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 | 爸爸妈妈们,发火也有特殊价值,所以不要着急自责

这学期已过半,双减政策第一学期,孩子作业明显少很多,我们孩子基本没有回家写过作业了!朋友圈放学后,都开始晒各种亲子互动项目:打球的、跑步的、下棋的……看似一派祥和,可是亲子相处,一定会有摩擦,毕竟家长和孩子的思考维度、看问题的角度、对世界的认知都不在一个层面,即便不陪写作业,偶尔和孩子发个火,也实属正常。

今天听到李松蔚老师讲家长发火的另一个角度,我觉得还蛮惊喜,就是发火其实对于孩子,会产生一些独特价值,看完下面的分享,我想大家和我一样,会轻松很多!

思维导图 | 爸爸妈妈们,发火也有特殊价值,所以不要着急自责

首先,发火是在告诉孩子清晰明确的底线。

如果什么事情我们的都商量,所有事情都是一个情绪、一种教育标准,那孩子永远不知道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不应该的行为?!

比如我们经常在餐厅会听到,小孩子吵吵闹闹,甚至在餐厅追打跑闹,而家长完全不管,偶尔叫一声名字,孩子没有搭理,家长也不会严厉禁止,孩子当然会继续。可是作为旁人,我们确实被打扰到,而又不好去说别人的孩子。就是这样家长也不管,旁人也不好说,孩子们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追跑,他们会认为是被允许的行为,当然不会去改变。

像这样的行为,家长应该给予严厉的、明确的禁止,告诉孩子们在公共场合应该怎么做!其实不是不允许孩子们嬉笑,小孩子吵吵闹闹也正常,只是要有个度,不能影响到其他人,这个是最起码的礼貌和素养。

所以家长必须要有发火的权利,只是这个火别一下子就爆炸。我正好今天早上送孩子看到一幕,就是家长做的又太过了!

早上送孩子的家长都深有体会,时间真的是争分夺秒啊!我们家去学校不远,可是要走一个小道,双向单车道,一个车道如果停了车,后面就堵了。今天我到跟前,一个妈妈正在大声训斥自己的孩子,就是妈妈都从地下车库开出出来,等了半天孩子都还没有出来。妈妈说:你看看你磨叽的,我等你半天,把人家都堵着,你道德不?!你咋就这么慢,你还能干好啥,你……%¥#@&*……(此处省略一堆太难听的骂孩子的话)我们安慰了妈妈,她才想起来车还堵着呢,赶紧推着孩子就钻进车里,气的是不得了了!

想想妈妈是好心,怕堵了其他车,可是这火发在孩子身上,还骂的很难听,就是过了。完全不听孩子的解释,孩子非常无辜的站在路边,这就不是给孩子警示了,是让孩子会留有心理负担。毕竟一个小伙子,五六年级了,站在大马路上被妈妈骂的呀,旁边都是人,孩子怎么想?!

所以发火可以,给孩子知道做事、以及家长的底线,同时不能过火,尤其在公共场合!

思维导图 | 爸爸妈妈们,发火也有特殊价值,所以不要着急自责

其次,我们必须要能接受自己有情绪,尤其是有负面情绪这件事,不能要么视而不见,要么事后自责,这都不会让自己生活变得更好!所以当自己有情绪的时候,请允许和接纳。

同时,生气也是对孩子的尊重。和孩子生气,是把孩子和自己放在一个高度,而不是孩子是弱小的,我们和他们生气,就是在欺负他们。我们要相信孩子是有能力应对负面信息,并能做好自己内心的调整;更重要的是,让孩子看见立体丰富更加鲜活的爸爸妈妈!

其实就像一点细菌没有,我们是活不下来的一样。孩子如果完全在没有生气的氛围里成长,就缺乏了看世界的另一个角度,更缺乏了社会中很重要的一种体验!

我们想想,真正走进社会,没有人会对我们真正做到无条件的包容,没有人会对自己百般呵护怕你受伤。所以挫折教育、批评教育,孩子适当还是需要的,让孩子从小学习到,原来人人都会生气,不是自己才生气,看见这个正常的道理,他们也是在接受自己的过程,非常好的!

同时,还能学会被别人批评后,如何更好地消化情绪,重新再积极迎接生活,这种能力走进社会太需要了!

思维导图 | 爸爸妈妈们,发火也有特殊价值,所以不要着急自责

上面我们跟随李松蔚老师学习到了,生气可以给孩子带来独特的价值:一是让孩子知道做事情的底线;二是给孩子立体的全面体验,知道生气发火是人人都会有的情绪,并能学会处理负面情绪,建立积极行为!

可是家长一定要切记:

第一,发火之后要和孩子重新进行感情链接,我们也叫“灾后重建”!比如确实是发火发的大了或者莫名其妙了,就给孩子道歉;如果是孩子的问题,那就火后抱抱孩子,并和他好好策划,一起解决问题!

第二,当下发火一定要能带有一点理性,这就需要我们刻意练习,管理自己的情绪。而不是一发火就什么都不顾了,像一头猛兽倾泻而出,就还真的会把孩子吓到,重建就有点难度了!

总之,生气是每个人都会发生的非常正常的情绪,说永远不和孩子生气,这绝对是做不到的!只是生完气之后,和孩子好好链接,哪怕来个拥抱,都会让亲子关系越来越好,而不是家长们会担心的关系有裂痕!

毕竟,生活中没点摩擦、没点火花,也是缺乏了很多乐趣和意义的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妈妈   都会   作业   车道   自责   底线   摩擦   负面   亲子   严厉   着急   生气   情绪   角度   思维   爸爸   家长   价值   孩子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