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孙杨到郎朗:同样的强势父母,为什么造就了孩子不同的人生?

因为孙杨的被禁赛事件,孙杨母亲的强势控制教育又成了热议话题,我也在上一篇文章中(孙杨被禁赛八年的悲剧原因解析:强势的母亲是如何毁掉天才孩子的?)分析过孙杨被毁和母亲性格与家教之间的关系,不过同样以控制型教育出名的郎朗家庭,为什么却没有养成孙杨这样的巨婴人格?

从孙杨到郎朗:同样的强势父母,为什么造就了孩子不同的人生?

关于郎朗的教育,我在以前的文章中专门分析过(郎朗的成功原因探秘文章),他的成才其实是有一定的偶然性的,不过他的性格发展和钢琴成绩的取得和他父亲的强势教育也是分不开的。当然,目前郎朗还在发展的过程中,还没有到盖棺定论的时候,不过从与郎朗合作的国际人士的评价来看,他在处理问题上还是成熟稳重的,也得到了国际认可,这和孙杨即使作为顶尖运动员却遭到他国选手的抵制与反感形成鲜明对比。

从孙杨到郎朗:同样的强势父母,为什么造就了孩子不同的人生?

从孙杨到郎朗:同样的强势父母,为什么造就了孩子不同的人生?

教育的话题非常敏感,我们很难轻易说那种教育就是好或者不好,针对这种疑惑,我专门梳理了两人性格发展的主要线索,发现以下几个关键差别:


01

孙杨母亲的强势完全压过父亲

郎朗母亲的智慧则平衡了父亲的偏执影响

孩子会受到父母两方的影响,当然,强势一方的影响可能更大,但是另外一方的平衡作用有时会起到重要的缓冲作用,不至于让强势形成偏执型伤害。

从有限的资料来看,孙杨父亲几乎没有存在感,全是孙杨妈妈一个人说了算。女强男弱的家庭,孩子很容易成为妈宝,尤其男孩,因为没有男性的榜样力量,就更可能成为巨婴,缺少责任和担当,并且缺少父亲力量的平衡,母亲也容易越来越张狂,最后变得跋扈嚣张,缺少自知。所以对于夫妻之间的关系,我从来反对某些丈夫为了回避矛盾就装聋作哑,或者对家里的情况不闻不问,这样的甩锅行为最终伤害的往往是孩子,就像《都挺好》中的苏大强,而孙杨则和苏明成有非常相似的一面。

从孙杨到郎朗:同样的强势父母,为什么造就了孩子不同的人生?

而郎朗的母亲尽管比较低调,但还是很有力量感的。当时为了让郎朗去北京练琴,她一个人扛起了养家的重任,让父亲完全能够投入和陪伴到郎朗的音乐梦想的追求之中,这确实也不是一般的魄力。而更难得的是,郎朗母亲还有很温柔包容的一面,郎朗说他在日本比赛的时候,脑海中始终闪过的就是对母亲的思念和爱,可以看到这位母亲在郎朗心目中的位置。

从孙杨到郎朗:同样的强势父母,为什么造就了孩子不同的人生?

所以,郎朗的家庭还是典型的严父慈母,母亲的温柔和坚定平衡了父亲的暴躁与偏执,让郎朗能够得到相对平衡中庸的教育,这对他性格的平衡发展是有好处的。


02

孙杨的成长环境太过单一和刻板

而郎朗的成长环境则足够多元与国际化

孩子成长时候的眼界和体验的丰富程度对于孩子的性格塑造至关重要。这就是我为什么反复强调给孩子更好的眼界和格局,让他从小能够学会去体验生活之美,学会同理心比取得好成绩要重要的多(《天才少女》:假如你的孩子天赋异禀,你会如何培养?)。

孙杨作为举国体制的运动员,我们可以想象他小时候的成长环境有多单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训练,这确实磨练了他的独特技能和意志品质,但是缺失也很明显,比如对人情世故的了解,对社会真实运作规则的学如果他遇到开明的父母,可能这一课能够补上,但他的妈妈也是运动员出身,反而会不断加强他的温室成长效应,让他与真实世界产生隔绝,最终变成一个巨婴。

从孙杨到郎朗:同样的强势父母,为什么造就了孩子不同的人生?

