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遭遇“三年级现象”,父母发愁?关键时期做好3点帮娃度过

昨天跟同事吃饭时说起,她家孩子刚入学时,一、二年级那会写作业很快,做题也很容易。但是上了三年级以后,近期突然发现,孩子晚上10点多才写完作业,很多题不会做,写作业也不专心。晚上睡得晚了,早上就起不来,不会做的作业还不让我们教。

老师也反馈孩子在上课时无精打采,回答问题也不积极。同事说班里有不少像自己家孩子这种情况的,难道三年级现象真的应验了啊。

在小学生教育中流传这样一句话:“一二年级不相上下,三年级开始分化,四五年级两极分化。”

三年级对家长和孩子来说是道坎儿,是孩子成绩两极分化的阶段,孩子到了三年级就像坐起了下山的缆车,让很多父母感到心力憔悴。

孩子遭遇“三年级现象”,父母发愁?关键时期做好3点帮娃度过

孩子遭遇“三年级现象”,父母发愁?关键时期做好3点帮娃度过

导致孩子出现“三年级现象”的原因?

"三年级现象”,就像一个魔咒,让很多父母避之不及。

但是“三年级”并不是一个绝对的数字,每个孩子出现“三年级现象”的时间也不一定,的在三年级,有的可能会是四年级。

在教育界把“三年级现象”称为孩子学习成绩的分水岭。那么导致孩子出现“三年级现象”的原因有哪些呢?

1、学习难度加大

孩子进入三年级,所学的语文课的课文深度、字词难度都在增加,比如会要求写一篇完整的作文。

记得有位朋友说过她家孩子,在三年级写作文的时候,半天写不出一句话,就算写出来,也是干巴巴的几句话,语无伦次的。

同时,一、二年级数学只需要基本的数学概念就可以,到了三年级,数学题开始有推理和实操动手的题型,计算内容和应用题也增加了难度。

孩子遭遇“三年级现象”,父母发愁?关键时期做好3点帮娃度过

2、学习习惯没有养成

很多孩子,在一二年级的时候,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预习、上课听讲、课后复习、阅读、有效利用时间等好习惯,到了三年级,知识内容难度增加后,便自乱了阵脚。

有的孩子学习独立性差,对父母的依赖性强,到了三年级,需要独立思考的内容增多,由于阅读量不够或者思考问题的机会较少,就会导致思维不够活跃,遇到逻辑较强的内容时,感觉到困难。

如果在一二年级,父母只在意孩子的学习成绩,没有关注孩子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阅读兴趣等方面的发展,等孩子到了三年级,即使一二年级学习成绩很优秀,因为缺少对难度增加的心理准备,很可能会让孩子产生挫败感,甚至导致厌学

我们只有把孩子的基础打好了之后,他的学习能力、依赖心理都会随之变化,孩子会由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再到渴望学习。

孩子遭遇“三年级现象”,父母发愁?关键时期做好3点帮娃度过

两个小学生的肖像

孩子遭遇“三年级现象”,父母发愁?关键时期做好3点帮娃度过

应对“三年级现象”这样做

对于三年级,父母要多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发现孩子出现学习问题,要及时想办法。

应对孩子的三年级现象,要这样做:

1、一二年级培养好习惯

成长是个连续的过程,前面一个阶段是后面一个阶段的基础,在学习上也不例外。

一二年级的时候,孩子还是一张白纸,如果不注意培养好的学习习惯,孩子可能就会慢慢养成很多不好的习惯,而这些坏习惯将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

所以父母要陪孩子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合理安排时间的习惯、上课认真听讲的习惯和独立阅读思考的习惯、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等等。这样既满足了孩子的依赖需要,也为孩子走向独立打下了基础。

