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健脾化湿为首要,听听中医怎么说

颐鹿中医讲养生:立秋到了,如何养生?中医健康管理师告诉你,这个时节其实健脾化湿最为关键。


一季一养生,四季不同,对应的气候变化也不同,所以我们的养生策略也需要做出相应的改变。


立秋,健脾化湿为首要,听听中医怎么说


立秋,正式预示着秋天即将来临。但其实立秋并不代表酷热天气的结束,立秋后还有一个处暑节气,处暑节气后才出暑。中国地域辽阔,所以各地气候差别也较大,尤其在南方,其实还是酷暑的天气。


南方暑气潮热,湿气更重。再加上步入立秋节气,降雨、风暴、湿度等都会变化犹大。俗话说:“一夏无病三分虚”。立秋之后,虽然早晚会较凉爽些,但“秋老虎”肆虐,往往使人极易产生倦怠、乏力之感。


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立秋时节为人体最适宜进补的时候。如何抓住这一时机更好地调养自己的身体,是每个人都应该关心的话题。


立秋,健脾化湿为首要,听听中医怎么说


关于立秋进补,我们到底需要“补”什么?来听听中医健康管理师怎么说。


立秋,健脾化湿为首要,听听中医怎么说

祛暑滋阴



立秋最显著的一点就是昼夜温差变化大,而且到了立秋时节,燥气上升,易伤津液,女性更是容易惹上秋燥。所以,在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多吃些滋阴食物,如芝麻、糯米、菠萝、乳品等柔润食物,以益胃生津。


在中医里有种说法叫做“朝朝盐水,晚晚蜜汤。”即是说喝白开水,水在身体内容易流失,若在白开水中加入少许食盐,情况就大不同了,那就不那么容易流失了。这种方法,与我们现代医学中的给病号补充生理盐水是一个道理。白天喝点盐水,晚上则喝点蜜水,可以预防便秘、利于睡眠。这既是补充人体水分的好方法,又是秋季养生、抗拒衰老的饮食良方。


同时考虑到天气还可能会依旧炎热,可通过多吃蔬菜、水果来补充体内维生素和矿物质,中和体内多余的酸性代谢产物,起到清火解毒的作用。蔬菜应选择新鲜汁多的,如:黄瓜、西红柿、芹菜等。水果应食用养阴生津之品,如:葡萄、西瓜、梨、香蕉。


应对人群


因熬夜、饮食不当、过度劳累等原因而患“阴虚”的朋友,以及各位女性朋友


立秋,健脾化湿为首要,听听中医怎么说

养肺护肝



为什么立秋需要养肺护肝?


立秋后,气温渐渐降低,天气逐渐变得凉爽起来,我们都知道春季养肝极为重要,往往忽略了秋季养肝的重要性。


中医专家认为,立秋过后,肺与秋季相应,而秋季干燥,气燥伤肺,容易产生疾病,因此需要润燥、养阴、润肺。而此时,肝脏、心脏及脾胃还处于衰弱阶段,如肺气太强,容易口干舌燥、喉咙痛。而肺气虚则会伤及元气,令多种疾病接踵而来。所以立秋后,是养肺润肺的最佳时机,这样冬天才能少生病。并且立秋过后肺功能开始处于旺盛时期,因此要加强调养,使肺气不要过偏,影响机体健康。


立秋,健脾化湿为首要,听听中医怎么说


我们要如何养肺护肝呢,其实也很简单。在立秋后应多喝水,因为立秋后天气会逐渐转为干燥,使人体损失了大量的水分,因此之后每天至少要比其他季节多喝水500毫升以上。以保持体内津液充足,肺脏和呼吸道的正常湿润度。同时中医学中表明白色食物入肺,对滋养肺部有益。所以,立秋养肺可以多吃白色的食物。如银耳、百合、雪梨等。


应对人群


经常吸烟或吸二手烟的朋友,以及脾气容易暴躁易怒,四肢乏力和产生困倦的朋友们。


立秋,健脾化湿为首要,听听中医怎么说

立秋后,健脾化湿为首要



湿邪分为外湿和内湿。


健脾化湿是我们在立秋后首要需要关注的事项。


很多人认为祛湿是夏季需要特别注意的事情,其实不然。立秋时节,白天气温仍然较高,空气潮湿闷热。有句话说“入夏无病三分虚”,意思是夏季高温会让人烦躁不安、食欲减退、睡眠不佳、活动减少等,这种现象在长夏潮湿闷热的天气尤为明显。


而因为立秋时节或早晚温差会慢慢增大,此时的气候:暑气未消,湿气偏盛。在这段时间里,很多朋友都会出现一个问题,那就是身体湿气很重,或者是肠胃功能很差。这是因为脾胃最怕湿气。


一旦湿气重,胃口就会很差,所以到了这段时间很多朋友都会吃不下东西,这就是受了湿气的影响。


所以在这个时候我们在饮食上就应该注意调理脾胃,多吃一些清热、利湿、健脾的食品,使体内积存的湿热排出来,有利于脾胃功能的恢复。比如,山药、扁豆、大枣、山楂等都有很好的健脾胃作用。


另外需要提醒的是,立秋之后生食大量瓜类、水果容易引发胃、肠道疾患。因此,脾胃虚寒者注意不宜食用过多。


立秋过后忌食生冷食物。刚入秋天气还很热,但阳气已变少。除了南部沿海的广东、海南,我国多数省市部分消暑水果都不宜再食用。如寒性的西瓜,老人和儿童在入秋后食用,极易使肠胃受寒而拉肚子。


平日的饮食最好以淡补为主。立秋之时不宜进食羊肉和狗肉等大热食物,滋补而不腻,要适当食用一些具有健脾、清热、利湿的食物或药物。一方面能调理脾胃功能,为中、晚秋乃至冬季健康奠定基础。


另外,可采用穴位按摩的养生方法。立秋期间按摩丰隆、足三里、脾俞等穴位,可让脾胃变得强壮起来。


立秋,健脾化湿为首要,听听中医怎么说


应对人群


肥胖人群、脾虚患者、胃肠功能不好的朋友以及大多数立秋养生的朋友们


一个热爱生活、注重健康的人,应该学会如何正确养生。通过养生,我们会慢慢养生健康的体质,最大化地享受生活;通过养生,我们可以帮助亲人朋友缓解身体亚健康症状,提高个人身体素质;通过养生,我们接触了生活的本质,宁心静气,始终如一。


中医养生是国粹瑰宝,也是最适应于中国人的养生手段。一个懂得中医养生的人,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平和健康。懂得顺应天时养护自己的人,温柔的时光会好好犒赏他们。


别再透支健康了,从立秋开始,对自己更好一点吧。用健康的身体,才能享受美好的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立秋   处暑   中医   都会   湿气   脾胃   节气   首要   时节   秋季   体内   食物   身体   天气   朋友   健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