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沦陷,教育首先荒漠化


乡村沦陷,教育首先荒漠化

教师是自古以来就受人追捧且尊敬的职业,不论是城市还是乡野,都有教师教师的身影。但是现如今乡村教师前景却十分惨淡,不少教师争先恐后挤着进城,去享受城市生活的丰富多彩,导致乡村的教育土壤极其冷清萧条。乡村教师是领取乡镇补贴并长期坚持在基层一线工作的教师,需要老师的奉献精神和吃苦耐劳精神,但是为什么乡村教师的职业越来越无人问津呢?

社论有很多关于乡村教师的话题,然而更多的是关于乡村教师留不住的话题。说起这,大家都会想到是薪资待遇不能满足教师们需求的问题,其他众多的原因无非就是围绕这个核心问题展开,去当乡村教师的人变少了,从乡村教师岗位上离开的人也变多了,乡村教师师资越来越少,村里的留守儿童越来越多,城市里的教师岗位越来越少,孩子受不到教育,教师无处可去,这样的矛盾越来越多。

乡村沦陷,教育首先荒漠化


究其原因,乡村教师面对的大多都是由爷爷奶奶带大的孩子,他们的性格和初蒙教育存在一定的缺陷,如果乡村教师无法真正理解孩子的内心,就无法和这些孩子很好地相处。此外,不少年轻的教师在乡村工作一两年后便选择了离开,只留下一些老教师,留下的老师不舍得这些无法受教育的孩子,他们觉得被“剩下”的孩子需要得到教育,然而家长却认为这些老师是不好的,不能调回城里的“剩下”的老师。教师与孩子,孩子与家长,家长与教师之间缺乏交流与沟通。

乡村沦陷,教育首先荒漠化


现在城市化越来越严重,乡村的文化生活朴素单调,和外面对比可以说是两个世界,近些年乡村人口都流向城市,很多乡村都面临着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这就导致了乡村的生源也在减少,很多还是留守儿童,乡村老幼模式使得文化生活贫乏。在此背景下,乡村教师的流失不仅仅是政策原因,更多的原因在于越来越少人真正了解乡村教师存在的价值。因此,乡村教学也要与时俱进,不断转变教育观念,接受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教师需要更加深刻地了解教育的意义,要做到有教无类,乡村孩子同样是孩子,乡村的孩子更需要得到更好的教育,这样才能让这些孩子走出乡村,走出大山。、


乡村沦陷,教育首先荒漠化


乡村沦陷,教育首先荒漠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乡村   有教无类   都会   乡野   文化生活   家长   原因   老师   话题   儿童   教师   孩子   职业   更多   城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