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孩子沟通的三个原则

最近接连做了一些青少年案例,发现很多青少年的心理和行为问题总是排在亲子沟通的首位,沟通问题导致亲子关系的疏离,最终导致孩子的心理和行为问题。我发现,人们心中根深蒂固的“自我”是家庭婚姻和亲子关系解决不好的主要原因。

这种自我往往表现为自以为是、偏见、偏执等。针对这些问题,我想请家长朋友们注意以下亲子沟通的原则:

1.不要评判。 亲子沟通的第一个关键,就是承认你可能在某些方面是错的,孩子做什么一定有他的道理。并不是说你自己没有问题。

所有的错误都是孩子的。如果是这样,对方肯定不会听,也永远不会听。因为只要我们认为对方是错的,沟通的目的就是暴露对方的错误,这不是沟通。你永远无法实现真正的交流,你必须只谈论它。再说了,只要你觉得孩子错了,就一定有矛盾。

你知道,你的孩子也认为你错了。因为从广义上讲,你和你的孩子是平等的。如果你能从这个位置和孩子说话,那么你说的话可能没有意义去判断,这是实现亲子沟通的第一步。

2.选择一个好的角度。 其实每个人看待问题都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可能会有自己的偏见。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可能是错的,所以,首先,他可能是错的,只要孩子提出足够的证据表明他是错的,他就会承认。 不是站在对方的角度,因为你永远无法真正站在孩子的角度,因此,换位思考远远不够。这里强调的是没有立场的思考,也就是说不要站在哪个立场去思考。

如果我们不站在那里,我们可以站在任何地方。如果我们不坚持自己是对的,怎么会犯错呢?如果我们不坚持孩子是错的,我们只是在讨论什么是好的。其实对错根本不重要。我们想要的是解决问题,而不是你错在哪里。

3.听比说更重要。 根据收集到的临床数据,绝大多数亲子沟通都是以家长说、孩子听的形式进行的。这是单向交流,不是互动。作为父母,听孩子说什么可能比听孩子对他们说什么更重要。试想一下,如果我们没有被倾听的经历,又怎么能和别人交流呢?

我在咨询室看到的是,家长抱怨孩子不听自己的话,从心底告诉自己。关键是,父母的陈词滥调听多了,他们终于不想再听了。父母从来不认真听孩子说话,孩子放弃了说话的权利。如果你和朋友交流,那个人永远不会认真听你说话,只会自言自语,你会怎么样?

记住:听比说更重要! 以上三个原则简单明了。但这并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不是简单的技能,而是一种境界。试试看。如果你的世界变了,那一定是你。

与孩子沟通的三个原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原则   孩子   偏见   亲子   青少年   也就是说   角度   立场   说话   家长   父母   错误   自我   关键   心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