但郎朗在这方面却幸运的多,他父亲尽管对他的成才近乎偏执,但还是没有狂妄自大到认为郎朗跟着他一个人学就行了。他从小就给郎朗去拜名师,为了拜到名师可谓殚精竭虑,而当一些国际大师的指导方式和他的教育理念不相符的时候,他还是愿意去调整自己的,而不是简单的给孩子洗脑控制。

从孙杨到郎朗:同样的强势父母,为什么造就了孩子不同的人生?

所以,郎爸和孙妈的关键区别点在于,郎爸着眼于郎朗的成才目标——世界顶尖的钢琴家,为了这个目标他可以让路,可以承认自己的不足。而孙妈则是更看重自己的控制,完全对专业的团队运作不屑一顾,甚至在孙杨生死攸关的听证会上也是唯我独尊,其无知和狂妄的程度和郎爸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

从孙杨到郎朗:同样的强势父母,为什么造就了孩子不同的人生?

可以说,郎爸的眼界是远远超越孙妈的。不同的眼界造就了孩子不同的成长环境,孙杨的单一刻板的环境中变得越来越闭塞狭隘,甚至不断拷贝母亲的狂妄和幼稚。而郎朗却在足够多元和国际化的氛围中变得越来越开阔,开始把从各位大师和各国文化中学到的精华融入自己的音乐之中,自成一派,同时也变得自信与包容,明白兼容并蓄的人生哲理。

从孙杨到郎朗:同样的强势父母,为什么造就了孩子不同的人生?


03

孙杨受到人文素养的熏陶少得可怜

郎朗则在国际大师人文关怀中茁壮成长

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受到怎样的人文素养的熏陶直接决定了这个孩子以后能走多远,以及幸福的能力,这就是我为什么说对孩子人文素养的培养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孙杨的培养模式是典型的应试教育,这在举国制的竞技体育中体现的尤为明显。基本上唯成绩论英雄。只要你比赛成绩好,为所欲为也可以被容忍。至于人文素养的培养,最多是个点缀,因为这个至少对短期成绩的影响并不明显。而长期以往,人会变得工具化与功利主义,对于其他的为人之道的东西觉得太空,不实际,却不知道自己在偏离幸福的路上越走越远,直到毁灭。

而郎朗尽管也是从竞技钢琴开始,最开始也是着眼于技巧和成绩,但他足够幸运,遇到了好老师。他的第一个老师是朱雅芬老师,是当时沈阳最好的钢琴老师,说得一口流利的英语,有非常深厚的人文底蕴和国际视野。这种人文底蕴直接给郎朗打了个好底子,让他对音乐的理解有了灵魂。而后面遇到的中央音乐学院的赵国屏教授,为人儒雅,性情温和,更多的引导郎朗去理解音乐背后的故事,真正去启发他的兴趣,去理解每一首曲子背后深刻的情感。

从孙杨到郎朗:同样的强势父母,为什么造就了孩子不同的人生?

而在美国学习期间遇到的世界级的名师格雷夫曼(Gary Graffman)教授更是让他醍醐灌顶,明白了其实人最大的对手是自己,不要把钢琴仅仅当成比赛,而是事业,拓展自己生命体验的灵魂事业。

正是这些顶尖级的大师的人文熏陶,让郎朗从一个“工具人”变成了一个有着独立灵魂的大写的“人”。而这些也让他在国际钢琴事业上走得足够扎实,足够远。

所以,育儿真的是一场马拉松,没有什么公式可以保证你成功,但从孙杨到郎朗的不同命运曲线,我们至少可以看到,作为家长,一定要不断地自我成长,不断地拓宽自己的眼界与格局,懂得谦卑与尊重,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并且学会有边界的爱,懂得在该放手时果断放手,才能真的培养出独立有爱、开阔包容和有幸福能力的孩子。

愿你也能成为一个不断成长精进的智慧父母!

从孙杨到郎朗:同样的强势父母,为什么造就了孩子不同的人生?


END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强势   孩子   眼界   偏执   素养   名师   钢琴   人文   性格   父亲   父母   母亲   大师   成绩   环境   人生   国际   孙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