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姚洋建议10年义务教育,取消中考分流!家长减负有望了?

北大教授姚洋在一次采访中表示:建议推行10年义务教育,小学5年,初中高中采用中学一贯制,合并为5年,初中随机入校,杜绝择校,让学生均匀分布。他的建议引起了社会热议,收到一大波学生家长的点赞和支持。


北大教授姚洋建议10年义务教育,取消中考分流!家长减负有望了?

姚洋教授的理由也很充分:

1、每个14、15岁的孩子都有自我发展的需要,不该用分流打击他们,应让所有孩子读完普高,等他们心智成熟了,再选择走职校还是上大学。

2、初中毕业就进行职业教育,学生知识储备不足,无法应对未来产业升级的需要,无法成为真正的高级蓝领。

3、普及高中,将初中高合并,杜绝择校,学生没有了高中升学的压力,也不需要去拼重点校,可以从源头解决教育内卷,真正给家长减负。

当然,在众多声音中,还是有一部分人是持反对态度的。

北大教授姚洋建议10年义务教育,取消中考分流!家长减负有望了?

部分人认为,对于不想学习的孩子来说,延后分流是在浪费时间,不如早点接受职业教育,将来还能有一技之长。试想想,一个抽着小烟,下课搂着女朋友,成天混日子的孩子,能顺利完成高中学习吗?难道不是浪费时间?

北大教授姚洋建议10年义务教育,取消中考分流!家长减负有望了?

还有人认为,如果初高中合并且初中随机入校,不再分重点与非重点,让优等生和差生一起上课,老师的教学效率会大大降低,差生听不懂,优等生吃不饱,最后是两头都不落好。

各有各的道理。但若再往下分析,就会发现,问题并没有那么简单!

有3个问题值得关注!


中考分流刺痛了哪一类人群?


差生:这些孩子或吃不了学习的苦,或确实是读不进去,不想读书了,他们会选择主动分流,这不以家长的意志为转移。毕竟孩子才是学习的主体。

对这些学生来说,如果让他们选择初中分流或高中分流,他们可能更倾向于早点分流。毕竟,不想学,却被强按着学习,是一件特别痛苦和煎熬的事,也确实是在浪费时间。

优等生:这些孩子学习习惯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一路学上来,至始至终都把目标锁定在重点高中和重点大学上。

对于这些学生和家长来说,他们当然支持分流,支持重点校与非重点校,重点班与非重点班,因为这样能保证孩子接受到最优质的教育。

北大教授姚洋建议10年义务教育,取消中考分流!家长减负有望了?

中等生:成绩不上不下,中考分流,对他们是最不友好的。

这些孩子的成绩算不上多拔尖,但学得也并不差,在50%的那条线上下浮动,属于危险人群,发挥好一点,能上高中,发挥差一点,可能就直接被分流了。

这些孩子并不是那种愿意放弃自己的差生,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想学好,想考高中,读大学,并不愿去读职业学校,而家长对他们也有很大的期望。

但他们不得不面对50%左右的升学率!

中考毕竟是选拔性考试,看的不是绝对成绩,而是相对成绩,你要不断超越自己的同时,最重要的是,要保证自己的排名在50%以内,才有可能读高中。

真的太过残酷!

学习特别差和特别优秀的孩子毕竟是少数,而中等生是最大的一个群体。所以,可以理解,为何有那么多人对姚洋教授的提议表示了支持。这些支持者中,绝大多数都是中等生家长。

北大教授姚洋建议10年义务教育,取消中考分流!家长减负有望了?

取消中考分流真的可以消除教育内卷吗?


中考分流,迫使家长从幼儿园、小学就开始鸡娃,教育内卷越来越严重,孩子苦,家长累,教育支出越来越大,剧场效应越来越明显。

只要存在分流,只要孩子会被分成三六九等,只要家长无法接受孩子普通,那么,最终还是会内卷。即便取消中考分流,大家不用争高中名额,挤破头去重点高中,但以后呢?是不是还得争重点大学名额呢,读完本科,是不是还得继续读硕士、博士呢?

