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做试卷分析,逢考必涨分

这样做试卷分析,逢考必涨分

考试的功能有两种:检验和选拔。除了特定的考试以外,其余都是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从中发现问题,帮助学生查漏补缺、调整学习方法。

考后试卷分析其实是考试的一部分,或者说,与分数的获得相比,考后试卷分析才是真正收获的手段。

所谓考后试卷分析,是指考试后订正试卷中出现的错误,分析考试的收获以及考试暴露出的问题,然后归类,逐一进行对照并制订出自我提高的措施与方法。

具体分析过程如下:

从逐题分析到整体分析

这样做试卷分析,逢考必涨分

从每一道错题入手,分析错误的知识原因、能力原因、解题习惯原因等。分析思路是:

①这道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什么?

②知识点的内容是什么?

③这道题是怎样运用这一知识点解决问题的?

④这道题的解题过程是什么?

⑤这道题还有其它解法吗?

在此基础上,学生就可以进行整体分析,拿出一个总体结论了。

这样做试卷分析,逢考必涨分

通常情况下,学生考试丢分的原因大体有三种,即知识不清、问题情景不清和表述不清

所谓“知识不清”,就是在考试之前没有把知识学清楚,丢分发生在考试之前,与考试发挥没有关系。

所谓“问题情景不清”,就是审题不清,没有把问题看明白,或是不能把问题看明白。这是一个审题能力、审题习惯问题。

所谓“表述不清”,指的是虽然知识具备、审题清楚,问题能够解决,但表述凌乱、词不达意。上述问题逐步由低级发展到高级。研究这三者所造成的丢分比例,用数字说话,也就能够得到整体结论,找到整体方向了。


从数字分析到性质分析

这样做试卷分析,逢考必涨分

要点有三:

①统计各科因各种原因的丢分数值。如计算失误失分、审题不清失分、考虑不周失分、公式记错失分、概念不清失分等。

②找出最不该丢的5~10分。这些分数是最有希望获得的,找出来很有必要。在后续学习中,努力找回这些分数可望可。如果真正做到这些,那么不同学科累计在一起,总分提高也就很可观了。

③透过现象看本质。任何一处失分,有可能是偶然性失分,也有可能是必然性失分,要找到失分的真正原因。

这样做试卷分析,逢考必涨分


从归因分析到对策分析

这样做试卷分析,逢考必涨分

以上分析,都属现象分析,在此基础上,学生就可以进行归因分析和对策分析。三种分析逐层递进:现象分析回答了“什么样”,归因分析回答“为什么”,对策分析回答“怎么办”。对此,学生要首先做到心中有数,下面将做详细探讨。

稳扎稳打九字诀:马上写,及时析,经常翻!

一、马上写:

首先,学生把做错的题重新抄一遍,然后请教老师或同学,详细写出正确过程和答案,主观性试题还应根据老师讲解的解题思路补充齐全。

这样做试卷分析,逢考必涨分

二、及时析:

及时写出对试卷的分析内容,包含以下两步:

①综合评价,即哪些题目做得比较好,哪些题目存在失误?

②在纠正错题的基础上,对错题进行归类,找准原因,对症下药。

错误原因一般有三种情况:

一是:对教材中的观点、原理理解有误,或理解不广、不深、不透;

二是:对某些题型的解题思路、技巧未能掌握,或不能灵活地加以运用;

三是:表现在答题时的非智力因素方面,如遇到复杂些的论述题,便产生恐惧心理等,从而造成失误。

如果是第一种原因,学生应针对题目所涉及的有关知识要点及原理内容认真地加以复习巩固,真正弄懂弄通。

如果是第二种原因,学生应要求自己务必掌握住某一题型的答题要领。无论是哪一类题型,都有答题思路和方法,但关键是对某一特定试题具体作答的“个性”和“特殊性”,只有细心体会,才会有所感悟和提高。

如果是第三种原因,学生应在平时训练中有意识地培养和锻炼自己的良好应试心理素质,努力克服不良心态,在答题时做到从容不迫、沉着冷静。

这样做试卷分析,逢考必涨分

三、经常翻:

试卷自我分析写完后,和试卷粘贴在一起,要注意保存。积累多了,可以装订成册。千万不要束之高阁,要经常翻阅复习,以达到巩固知识,加强理解,培养能力,掌握规律的目的。

这样做试卷分析,逢考必涨分

通过考后试卷分析,学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得到收获:

1.知识上的查漏补缺

2.注重学习方法和习惯的调整

3.分析自己的付出和收获是否成正比

4.正确对比,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勇气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试卷   知识点   题型   对策   分数   题目   思路   现象   习惯   错误   原因   过程   知识   考试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