建设、赛事组织、赛会服务、场馆运行等并行的,还有一个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科技冬奥。

在5G移动互联、云计算、大数据、卫星导航、人工智能等技术创新环境支撑下,智能时代的城市生活是什么样子?

科技冬奥的目标,正是通过冬奥筹办,为世界探寻更好的未来城市生活解决方案,实现对人友好、对环境友好、对产业友好、对社群友好的人类城市生活永续目标。

科技冬奥的理念是:冬奥,智能新时代。

防疫全方位


现下新冠病毒仍在不断变异,各国疫情形势仍不明朗,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安全防疫成为了冬奥会安全方面的重要一环。据悉,北京冬奥组委制定了详尽的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并由各场馆运行团队结合实际,“一馆一策”进行细化。


北京2022年冬奥会进入倒计时!科技如何助力智慧冬奥?


赛时,AI机器人将会协助各个场馆工作人员进行健康监测,全面消杀活动等。消毒机器人、无接触配送机器人等智能设备在各场馆都会亮相。消毒机器人在整个场馆内漫步消杀,无接触配送机器人奔波在搬运的路途中,无论是食物还是物料,都能迅速转移。为了减少接触防控的需要,冬奥准备了三种不同的颁奖形式,第一个是按照奥运元素全流程地颁奖。第二种是无接触颁奖。第三个是尝试了机器人代替颁奖嘉宾进行颁奖活动。颁奖机器人不但可以智能识别运动员的身份,而且可以使用各国语言送出祝贺,比如像中文的“恭喜你,你滑得真是太棒了!”或者是英文的“congratulations”等。


北京2022年冬奥会进入倒计时!科技如何助力智慧冬奥?


冬奥会上也会亮相一个新可爱——创可贴体温计。这是一款目前最小、最精准的可穿戴式连续智能测温设备,大小如创可贴一般,测温精度可达0.05°C,单次充电可供连续测温 10 天以上。运动员只需要把体温计“创可贴”贴在皮肤上,就能在手机软件上看到自己的实时体温。体温会自动测量、上报,一旦超过安全值,防疫人员将第一时间处理。


冬奥大脑统筹赛事服务


北京冬奥组委首钢园办公区的主运行中心被称作“冬奥大脑”。在这里,有四块大屏幕一字排开,实时呈现场馆及周边区域监控画面、场馆运行、冰上活动指挥和场馆当日24小时工作任务,以及场馆事件信息化分析情况。所有场馆联络、餐饮服务、医疗防疫、安全保卫、交通运行等组织活动都在这几块屏幕中呈现,冬奥组委会在这里能够借助这几块数字屏幕进行全场的统筹工作,全面观测全场的活动,不会遗漏掉边边角角的地方。

为迎接冬奥会,各个场馆也都进行了改造更新,在照明、音响、屏幕等技术设备硬实力上都迭代智变了。在这些硬件的背后,电力是这一切硬件实力秀正常运行的保障。首都体育馆在改造后施行三路供电,引入了智能巡检机器人协同工作人员对重点保障点位进行不间断巡视,全力保证可靠供电,而电力团队也首次应用数字化指挥模式,指挥运行更加高效协同。

北京2022年冬奥会进入倒计时!科技如何助力智慧冬奥?


场馆的赛道也是改造更新的重点,因为冰上项目比赛对冰面标准很高,无论是场馆室内温度、湿度,还是冰温、水质,都需要从细节入手确保冰面质量。而二氧化碳制冰的特点是绿色环保、能效高,冰温也更均匀。据了解,在北京冬奥会的15块冰场中有7块采用了低碳的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7块冰场使用二氧化碳制冰,实现了温室气体零排放。

而在这些冰道附近,“自由视角”技术正在试验阶段。在赛事转播方面,40台相机所摄内容经过三维重建和渲染,呈现出1200台相机同时拍摄拼接的效果。不仅观众可以自主选择观赛视角,裁判也能据此做出精准判罚,运动员和教练员则可以多角度复盘比赛。

场馆内无论是奥运大脑,到处奔波的搬运、消杀机器人,还是首个二氧化碳制冰速滑赛道,这些冬奥会的科技新看点,都让室内的比赛的呈现更加安全与精彩。而室外的比赛项目,AI也不会缺席。

对于室外的比赛来说,影响最大的是天气,恶劣天气不仅影响赛事的结果,也会影响运动员的安全。为保障冬奥赛事的顺利进行,需要高时间分辨率、高空间分辨率、以及复杂山地条件的天气预报。

北京2022年冬奥会进入倒计时!科技如何助力智慧冬奥?


我们知道AI技术在大气科学各领域,如在临时预报,融合机器学习的地球系统模式研发、天气气候物理过程诊断等方向,已经做出突破性的进展。而使用数值天气预报模式来预测各种环境大气趋势,并使用机器学习的算法来捕获局部山地气候细节,可以改善赛区的山地天气预报的准确率。AI技术的加持下,结合预报员的经验和知识,很大程度提高了山地风速、风向预报的准确率,赛事能够在AI局部天气预报技术的加持下正常运行。

2022年2月,北京将又一次聚焦全世界的目光,为我们带来“科技冬奥”的盛况。让我们一起期待吧!

来源 | 综合自北京2022年冬奥会微信号、微博,央视新闻微信号、中国纪检监察报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4

标签:冬奥会   测温   北京   科技   赛道   疫情   防疫   山地   场馆   助力   机器人   倒计时   运动员   赛事   信号   智慧   智能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