现在清北毕业生都扎堆去挤中小学,去进体制内,去卷烟厂了。

一二线城市,硕士博士遍地都是,一个985,211的本科生,能有多少存在感?

看看现在如火如荼的考研热、考编热,你就能知道,该卷的还在继续卷。

北大教授姚洋建议10年义务教育,取消中考分流!家长减负有望了?

这不是一个取消中考分流就能解决的,只是时间节点不同罢了。

中考分流,家长和学生从幼儿园、小学就开始准备,开始鸡娃。

高中分流,家长和学生在幼儿园和小学就真能躺平吗?真的未必。毕竟,等到高中分流,成绩差,考不上大学的孩子,又多坐了两年飞机,时间机会成本都大大增加了,将来跟那些考大学的同学相比,可能差距更大。这种心理落差,他们是否能承受呢?

北大教授姚洋建议10年义务教育,取消中考分流!家长减负有望了?

消除教育内卷,最终得回到就业出口(职业教育)上来!


众所周知,在德国,孩子在小学阶段就要分流,但因为德国的职业教育水平较高,孩子可以当普通技术工人,也可以考技术大学,当高级蓝领,有可观的收入和很高的社会地位。

我的朋友圈里就有朋友,清华大学毕业,在一线城市大企业工作,收入丰厚,最后竟然去德国当起了工人。这要是在国内,估计会被骂脑子进水了。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人在满足基本生存需求以后,会有更高的需求产生,比如,提升社会地位,获得尊重等。如果做技术工人,也能有不错的待遇和社会地位,相信家长也不会对职业学校那么排斥了。

在我国,其实早在80-90年代,就有分流这个概念了,而且比例很高(据说有70%),只有极少数人能读大学,其余都进了技校,最后进厂当工人。

北大教授姚洋建议10年义务教育,取消中考分流!家长减负有望了?

但为何之前大家对这个比例无动于衷呢?

原因非常现实。那是因为,读大学的孩子和读技校的孩子,在工作收入各方面,差距并不是太大。读大学的孩子,基本上进了事业单位,读技校的孩子,去了国企大厂。他们的收入水平相差不大,甚至有的后者要高于前者。

那个年代,一个厂里的工人,跟一个医院的医生结婚,医生若是长得不好看,性格不够好,家庭条件不好,还未必能被看上呢。而在那个年代,你要说你对象在某厂上班,大家都是投来羡慕的目光。

只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两波人的收入和社会地位发生了彻底的改变,工人(体制外)慢慢走到鄙视链的末端,干最累的活,拿着并不丰厚的收入,还得不到社会足够的尊重,甚至在婚恋市场上也明显受到歧视。

没哪个家长会愿意孩子真的走到末端,所以,才有了鸡娃,才有了内卷。

唯一的出路只有提升职业教育水平,提升技术人才的收入水平和社会地位。

北大教授姚洋建议10年义务教育,取消中考分流!家长减负有望了?

这条路,任重道远。

所以,还真不是取消中考分流就可以避免内卷,真正给家长减负的!

而且教育部也明确表示:目前还不具备缩短学制和将普通高中纳入义务教育的条件。

中考分流仍是家长和学生要面对的严峻现实。

家长能做的只有努力辅助孩子,让他们在求学道路上少走一些弯路,走得尽可能顺一些。

这里推荐一套我最近正在看的《等你在清华北大》,里面有数百位清北学子分享成长经历、心路历程、学习经验和应试技巧,可以家长和孩子一起看,看了之后,自检、讨论,孩子在学习上一定会豁然开朗。

北大教授姚洋建议10年义务教育,取消中考分流!家长减负有望了?

还是那句话,孩子才是学习的主体,家长再拼命地鸡娃,不如让娃获得内在动力,自己鸡自己。与各位家长共勉。

对这套书有兴趣的家长可以点击下方链接下单。全套有7本,原价近300元,现在做活动,2本36元,4本68元,7本118元。物有所值。

等你在清华北大 ¥36 购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中考   家长   优等生   技校   义务教育   职业教育   北大   教授   初中   成绩   收入   重点   高中   建议   孩子   小学   时间   学生   大学   姚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