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童话大王另类教育法:儿子小学毕业年入1.5亿,女……

新一波的礼物来啦!

把我们的公众号的

①星标或者置顶截图+②暗号“我是真爱粉”

发送到后台,即可参加抽奖

开奖时间为:11月30日18:18分

新的5份惊喜绘本福袋等你来拿

看童话大王另类教育法:儿子小学毕业年入1.5亿,女……

上次没有中奖的亲,可继续参加喔

喜欢我,就星标(置顶)我吧,

我们不要走散~

看童话大王另类教育法:儿子小学毕业年入1.5亿,女……

看童话大王另类教育法:儿子小学毕业年入1.5亿,女……

有一个男生,在读小学四年级时,老师出了一篇作文题《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他另辟蹊径,写了篇《早起的虫子被鸟吃》交上去。

这种“不听话”的行为让老师十分生气,惩罚他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高呼一百遍——“我是全班最没出息的人”。

这位男生“不堪其辱”,引爆了藏在身上的拉炮,被愤怒的老师驱逐出校。

被开除后,他绞尽脑汁,写出了生平最动人的检查,有人物、有情节,有悬念、有伏笔、有煽情,把自己都看得眼泪汪汪。

待父亲种完地黑着脸回家,他双手奉上检查等待发落。没想到父亲读完,阴沉沉的脸竟然露出了笑容,他从这封检查看到了儿子的写作天赋。

后来父亲带着他去学校,给每个老师鞠躬,但老师们仍坚持开除的决定。爸爸把心一横,安慰他:“没事,小子,我回家教你。”

多年后这位男生在火车上阅读《爱迪生传》,看到小学一年级的爱迪生也曾因“朽木不可雕”被劝退,爱迪生的妈妈安慰道:没关系,孩子,我回家教你。“同病相怜”的他看到这句一模一样的话时,被感动得泪流满面。

多年以后,他把这句话同样实施在了自己儿子身上。

儿子上小学的第一天,班主任大骂一位迟到的女同学,“吃屎都赶不上热乎”。儿子回家问他:“老师为什么这么说?热的口味更好一些吗?”他吓了一跳,无言以对。

随后他发现儿子的老师为了个人绩效,把考试答案漏给全班同学;家里小保姆代写的作文被老师评为优秀作文等吊诡事件后,便暗下决定,儿子小学毕业被他领回了家,自己编写教材教育儿子。

我想,如果你是80后,应该能猜出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谁。

没错,他就是郑渊洁,曾经陪伴一代中国人成长的“童话大王”。

看童话大王另类教育法:儿子小学毕业年入1.5亿,女……

他从1978年开始童话创作,笔耕不辍,一个人写一本杂志《童话大王》,创造了皮皮鲁、鲁西西、舒克、贝塔和罗克几个经典角色,一写就是40年。

看童话大王另类教育法:儿子小学毕业年入1.5亿,女……

(陪伴80后90后成长的《童话大王》杂志)

人们通常看不懂这个屡做惊人之举、学历只有小学4年纪的大师,无论伴随着他有多少争议,40年来,郑渊洁本身已活成了一个童话。

今天我要写的郑渊洁,是作为一位父亲的郑渊洁,虽然学历不高,但他却是位极其懂得孩子心理、尊重孩子的教育大师。

他儿子郑亚旗1983年出生,因看不惯学校刻板教育把儿子接回家自己教,现在儿子是年薪过亿的CEO。

他女儿郑亚飞1999年出生,平时他对女儿说的最多的话是不用上学,结果女儿却成了全世界最向往学校、最喜欢上学的学生,2017年被美国6所大学同时录取,妥妥的一枚学霸。

看童话大王另类教育法:儿子小学毕业年入1.5亿,女……

(郑渊洁和儿子女儿)

同一个父亲,两个不同成长路径的子女,有趣有料的一家人,他把从小到大教育孩子的经验心得都写进了他的新书《郑渊洁家庭教育课》

看童话大王另类教育法:儿子小学毕业年入1.5亿,女……

可以说,郑渊洁是将“因材施教”这一理念践行得最好的父亲。

他把教育孩子这件事看得很通透,对于要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想得很清楚,这点对我们大多数父母来说启发意义非凡。因为只有想明白了这点,才不会在“以成绩定终身”的功利的教育环境中迷失方向。

