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四件事,越早教会孩子越早受益

孩子就是父母的心头宝,很多家长对孩子的宠爱可谓是“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孩子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父母的心,父母恨不得把一切最好的都给孩子。

但卢梭有句话说得好:“你知道用什么办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为不幸的人吗?那就是对他百依百顺。”

为人父母可以给孩子无限的爱,但一定要把握好“度”。即便是再疼爱孩子,在这几件事上是绝对不能够让步的。

这四件事,越早教会孩子越早受益


做家务

神童魏永康的故事,不知道多少人还记得?

13岁考大学,17岁考进中科院,硕博连读。

可是3年后,魏永康却被中科院劝退了,原因是生活自理能力太差。

下雪天穿着单衣、拖鞋在校园里穿梭,从来不知道打扫卫生,臭袜子、脏衣服在寝室随处可见,他甚至连正常和同学交流都做不到。

这位学习上的天才,同时也是被他妈妈一手养成了生活中的“弱智”。

他妈妈对他事事包办,从不让他动手做一点家务活。洗脸洗澡、甚至连挤牙膏这样的小事,都是他妈妈帮他做。

为了他能有更多时间安心看书,他读高中时,妈妈还给他喂饭。

从小到大,魏永康都在父母搭建好的舒适区里,父母对他的娇惯无形中剥夺了他自力更生的能力。

爱孩子的方式有很多种,但不让孩子做家务,这种方式绝对是错的。

舍不得用孩子,才是真的害了孩子。

哈佛大学曾有一项长达20年的研究表明,爱做家务的孩子与不爱做家务的孩子相比,收入比后者高20%,而且婚姻更加幸福。

想要让孩子成为优秀的人,让孩子做家务是必不可少的。

培养孩子做家务的习惯,一定要趁早。

父母让孩子学会做家务,就是在为孩子的将来添砖加瓦,带来更多的帮助。

爱做家务的孩子,更能懂得他人的不易;

爱做家务的孩子,会变得更加自信,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

爱做家务的孩子,未来会更加有担当,有责任感。

劳动是教育最好的源泉,父母一定要舍得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

这四件事,越早教会孩子越早受益


这四件事,越早教会孩子越早受益


守规则

曾看过这样一则新闻——

有位年轻妈妈带着女儿坐地铁。

众所周知,坐地铁是不允许带气球一类的危险物品的。但当时小女孩手中死死地捏着氢气球,不让安检人员拿走。

这位妈妈对小女孩说:“氢气球带进地铁很危险,万一出事了,气球和生命哪个重要?”

小女孩一个劲的摇头,哭着说:“妈妈,我会抓好气球不让它乱跑的。”

这位妈妈虽心疼孩子,但态度始终很坚决,执意要把气球交给安检人员。

在准备把气球拿走时,她对小女孩说:“那我们把气球戳破,你带着气球皮可以吗?”

僵持了一会儿,小女孩答应了,忍痛割爱把气球戳破了。

这位妈妈的做法,特别让人敬佩。

她宁愿给女儿带着气球皮,也要遵从安检的规则。她给女儿上了一堂不错的规则教育课。

规则无处不在,人人都要遵守规则,孩子也不例外。

家长们,你保护不了孩子一辈子,那么就请教孩子做一个守规则的人。

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永远活得坦坦荡荡,这是对孩子最好的保护。

而要让孩子遵守规则,家长一定要以身作则,起到榜样作用。孩子会不会守规则,能不能守规则,父母是起决定作用的那个人。

为了孩子着想,请一定要言传身教。

这四件事,越早教会孩子越早受益


这四件事,越早教会孩子越早受益


特殊待遇

看过这样一则故事——

一位奶奶经常带着放学的孙子到学校旁边的一家牛肉面店吃面。他们每次都点两碗面,奶奶总会把自己碗里的牛肉给孙子。

可是有一天,奶奶去窗口端面的时候,直接把牛肉先夹进孙子碗里,之后才端给孙子。

孙子吃了两口后,发现奶奶没有像平常一样把牛肉夹给他,就大叫:“牛肉呢?你怎么不给我?”

奶奶说自己的牛肉已经在端来前就全部夹给他了,但孙子不相信,一边说一边在奶奶碗里找,还把汤面都洒在桌上。

奶奶露出无奈的表情,默默地用筷子将桌面上的面都夹回自己碗里。但是,孙子却赌气不吃面了,奶奶只好再去买一碗。

店主很生气,拒绝卖第三碗面给婆孙,希望能让孩子意识到错误,还想让老人知道那样溺爱孩子是不对的。

没等来第三碗面的孩子,竟将桌面上两碗面都打掉,气呼呼地走了,奶奶灰溜溜地跟在后面。

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高人一等,处处特殊照顾。比如说,好的零食只供孩子一人,大人不用过生日,孩子过生日就得买大蛋糕……

如果一直生活在特殊关照之下,很容易让他获得一种意识:在这个家里,我就是中心。

这样的孩子自感特殊,习惯于高人一等。长大后,必然变得自私,没有同理心,不会关心他人。

作为父母要知道,给孩子特殊待遇,这不是在爱孩子,而是在害孩子。

这四件事,越早教会孩子越早受益


这四件事,越早教会孩子越早受益


努力学习

“学习成绩代表一切吗?”

演员孙红雷,曾把这个话题推上了热搜。

教师官启军表达了如今教育的无奈:现在衡量一个孩子是否优秀的标准,就是学习成绩。

孙红雷随手转发了这条新闻,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学习成绩是一切吗,愚昧。”

十几分钟,他再次更新微博,说接受不了“唯成绩论”,直言其“太过功利”。

两条微博一发布,很快便引发众多网友热议。

有网友对孙红雷的立场表示赞同,但更多网友却表示学习成绩是普通人改变命运最直接的机会。

对于家庭条件好的孩子来说,或许“唯成绩论”的确不适用;但在现在的教育大环境下,对于普通家庭的孩子来说,不好好学习,还能有其它更好的途径来改变命运吗?

2006年,交白卷的蒋多多,她曾觉得人生的路不只一条,走向成功的路更不只读书这一条。

结果呢?

在高考后她曾试图出门打工,但因学历不高,加上没有什么专业技能,找工作的路异常艰辛。

回忆高考,她坦言:“现在我觉得有点可笑,觉得对不起父母。”

那些高唱成绩无用,不踏实努力学习的普通人家的孩子,出去后才感受到现实的无情与残酷,并独自咽下生活的苦楚。

有句话说得好:“现在不吃学习的苦,将来就要吃生活的苦。”

读书考试不是孩子的唯一出路,但却是相对来说最容易的一条路。所以,当孩子不想好好读书时,家长请帮他们一把。

这个“帮”不是催促、打骂,而是能采取真正能对孩子有帮助的方法,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现在帮孩子好好学习,将来孩子肯定会感激你。

这四件事,越早教会孩子越早受益


为人父母,要让孩子尽量生理健康、心理健康,把未来的选择权放开给他。

孩子终究要一个人面对人生,做父母的不可能一直伴随左右。所以,不要让孩子在溺爱中成长,学会放手,学会狠心,孩子才会越来越优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孩子   孙子   氢气球   安检   溺爱   气球   牛肉   教会   小女孩   奶奶   将来   家长   父母   女儿   规则   妈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