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数学老师火了,既响应“双减”政策,又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按照“双减”政策相关要求,校内需要减轻学生们的课业负担,校外需要减轻学生们的培训负担。

随着“双减”政策发布实施后,全国各级各类学校纷纷响应,严格按照“双减”政策相关要求贯彻执行。

然而有一个事实摆在大家面前,那就是如今不论是中考还是高考都是以考试成绩作为最终的筛选标准。

上海一数学老师火了,既响应“双减”政策,又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所以作为老师,自然希望自己学生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

而按照以往应试教育的经验,想要取得更好的成绩离不开一定量的习题训练。然而按照“双减”政策的相关要求,老师们在布置家庭作业时需要严格控制作业总量。这就有些尴尬了。

那么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能够两者兼顾呢?让那些愿意学的学生有题可做,让那些不愿学的学生能够不再抱怨。对此上海一名初中数学老师就采取了一种“机智”的举措。

张老师(化名)是上海某中学的一名初二数学教师,与此同时他还是班主任。

作为班主任,自然希望自己班级学生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但是“双减”政策自然也得遵循。

于是张老师就在自己朋友圈里发了这么一条状态,张老师称:

“我有位朋友,孩子今年上初二年级,她希望我帮她找一些练习题给她孩子做,所以我接下来会将这些题发在朋友圈。一来是便于自己记录,二来是想通过这种方式鞭策自己。”

有了这个铺垫之后,张老师在朋友圈发一些数学练习题就变得理所当然了。

后来,张老师每天会在自己朋友圈发布20道数学练习题,选择、填空、大题应有尽有,每天的量差不多一张试卷的量。

上海一数学老师火了,既响应“双减”政策,又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不过张老师并没有要求谁必须做,她坚持一天发题目,一天发答案。而且答案的解题过程很详细,为什么要这么做,哪儿是陷阱都标记得清清楚楚。

后来,有心的家长们反应过来,每当张老师发布题目之后,有需求的家长就会让自己孩子做一下。第二天再根据答案核对自己做得对不对。如果看了答案之后还不理解,就让孩子到学校里去向张老师请教。

对于那些不愿意让孩子有过多作业负担的家长们,就当作没看见。

如此一来,练习题做与不做决定权全在学生以及家长手中,张老师并没有强迫。而且张老师也不会在上课时评讲自己每天分享的数学题。

不过,如果有一些题比较经典,问她的学生比较多,她就会在课堂上讲解一下。但在讲解之前,她会说一段开场白:

“班上有位同学问了我一道数学题,我感觉这道题比较经典,就和大家分享下。”

这样一来,对自己也是较好的保护,防止被一些家长给举报。同时也让学生们掌握了更多经典题型。

上海一数学老师火了,既响应“双减”政策,又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对于张老师的做法,不少家长给予称赞。因为张老师将决定权交给了学生和家长,自己并没有替学生做决定。

她每天分享了一些练习题,但并不是以家庭作业的方式留给学生们,所以大家做与不做自己决定。而且她也不会在课堂上全部讲解,只对个别经典题型着重讲解。

所以,这种做法就能够让那些愿意学的学生得到更多的习题训练,同时也让那些不是那么喜欢学习的学生没有额外的课业压力,内心自然就没那么抵触了。

不知大家是否发现,在“双减”政策实施后,孩子能否取得优异成绩更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自己。因为学校给大家布置的作业少了,相应的校外培训也少了。这时候大家是否愿意结合自己实际情况给自己加大习题练习自己决定。

上海一数学老师火了,既响应“双减”政策,又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显然,不同的决定对应着不同的结果。不过每个决定都无关对错,毕竟每个人的实际情况不同,将来的人生道路也并不相同。

最后,大家如何评价张老师的做法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政策   作业   决定权   练习题   题型   习题   上海   朋友圈   数学老师   做法   家长   成绩   答案   自然   孩子   经典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