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自立能力,让孩子成长得更快

凡是孩子自己能做到的事情,家长绝不要帮忙,否则就是在养孩子的自卑和无能;不清楚孩子能不能做到,也应该让他先试一试。

家长不要急于插手,不要因为舍不得、心疼孩子,就企图抱着他们跳过前进路上的一切障碍,拽着他们闪躲沿途的各种磨砺。要知道,那是在剥夺孩子成长的机会。

我们经常看到,在一些小学门口,每一个小书童后面都有一个老书童帮着背书包、拿衣服、打伞......

在家里,孩子该写作业了,老书童削好铅笔,准备好一切学习用具,只等小书童做作业。在这些过程中,老书童还要负责擦错别字,拿草稿纸。做完了作业,老书童还负责整理玩具,收拾书包。孩子心安理得地享受着这一切。

我们经常感慨,现在的孩子太自私、太懒情、太自我、不负责任,一点儿也不知道感恩, 这可冤枉了孩子们, 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我们就提倡“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可是,随着孩子的成长,我们又有多少人能做到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呢?

一、了解孩子为什么会自私、懒惰

1岁以后的孩子就有独立意识的萌芽,什么事情他们都要“我自己来”,自己拿勺子吃饭,自己搬小凳子,自己走路,不要大人抱等。

孩子长到两三岁,他们不仅要自己穿衣服、穿鞋子、洗手洗脸,还要自己洗手绢、洗袜子、自己动手修理玩具、自己倒水等。可是,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上存在一些误区,重智育,轻德育;重动脑,轻动手,父母认为,孩子还小,很多事情不会干、干不好,或者嫌孩子做事太慢,或者着急赶时间就替孩子做了。

爸爸妈妈对孩子尽心尽力,为了孩子宁愿自己苦点儿累点儿,而孩子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长此以往,孩子就会觉得自己的事情不用自己做是理所当然的,他们会要求别人为自己付出的越来越多,而且更加的心安理得。

我们常常抱怨孩子脾气大、不能独立、不能吃苦、懒惰等,可是,孩子的这些表现与我们教育孩子过于精细、过度保护有着很大的关系。

培养孩子自立能力,让孩子成长得更快

孩子该做的都让我们做了,他们还有什么理由自己去做呢?孩子就会变得越来越自私、懒惰、不负责任,不懂得感恩,不会顾及别人的感受,只懂得享受,不知道付出。

二、给孩子机会,能做的事情让他自己做

要想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首先要让他们学会一般的生活技能。日常生活中,提倡孩子能做的事情就让他们自己去做。有这样个例子:李阳娶了一个美国太太,名字叫Kim,她用美式教育来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培养孩子自立能力,让孩子成长得更快

一次,李阳的助理看到李阳的两岁多的女儿李丽笨手笨脚地系鞋带,忍不住想帮忙。而这时,小小的李丽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I can do it”这是美国孩子常说的一句话。Kim总是说:“No,替孩子做他们能做的事,是对他们积极性的最大打击,也是对他们自尊的伤害。”

我们在生活中要时刻注意,孩子能做的事情就让他们自己去做,比如孩子自己会穿衣服了,我们就不要再帮孩子穿;孩子会大小便了,我们就不要再帮他们擦屁股......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只要孩子已经学会了,自己能做了,我们就不要再提供毫无功效的帮忙。

三、给孩子机会,不会的事情学着做

两三岁的孩子模仿力是非常强的,到了他们该学习一些生活技能的时候,他们就特别喜欢模仿父母的一举一动。对于一些可以让适龄孩子学的技能,我们要耐心地教会孩子。

比如,我们可以让孩子学着穿袜子、系扣子、洗手绢、洗碗等,也可以让孩子学习叠被子、整理房间等。同时,对于孩子热心想学的技能,我们要鼓励孩子去尝试,及时表扬孩子的进步,不要批评打击,以防损伤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特别提醒:

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简单地说就是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们不要包办代替。因此,我们要学会放手, 懂得放手,多给孩子一些机会:要有足够的耐心,及时鼓励孩子的一些实践和尝试,让孩子为自己负起责任。

欧比能—儿童奶粉专属品牌,专注儿童成长

培养孩子自立能力,让孩子成长得更快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包办代替   能力   书童   美国   心安理得   自立   积极性   书包   袜子   懒惰   教育孩子   自私   事情   父母   孩子   机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