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慢点,小心点:请不要处处提醒时时关心,有时候,不如不说

我认识一位妈妈,她对自己的双胞胎儿女可谓是操碎了心。

虽然同住一个小区,但我是在凌宝上了一年级后,才认识的她。

因为,她的儿女跟凌宝分在了同一个班。

她人很好,热心、乐于助人,但在我看来,她有点唠叨。

尤其当孩子们在一起玩时,总能听到她在不断地喊两个孩子。

“贝贝,喝水。”

“小宝,跑慢点,小心点。”

当时孩子们已经6岁了,我虽然觉得她的提醒有点多余,但也劝自己去理解,人家只是太关心孩子,小心翼翼地想护孩子们周全吧?

孩子,慢点,小心点:请不要处处提醒时时关心,有时候,不如不说

我曾经委婉地提醒她,孩子们大了,让他们自由地奔跑吧,咱们就别操心了。

她不以为然,说她家的孩子,你不提醒,他们就真的不喝水。

于是,每次孩子们一起玩,只要她在,定能听到她的提醒声。

这个夏天,孩子们晚上在小区广场玩时,妈妈还是时不时地喊:

“贝贝,来喝水。”

“小宝,休息下,小心你的腿。”

几年前,她如此提醒孩子我劝自己去理解她,可如今,孩子们已经11岁,该上六年级了,她还在不断地提醒着,我有些不理解了。

可以想象,她的唠叨,应该是从孩子们小时候就开始的,算起来,差不多十年多她一直如此。

孩子,慢点,小心点:请不要处处提醒时时关心,有时候,不如不说

生活中,有很多家长,特别是奶奶、姥姥等长辈们在带孩子时,尤其是小一点的孩子,会忍不住提醒道:“慢点”、“小心点”。

孩子们跑步嬉戏时,会被人提醒;

孩子们自己下台阶时,会被人提醒;

孩子们喝水时,会被人提醒……

当然,长辈们都是出于关心,如果不提,可能还会被人认为冷漠。

可是,如果反过来想一起,当我们提醒别人要“注意”或者“小心”时,是真的认为对方需要提醒,否则他每次都会摔倒吗?

孩子,慢点,小心点:请不要处处提醒时时关心,有时候,不如不说

我曾经在凌宝小时候也事无巨细地照顾她,经常提醒她要注意这,注意那,后来发现,一次两次后,她开始表现出不耐烦了。

当她五六岁时,我再提醒她注意什么,哪怕只是提醒了两次,那么到第二次时,她绝对会不开心。

“知道了,不用说了。”她一脸不耐烦。

我刚开始还有点生气,觉得我好心提醒你,你还嫌烦。

后来我想起自己小时候,面对身边亲戚们的善意提醒,也会不耐烦,尴尬。

孩子,慢点,小心点:请不要处处提醒时时关心,有时候,不如不说

不是不领他们的情,而是当我被人反复提醒要如何如何时,我会感觉,我自己不行,做事情总是做不好,需要别人次次提醒我。

再长大一些,当我不小心拌了一下,或者喝水时呛了一下,身边的同学或者朋友出于关心,对我说:“没事吧,小心点。”

我的感觉是,好尴尬,可不可以当作没看到我刚才的窘迫。

有时候,说了不如不说。看破不说破,反而能维持双方的体面。

我想,凌宝一定也是跟我有同样的感受。

后来,我明显减少了唠叨,我提醒自己,少说话,相信孩子。

孩子,慢点,小心点:请不要处处提醒时时关心,有时候,不如不说

孩子从呱呱落地到能自由行走,从天真无邪的幼童到阳光少年,他的每一次进步,都伴随着多次的探索与练习。

而在这其中,跑步时摔一下,吃饭时洒了一点饭菜,不小心打破一个碗,喝水时呛了一口,扣子系错了,鞋穿反了,甚至当他进入学校,算错一个数,考试时漏写了一题……可以说,他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几乎都会收到来自周围人的提醒,“小心点”、“认真点”、“别着急”等等。

当然,这里面包含了关心,可是,这样的关心,需要每一次都提醒孩子吗?

我在小区广场,看到有些父母会不停地告诉孩子“慢点”、“小心点”,真替孩子担心,到底怎样跑才能达到他们的要求,怎样跑才不快?

想想孩子听到这些话时,内心是什么感受,他是感觉到关心了,还是怀疑自己能力不行,需要父母时刻提醒呢?

当成年人的关心里潜藏着对孩子能力的不信任或智商的贬低,孩子会觉得愉快,会心怀感激吗?

孩子,慢点,小心点:请不要处处提醒时时关心,有时候,不如不说

生活中,很多人更关心自己是否表达了善意,却不在意被关心者的心情如何。

有时候,一些虚假的提醒不仅帮不到孩子,相反会给孩子带来困扰。

孩子是弱小的,有时候,不管他怎么做,都不可能像成年人一样表现完美。若家长不停地提醒,无疑是在告诉他,你是不细心的,你做得还不够完美,我必须时时提醒你。

而且,就算父母担心的事发生了,又能怎样呢?

孩子吃东西呛了,一般咳嗽几声就没事了;孩子跑步摔倒了,一般哭几声就好了,严重时会磕破膝盖,会流血,但孩子们不都是这样长大的吗?

孩子,慢点,小心点:请不要处处提醒时时关心,有时候,不如不说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经历大大小小的磕绊,才能不断取得进步。

在一些无所谓的小事上,家长不如闭嘴,去掉“慢点”、“小心点”,或者直接无视它,不让孩子为难。

太多的提醒只是满足了家长,却让孩子感觉不被信任。

请记住,有时候,不说比说了更得体。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贝贝   孩子   都会   善意   不耐烦   成年人   儿女   小时候   尴尬   担心   家长   父母   小心   感觉   小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