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暴力"比"打骂"更伤人,教育孩子也一样,这些话你有说吗?

李玫瑾教授在一次演讲中说过:摧毁孩子的罪魁祸首不是电子游戏,不是网络,而是父母不经意间的嘲讽和侮辱,也就是语言暴力。

语言暴力是父母高高在上,以"神"的姿态在向孩子审判、指责、怒骂。

前段时间有个新闻,一辆在上海卢浦大桥上行进的车中,母子两个因为发生了激烈的口角,在停车的间隙,17岁的儿子悲愤之下打开车门,爬上了大桥护栏,纵身跳下而亡。

过激的不恰当的语言有杀害一个孩子的能力。


有一个网友在网上讲述了奶奶的语言暴力对她造成的伤害。

因为小时候比较内向,不敢和小朋友一起玩耍,只能站在一边看着别人玩各种游戏,奶奶看到后就嚷嚷:"你这个人怎么这么阴阳怪气,死气沉沉,胆小的要死"。

当做错了一些小事后,奶奶又会说:"一点小事都做不好,你还能做什么?","让你找个东西都找不到,要你还有什么用?眼睛瞎不瞎?"。

这个网友说,从小和奶奶生活在一起,每次听到奶奶这么骂她,就很伤心很难过,每次看到奶奶咄咄逼人的神态,她的心就关上一点点,开始慢慢的想要和家人保持距离。

她坦言,家庭的经历对她性格的影响很大,她很自卑,有情感表达的障碍,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非常糟糕


越是亲密的人,语言伤害的力量就越大。

如果是一个陌生人,我们可以自我开解"他是个疯子","有毛病",我不理他就好。但是身边亲密的人却让我们无法开解,无法逃跑,只能把自己暴露在伤害中。亲人的语言暴力是长期的,对孩子的人格建立影响很大。

一个健康成熟的人有非常良好的价值感,我很棒,我能行,我有价值。

而从小、长期的语言暴力会击溃一个人的价值感,使孩子无法成长为自我肯定,有价值感的有健康人格的人。

长期对孩子的责骂和否定,对孩子的自信心有毁灭的打击,是一种持续性的伤害,当我们遇到挫折,失落的时候,这些责骂和否定就会从脑海深处冒出来,我们会对号入座,我就是这样,我果然不行,我们会越来越怀疑自己不是一个有能力的人。

上一代父母,多数没有自由平等的概念,他们把孩子当成自己的归属品,觉得对孩子的恶语相向是正常的,甚至对孩子有"教育意义"。他们中的很多人至今都还在深信不疑自己是在教育孩子。

当我们这一代成为了父母,可能忘记了自己小时候被责骂时的感受,或者"责骂孩子"已经成为潜意识被刻进了脑中,在与自己小时候经历的相似情节出现时,我们会不经思考脱口而出当年对我们造成伤害的话语。

"你有没有脑子?"

"你也太笨了吧!"

"这件事都做不好,你行不行啊?"


"我对你太失望了,你自己好好反省吧"

"哭什么哭,你真是太没用了"

在我们脱口而出时,会给自己的行为"合理化","这些话是开玩笑,孩子不会当真的","我们小时候也是这么被骂过来的,现在不是也好好的","如果我不骂他,他怎么知道自己错了?"

孩子比我们想象的更聪明,他们知道自己的行为是对是错,不需要你通过责骂的方式告诉她。

孩子比我们想象的更倔强,你的责骂可能会转移他对错误的认识,他会对你种下仇恨的种子。

孩子比我们想象的更敏感,你认为没什么大不了的责骂,对孩子来说也许是晴天霹雳。

如果你认为孩子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有需要进步的地方,有能力不到的地方,有需要纠正的地方,一定要停止用"语言暴力"的方式,因为它不会有效,只会火上浇油。

1、 以朋友的姿态。

当孩子做错事的时候,你要相信他们已经很难受了,每个正常的孩子都有分辨是非的能力,在做错事时都会有"羞耻感",这是人类的本性,不用怀疑。这个时候鼓励、相信,正面的引导会给孩子改正的信心。而打骂只能把"改正之心"转移成对你的生气、愤怒。

2、 帮助孩子找原因。

这是和孩子一起探索的过程,把主动权给孩子,父母用自己的人生经验去引导孩子自己分析。比如在孩子考试失利的时候,问孩子"你认为这次没考好是什么原因呢?",孩子可能会说:"是因为最近学习不够认真",这个效果比你直接吼孩子:"你不认真,能考好才怪了!"效果好100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暴力   恶语相向   语言   脱口而出   伤人   教育孩子   人格   姿态   奶奶   亲密   小时候   很大   不好   父母   价值   孩子   地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