为人父母 请当好一名实力派演员

郑渊洁呼吁爸爸妈妈们:教育孩子,请闭上嘴,迈开腿,做给孩子看,当好一名演员,以身作则的效果最好。

我们知道,演员有两种,本色演员和演技派演员。作为家长,如果你希望孩子跟你一样,那你就本色出演,该怎样就怎样。但如果你希望孩子比你有出息,那么挑战就来了,你要当演技派演员。

看童话大王另类教育法:儿子小学毕业年入1.5亿,女……

每个孩子都有超强的模仿能力,他们会暗中观察你的一言一行,内化成自己的心智模式。

第一个例子关于时间管理。

郑渊洁原先的写作习惯是上午写作,可他发现每天上午会被各种琐碎的事情干扰,所以从1986年起,他把作息时间改成晚上8点半睡觉,清晨4点半起床写作到6点半,这个习惯保持至今,从无间断。

儿子问他为什么总是这么早起床,郑渊洁说,清晨把一天最重要的非做不可的事情做完,全天就会很轻松,心情大好。如果最重要的事情没干完,干其他事情就会不踏实。我一大早把该做的事情做完,剩下的时间就可以痛痛快快的玩。

在郑渊洁的榜样作用下,他的两个孩子在完成作业这件事上从来都不用家长操心,一回家就先写作业。

看童话大王另类教育法:儿子小学毕业年入1.5亿,女……

(郑渊洁在写稿,最辉煌时,同时给16家期刊供稿)

第二个例子关于沉迷手机。

郑渊洁孙女现在四岁,他规定在家谁都不能当着孙女的面拿手机。就算遇到紧急电话要接,他会去洗手间,把门插上再接。以至于他朋友经常会问他,郑渊洁,你家是不是安了什么滴水景观了,怎么你打电话旁边老有水的声音啊?

第三个例子关于阅读。

郑渊洁一家三代都非常喜欢看书,他父亲80岁高龄,外出旅游都不忘带书出行。

如果你自己不喜欢读书,那多半你的孩子也不会喜欢阅读。如果你的孩子从幼儿园或学校回来之后,你煞有介事的拿起一本,当着孩子的面看。当你看到第三天的时候,他就会找你要书看了。他会模仿你,这就是演技派演员。

看童话大王另类教育法:儿子小学毕业年入1.5亿,女……

(郑渊洁和父亲一起看书)

最后一个例子关于孝顺。

郑渊洁认为,除了给孩子知识教育、情商教育、财商教育以外,最容易忽略的是孝顺教育。孩子是否孝顺,直接关系到我们作为父母的晚年是否幸福。

父母常会对孩子说,我为了生你养你,放弃工作,牺牲爱好,我身上哪个病是因为你得的,我的事业如果没有你的出生,早就是正局正厅了,以后你得孝顺我啊云云。其实说这些没用!

你当着孩子的面,孝顺孩子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有好东西给爷爷奶奶送一些,经常带老人家一起旅行,在他们生病的时候尽心尽力照顾,陪他们过生日,孩子就会把一切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并且模仿你的做法,他长大了才会孝顺你。

看童话大王另类教育法:儿子小学毕业年入1.5亿,女……

(郑渊洁和父亲郑洪升在《朗读者》中朗诵自己写的作品)

当演员其实不容易,全程都在演,确实很累,但是,教育孩子最不能做的事情就是随心所欲,你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行为动作都会对孩子产生影响。拍戏可以NG,但在教育孩子这条路上,没有重来,必须得一遍过。

2.千方百计留住孩子的童心

比尔盖茨的爸爸在谈到怎么教育比尔盖茨时说过:作为父母,如果能将孩子童心保留到四十岁,您就能给成功人士当爹娘了。

美国人给我们做出了保护孩子童心的最好示范。

每年圣诞节前,美国北美防空司令部都会安排数百名工作人员接听孩子的电话,向孩子们报告雷达监测到的圣诞老人已经到了哪个空域,甚至派战斗机升空为圣诞老人护航。

与美国人相比,你是不是经常打击孩子说“你都多大了,还提这么幼稚的问题,还说这么幼稚的话”?