2、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

在孩子三年级以前,处于学习阅读阶段,即运用所掌握的词汇去理解句子,但是到了三年级,孩子在阅读上要实现一个华丽的转身,过渡到在阅读中学习。

如果孩子阅读能力弱,学习过程中就会因为遇到障碍而放弃,而那些阅读能力强的孩子有学习技巧,能够快速理解上下文,积累知识,学习起来会更容易。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阅读文章可以得到启发,受到教育,获得间接经验,而在真正理解的同时,对文章的写作技巧必然有领会,可以作为写作的借鉴。”

我们要让孩子带着任务去阅读,这样才能提升阅读能力。

比如读完一本书,小一点的孩子,我们可以针对书中的某一处细节,让孩子展开想象力,说出孩子自己的想法,大一点的孩子可以让他把书中精彩的句子摘抄下来,让孩子说出读完这本书有什么样的感受。

阅读就是一个思考的过程,多跟孩子探讨阅读后的感想,通过阅读来提升孩子的理解能力、概括能力等,让孩子在阅读中学会学习。

孩子遭遇“三年级现象”,父母发愁?关键时期做好3点帮娃度过

3、培养孩子的上进心

三年级是一个重要的转折期,要让孩子保持好的学习状态就在于他们有没有上进心。

上进心就是进取心,是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心态,当一个人有了上进心,他发展自己需求的愿望就更强烈,不管做什么都会始终保持向上发展的意愿和努力的劲头儿。

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正处于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如果孩子在学习中经历了太多的失败或者负面的评价,很容易消极,不够上进。

父母要做的就是多鼓励孩子,可能这个阶段的孩子很多事情做不好,但只要孩子努力去做了,就会有收获,父母要及时的给予认可并鼓励孩子。

孩子遭遇“三年级现象”,父母发愁?关键时期做好3点帮娃度过

孩子遭遇“三年级现象”,父母发愁?关键时期做好3点帮娃度过

小学阶段是关键期,父母要狠抓

小学是孩子学习生涯的起点,又是孩子可塑性最强的时期,也是形成良好习惯的重要阶段,所以说小学阶段是人生最重要的环节,要狠抓。

很多父母都知道小学阶段的重要性。但是如何在小学的每个阶段给予孩子更好的教育呢?

小学六年,每一年都马虎不得,对于孩子和家长来说都是艰难的成长和考验。

对于孩子的这6年,父母一定要认真地进行规划,找到切实可行的方法,才能真正引领孩子的成长,否则就有可能会耽误孩子。

在《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一书中,作者于敏老师指出:“孩子小学的6年,是成长的关键时期,这6年决定了孩子未来十几年的学习生涯。”

孩子遭遇“三年级现象”,父母发愁?关键时期做好3点帮娃度过

这6年,每一年都不可忽略:

一年级,是幼小衔接的关键期,让孩子适应,并且开始相信自己的能力;

二年级,培养学习兴趣,开拓专注力;

孩子遭遇“三年级现象”,父母发愁?关键时期做好3点帮娃度过

三年级,防止“三年级现象”,教会孩子学习方法,学会掌握重点与难点;

四年级,帮助孩子从容应对难度升级,全面提升,给予更好的学习方法;

孩子遭遇“三年级现象”,父母发愁?关键时期做好3点帮娃度过

五年级,正确引导孩子的竞争意识,培养孩子沉着冷静的性格;

六年级,为孩子的升学减压,陪伴孩子顺利度过青春期。

这本书是每位小学生家长的陪读宝典,在遇到孩子各种问题时,不妨打开这本书,也许就能找到解决的方法,建议家有小学生的父母都要好好读一读。

本书原价35元,活动价只要29.9元,一杯咖啡的钱,搞定孩子整整6年,点击下方链接即可下单。

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 ¥29.9 购买

学习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三年级也许是个坎,但是家长保驾护航让孩子迈过去,打好这个基础,那么孩子在今后的学习中将会游刃有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父母   现象   孩子   关键期   作业   上进心   小学生   关键时期   难度   家长   习惯   阶段   年级   能力   小学   基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