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一起成长

长期研究家庭教育、做电台和电视节目,并深入到中小学和幼儿园做系列讲座,让我越来越多地感受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长与其说是在教育孩子,倒不如说和孩子一起成长!

和孩子一起成长

若有人问你,什么是教育?我想,你会回答:教育是一种人类道德、科学、技术、知识储备、精神境界的传承和提升行为,也是人类文明的传递。我们知道,广义上的教育是指,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其涵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教育的目的是使人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从而在进入社会时能够有立足之地,并通过不同角色的变化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感化人的过程!让人懂得爱,懂得分辨善恶,明辨是非!

和孩子一起成长

若是有人问你,什么是家庭教育?我想你会回答:家庭教育就是家庭中年长的成员,如父、母、祖父母等,对孩子的熏染、影响和教导。

是啊,家庭是社会构成最基本的细胞,这个单位里有丰富的亲属、亲族的亲情活动;有成员间共同的经济活动;有丰富情感的社会性活动。由于家庭成员数目少、关系简单,它给予孩子特殊的影响和教诲,这就是家庭教育。

和孩子一起成长

都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孩子一降生,身为家庭成员,就要为孩子做好榜样与表率。因为人一降生,家庭就是第一个归属的群体,父母就是直接学习的对象,是孩子终生学习的老师。父母就是教育者;生活琐事就是教育内容;处理的方式方法也就是教育的方式方法。教育目的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其中掺和着这个家庭所特有的文化素养、品格气质、伦理观念、价值倾向,这一切的综合就形成家庭所特有的家庭教育。在长期的教育研究中我发现,很多家长只是注重了言语说教,不注重身体力行。我多次做过榜样的力量心理测试,发现大都是只是看我做,不听我说(这一心理测试是要在现场来互动)。

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是教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家庭教育主要研究如何在家庭环境中培养人才,并总结、阐发内容、方法方面的若干规律。

和孩子一起成长

人的成长,离不开多元素的教育。每一个人的成长都是在犯错误的过程中长大的,遗憾的是,家长不允许孩子犯错误,要是孩子做了大人所认为的错事,那么就会大动干戈,就像审视犯人一样审视自己的孩子。面对着“法官”,孩子总是要低下头来听从“审判”的。这种法官式的教育,只能是扼杀了孩子的天性。有道是,你会说话,孩子就会听话;你不会说话,孩子就不会听话。不知你从这句话中是否悟出了点道理?

家庭教育,要按照孩子的成长规律顺其自然,也就是说要按照孩子的天性、认知、思维、兴趣,去引导其满足不断地“好奇”,这个过程就是学习!当然,孩子能不能留有好奇,是考验着孩子的家长有没有“存留好奇的环境条件”,如果家长总是专门和孩子“作对”,那么体现出来的不是孩子的需要,而是家长的“专断思想”、家长的意图。

和孩子一起成长

很多事情,是不需要家长去教的,可是,很多家长依然在质疑:我不教,孩子能会吗?其实,这样的家长太多太多了,这是孩子的不幸!他们压根不明白,所有的“会”都是自己“学会”的结果,而要学会,首先是要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上的。罗杰斯才说: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人可以教会别人任何知识。其实,除了家长、教师之外,每个人一生中都有很多“老师”,动物、植物、高山……大自然的万物都可以成为一个“学习者”的教师,只是这些教师在随时随地考验你是否仍然怀有“好奇心”、“求知欲”,硬性逼迫着你做这做那,被人管制着的人生,没意义,也不精彩!然而想想我们的家长,你是不是把孩子的双手捆绑起来?把眼睛蒙上?把嘴巴捂住了呢?

对家长而言,要想教育好孩子,首先要教育好自己。有时候你的说是无用的,而你的不说是最好的教育。小鹰的翅膀长硬了,羽毛长满了,只要教会飞翔的基本要领就够了,我想这就是教育!你说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孩子   目的   家庭教育   法官   榜样   天性   阶级   好奇   家长   过程   教师   家庭   方法   社会   知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