在郑渊洁看来,“你真幼稚”不是贬义词,而是最高级别的赞美。没有童心和想象力的人,很难从事创造性劳动,只能一辈子重复前人的知识。

童心不是童话作家的专利,不管从事什么工作,有童心能导致你进行创新。

郑渊洁与世界级生命起源研究大师,美国顶级科学家米勒,在北京自然博物馆进行过一场跨界对话,颇有趣味——

看童话大王另类教育法:儿子小学毕业年入1.5亿,女……

(郑渊洁和米勒对话)

米勒:你认为生命是如何起源的?

郑渊洁:我认为宇宙是雄性的,行星是雌性的,行星在宇宙中高速进行摩擦受孕,于是生命诞生。

米勒:宇宙中这么多行星,为什么目前看到的只有地球受孕了?

郑渊洁:很多行星岁数不够,没到青春期,是童星。

米勒:为什么有的行星比地球岁数大,却没受孕?

郑渊洁:它们得了不孕症。

米勒沉思:会不会真是这样啊。

最后郑渊洁问米勒:如何把孩子培养成像您这样能对世界作出巨大贡献的人?米勒说,关键是留住孩子的童心。

每个学龄前的孩子的童心都足够充分和旺盛,那是因为孩子还没学会知识,对看到的一切都充满好奇,随着学到的知识增多,孩子的童心也会逐渐消失。

打个比方,孩子没有关于手机的科学知识,他们会认为手机是母鸡妈妈生的手机蛋。随着知识的增加,想象力越来越少,童心逐渐消失,他头脑中有关手机是母鸡下的手机蛋的想象就消失了,这是一个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事。

看童话大王另类教育法:儿子小学毕业年入1.5亿,女……

(据郑渊洁小说改编的电影《驯兔记》,想象力丰富)

看童话大王另类教育法:儿子小学毕业年入1.5亿,女……

爱因斯坦和我们的区别就在于,他在获得手机的科学知识的同时,依然顽固的认为手机是母鸡下的手机蛋。这样的人极少,所以大师少。

平时我们应该多鼓励孩子做些风马牛不相关的事情。比如将苹果这个驴唇和万有引力这个马嘴联系在一起,将完全不搭界的两种事物焊接在一起,就能创造历史,推动人类前行。

倘若你想让孩子成为成功人士甚至推动历史前进的大师级别人物,就不能按照常理出牌,你得要训练孩子将目光离开大家都注视得区域,去看没人注意的地方,那里遍地是真理和黄金。

3.教育不是百米赛 而是马拉松

我们常常高估了1年时间的短期影响,而低估了5年甚至10年时间的长期影响。

现在很多家长揪着孩子的一次两次成绩忧心忡忡,殊不知,正常情况下,孩子在读大学之前要读十二年的书,是超长马拉松。马拉松的全部意义是夺冠,这个夺冠是终点拿第一,而不是每个阶段的第一。

我们看马拉松比赛,发现大多数冠军在比赛前半程不是领跑者而是跟跑者。跟跑的优势是保存实力,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只往前看。领跑的弊病是为他人树立标杆,为他人劈开空气阻力,只往后看不往前看,直至为他人作嫁衣裳。

马拉松比赛的关键在追赶和超越。

郑渊洁的做法和别人不同,他为女儿制定的方针是:小学保持跟跑状态,练习基本功和追功。(基本功包括不超前教育,锻炼好身体,大量的阅读和学会用讲故事的语言写作。)初二开始发力,高一开始超越,高二领跑,高三夺冠。

看童话大王另类教育法:儿子小学毕业年入1.5亿,女……

(郑渊洁和女儿郑亚飞)

他认为小学阶段的考试成绩不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无妨,只有先落后了才能超越。

他专门规定女儿在小学阶段的成绩不能进入全班前十二名。有一次女儿考了全班第十一名,放学后第一句话是向郑渊洁道歉,然后父女俩相视而笑。

在郑渊洁看来,学霸有三种:

倒数第一名的学霸,是只在学校考试成绩出色的学生;

排名第二的学霸,是自学的学霸;

