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口吃”怎么办?

儿童期是生理性口吃的高发期,家长发现孩子口吃都很着急,如果这个时候不能科学理智地应对的话,只有可能给孩子的成长造成影响。

孩子“口吃”怎么办?

2003年2月,《实用儿科临床杂志》上就刊登了一篇关于儿童口吃的文章《2~3岁儿童发育性不流利调查报告》。报告结果表明:2岁发育性不流利的发生率为0.89%,3岁为1.33%,接近人群中1%的口吃发生率。主要是因为幼儿字、句发育的不同步,或是表达的需求与能力不匹配。

也就是说,2岁后的幼儿词汇增加迅速,他们想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但是自身的表达能力却跟不上思维发展的速度,因此就出现了“口吃”。

对于孩子暂时性口吃,家长不必太过紧张。随着孩子的成长发育,暂时性口吃一般会自然消失。

孩子“口吃”怎么办?

▶那这段时间,家长该如何帮助幼儿顺利地渡过难关呢?

1、让孩于多听声音优美、表达流畅、内容合适的语言。如儿童故事、幼儿诗歌等,听熟后,让孩子跟着一起讲,一起念。

2、父母一定要耐心、细心地多与孩子交谈,彻底消除孩子怕口吃的心理状态。当孩子有一点进步时,就应给予鼓励和奖励。总之,不要让孩子说话时感到有心理压力。

3、要多与孩子说话,说话的速度略慢,边说边问,引导孩子答话。如孩子一时不愿回答,也不必勉强,可以继续说话。要让孩子在不注意自己有口吃缺点的时候,自然而然地回答问题,切忌在孩子说话时,不断指责他的缺点。

4、鼓励孩子树立克服口吃的信心。创造条件,让口吃孩子能经常同说话流畅的同伴们一起玩。同时,要设法教育小同伴们不要嘲笑口吃的孩子。

5、父母应告诉孩子,矫正口吃需要—个较长的时间过程,不可急于求成。略有反复是正常的,决不可灰心。矫正口吃的关键在于要有信心和恒心。

孩子“口吃”怎么办?

当孩子出现口吃的现象时,千万不要嘲笑、讥讽,这样会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心,导致其对语言有一种恐惧感,变得不再爱说话了。家长要有充足的耐心,让孩子在和谐、舒适的氛围中逐渐改掉这一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孩子   暂时性   流利   同伴   流畅   缺点   耐心   信心   幼儿   家长   说话   父母   速度   语言   儿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