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衣衫褴褛的流浪大师,如今西装笔挺,再也不提“垃圾分类”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综合实力逐步增强,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只要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乞丐在一些公共场所乞讨的现象一去不复返了。而曾经那位靠流浪乞讨走红的“犀利哥”、“流浪大师”沈巍,依然留在观众心中,久久散不开

昔日衣衫褴褛的流浪大师,如今西装笔挺,再也不提“垃圾分类”

如今,这位曾经的“流浪大师”不再是衣衫褴褛、忍饥挨饿的流浪汉,而是一位自媒体人,穿着西装,在直播间里与粉丝分享自己喜欢的历史

一、“流浪大师”为何流浪?

沈巍,1967年生于上海。小的时候,沈巍和外婆住在一起,他还有一个弟弟和两个妹妹,但和兄弟姐妹相处得并不好。从小到大,他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阅读与历史文化相关的书籍,但沈巍的父亲并不喜欢他看这些,他认为孩子们看这些闲书是没有用的,只会让他们沉溺其中,不能真正有所成就。

昔日衣衫褴褛的流浪大师,如今西装笔挺,再也不提“垃圾分类”

但沈巍并没有因此而放弃,他依然热爱文学和绘画,只是把这份热爱放在心里,不再让父亲知道。

考上大学时,沈巍希望自己能学习历史和文学,继续沉浸在历史的汪洋大海中,真正做一回自己。但家人的强烈反对,让他不得不再次放弃选择,顺从父母选择审计专业,为就业做准备

后来,沈巍按部就班地考上了家里所有人都期待的公务员。毕业后在审计局工作,那是所有人都羡慕的铁饭碗。然而,捧着铁饭碗,干着自己不喜欢的工作的沈巍却高兴不起来。这份体面稳定的工作,对沈巍来说,只是一种痛苦。

昔日衣衫褴褛的流浪大师,如今西装笔挺,再也不提“垃圾分类”

为了让自己开心,他会在垃圾桶里翻找一些废弃的书。他把这些书分类,然后挑选他喜欢读的。这一举动让身边很多人无法理解。大家都认为他是个怪胎,以至于同事们开始有意无意地慢慢疏远他。甚至有人看到他翻垃圾,还跑到他工作的审计署投诉。后来,沈巍甚至因为被投诉而丢掉了铁饭碗。

昔日衣衫褴褛的流浪大师,如今西装笔挺,再也不提“垃圾分类”

二、漂泊的日子

一封投诉信让沈巍彻底失业,加上家人不理解他,不被理解的沈巍带着绝望离开了家,在家附近的街道上游荡。后来,家人把他接了回去,但邻居们还是对他怨声载道。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他人的抱怨从没有彻底消失过,沈巍感觉生活在这种环境中非常痛苦,选择彻底离开家,独自流浪街头。

昔日衣衫褴褛的流浪大师,如今西装笔挺,再也不提“垃圾分类”

(街头流浪的沈巍)


家人曾经几次三番来找他,让他回家,但每次回家,邻居肯定对他相当不满,想方设法把他赶走。沈巍重新陷入痛苦的深渊,他受不了这样的生活,干脆一个人出去住,不让家里人找到自己,真正开始了自己的流浪。没有工作,他只能靠捡垃圾为生。

昔日衣衫褴褛的流浪大师,如今西装笔挺,再也不提“垃圾分类”

当他四处游荡时,他并不像其他流浪汉那样简单地在垃圾中翻找食物,他经常翻出一些书来读。理论上说,流浪汉大多衣衫褴褛,没有精神,很多时候也不爱说话。与其他流浪者不同的是,沈巍虽然也是衣衫褴褛、蓬头垢面,但威风凛凛、与众不同,喜欢与人侃侃而谈

昔日衣衫褴褛的流浪大师,如今西装笔挺,再也不提“垃圾分类”

(爱看书的流浪大师)


他见多识广,从诗词歌赋谈起人生理想;从《尚书》谈“左转”;从绘画到文学,他们在这些方面都有自己丰富的积累和经验。让人不禁感叹,他简直就是流浪者中的一股清流。

他的外表肮脏不堪,但读书时,在谈到自己热爱的历史和文学时,他的眼睛像在发光,仿佛是一个深谙世事的智者。沈巍的故事被网友拍下,发到了网上。

昔日衣衫褴褛的流浪大师,如今西装笔挺,再也不提“垃圾分类”

在网络横行的时代,一句金句或一个著名场景就能博得人们的眼球。毫无疑问,沈巍也被时代推上了这股热潮。他非凡的谈吐和独到的见解与外表的反差吸引人,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有的甚至跑到上海去见他,想跟他来一番彻夜长谈。

三、成名后的变化

看过他视频的人都亲切地称他为“流浪大师”,他对此不置可否。渐渐地,随着名气越来越大,沈巍经常在网上做直播和短视频,这让他从一个以拾荒为生的流浪汉变成了高收入的网络红人

昔日衣衫褴褛的流浪大师,如今西装笔挺,再也不提“垃圾分类”

(成网红后的流浪大师)


所谓人红是非多,沈巍的意外走红让他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有人对他赞不绝口,称他是多才多艺的游子大师,也有人批评他,说他志存高远,却无法实现真正的自我价值。

有人认为,沈巍的学识渊博只是一个虚名,只是在博人眼球。人们认为,他在文学方面完全没有那么博学,只是利用自己身上的这种反差来赚取眼球和流量

昔日衣衫褴褛的流浪大师,如今西装笔挺,再也不提“垃圾分类”

走红后,网上出现了关于沈巍的各种传闻,比如他的妻儿车祸身亡等。

沈巍一辈子没结过婚。那些人说他有妻子和孩子,不过是造谣,为了博眼球而已。

其实,沈巍的迅速走红并不是因为他所谓的学识,而是因为他破败的外貌和内涵的学识形成的巨大反差,正好勾起了人们的好奇心。但有心人的肆意宣传,也让人误以为流浪汉可以与专家相提并论,于是沈巍走在了风口浪尖。

昔日衣衫褴褛的流浪大师,如今西装笔挺,再也不提“垃圾分类”

从一个无名小卒的拾荒者到被大众关注的“流浪大师”,再到迅速崛起的网红,其中的辛酸和流言蜚语……想必只有当事人沈巍心里最清楚。

其实,对于沈巍来说,诗和远方才是他一生想要的。他大方承认自己学识有限,不敢说能教化人民,只能做力所能及的事,造福人民。比如,他一直身体力行地宣讲,倡导人们的垃圾分类。沈巍心中渴望的是真正安静、不做作、无忧无虑的生活。

昔日衣衫褴褛的流浪大师,如今西装笔挺,再也不提“垃圾分类”

从衣衫褴褛的流浪汉到西装革履的高薪网红,沈巍并没有借此大肆宣传自己,反而是那些与他毫无关系的人,通过他的事迹捏造虚假的事实赚取流量

结语

至于流浪大师的闹剧,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不能否认沈巍是幸运的,他坚持自我,最后出名,被全国人民知晓

昔日衣衫褴褛的流浪大师,如今西装笔挺,再也不提“垃圾分类”

沈巍的生活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不知道将来他会怎样,但从沈巍的人生轨迹可以看出,他的确是一个热爱文学和历史文化的人。他之所以能被人记住,不仅是因为他的相貌和谈吐,还因为他的个人气质和永远坚守初心的毅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衣衫褴褛   大师   垃圾   铁饭碗   笔挺   学时   流浪汉   流浪者   谈吐   学识   反差   西装   眼球   昔日   家人   痛苦   历史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