最厉害的学霸,是双料学霸,在学校考试成绩优异,离校后有强大自学能力和自学意识。

现代社会,知识的更新速度“日新月异”,在学校学到的知识没几年就过时了。知识和膝关节一样,是有保质期的,必须活到老学到老。

清楚了以上三种学霸的排名,哪怕是在短期内学习成绩中下的孩子家长,也不必焦虑和惶惶不可终日了。

就算你的孩子在学校成绩一般,但如果他积极好学,对万事万物充满好奇,你完全可以把孩子培养为第二类自学的学霸。毕业后孩子依然可以在自己喜欢的领域深入探索,有所成就。

4.对孩子说“我不懂”,对自己说“你要努力”

当家长要定位好自己和孩子的关系。定位错误,教育就会出现偏差,甚至和家长期望的效果南辕北辙。

家长和孩子相处,定位通常有三种:第一种,家长将自己定位为孩子的长辈、老师和管理者。第二种,定位为孩子的朋友。第三种,家长把孩子定位为自己的老师。你是哪一种呢?

郑渊洁把自己定位为孩子的学生,在家里儿子不管他叫爸爸,而是直呼其名。

看童话大王另类教育法:儿子小学毕业年入1.5亿,女……

(郑渊洁和儿子郑亚旗)

他从来不会对孩子说“你不懂”,他只会对孩子说“我不懂”!

他恭恭敬敬的像个小学生一样,源源不断的向孩子学习,从孩子身上汲取创作灵感。他甚至把跟儿子的日常交流都用收音机录下来,并且反复回听做笔记。

一个觉得自己懂得少需要不断学习的人,其实是最可怕最具竞争力的。

有一次他们家的录音机掉到沙发底了,父子俩坐在沙发上吃苹果,沙发下传来声音,郑渊洁问“哪来的声音啊”?郑亚旗说“咱家沙发里会不会有个乐队?”

几天后,郑渊洁的童话故事《红沙发音乐城》诞生。

看童话大王另类教育法:儿子小学毕业年入1.5亿,女……

还有一次郑渊洁女儿去医院,她问“是不是所有的病菌都住在医院”?不久,《病菌集中营》问世,他还让女儿帮着起故事里人物的名字。

看童话大王另类教育法:儿子小学毕业年入1.5亿,女……

家长向孩子学习,对于滋养孩子的尊严效果非常好。有尊严的孩子做事自信,遵守游戏规则,价值观正确。

用郑渊洁的话讲:父母有了孩子之后,不是我们教育孩子,而是孩子教育我们。

为了孩子,我们当父母的,努力变成更好的自己,这也许就是亲子过程中,最美好的事。

当年为了获得更高的稿费,为了给家人创造更好的生活,郑渊洁一个人写一本杂志。如今儿女已然长大,他没有停下脚步,依旧是每天清晨4点半起床写作。

他参加电视节目,立志当中国最优秀的男脱口秀主持人。他开办“皮皮鲁讲堂”,教孩子如何写作文。他投身慈善事业,扶危济贫,汶川玉树地震后捐款百万,成为作家之最。他嫉恶如仇,钻研法律,微博大部分内容是针砭时弊,专门替“受气”的老百姓维权……

看童话大王另类教育法:儿子小学毕业年入1.5亿,女……

(郑渊洁微博截图,呼吁遛狗栓狗绳)

如今63岁的郑渊洁,自比侠客和骑士,用自己的方式积极生活着。

他说他从来不会对孩子说“你要努力”,他只会对自己说“郑渊洁,你要努力”!为人父母,当你做到位了,教育就会自然而然发生。

合格家长的标志,是把为家庭创造荣耀的重担自己挑,给孩子构建一个轻松惬意的人生。不合格家长的标志是,把为家庭创造荣耀的重担让孩子挑,自己则不思进取。

郑家三代之所以长江后浪“推”前浪,在我看来,是因为有充分的爱和接纳,他们给予孩子自由,从没限制孩子必须得按父母设想的道路去走,他们甚至愿意去冒险换取孩子自由成长的空间。

没了压抑,就没了叛逆。

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郑家人什么都敢创新、什么都敢尝试,就连郑渊洁的爸爸也是如此。他80岁开始学习写微博,两年多发了上万条,粉丝二十多万,这大概就是郑家教育精神最难得的地方。

-End-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6

标签:爱迪生   米勒   儿子   教育法   马拉松   童心   大王   演员   父亲   家长   童话   事情   父母   女儿   另类   老师   孩子   知识   手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