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与不读书的差别在哪里?浅述我的3个观点

培根曾说:书籍是横渡时间大海的航船。

读书与不读书的差别在哪里?浅述我的3个观点

腹有诗书气自华,那些读书多的人,整个气质都不一样,而读书与不读书的区别不仅仅差在这里。

生活中身边能够主动去阅读的人,毕业之后的我很少能接触到,生活的圈子不同了,在我的大学时期,寝室里就有个爱读书的室友,每次到图书馆时,也能看到一些人沉浸在读书的氛围中。

毕业后大家都因为工作,生活开始变得忙碌起来,没有时间静下心来读一本好书,仅有的空闲时间也想着逛逛街,和朋友一起找点娱乐活动,很难静下心来享受读书带来的乐趣。

读书与不读书的差别在哪里?浅述我的3个观点

观点1:读书与不读书的人,所能够理解的境界不同

书到用时方恨少,在同处于一个环境或者面对同一件事情时,读书与不读书的人,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就不一样。读过书的人更能看透事情的本质。

比如前几天空闲的时候我准备找一部好电影看一看,在浏览页面时,突然发现去年开始更新的一款综艺节目《一本好书》。看了第一季第一期节目,其中推荐的经典书籍是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通过类于话剧的模式表演出书中的情节。

我有点惊讶又有点遗憾,惊讶的是这种有意义的节目好像热度并不高,遗憾的是一年后我才看到这种节目。

于我而言,我读过毛姆的这本经典《月亮与六便士》,所以在看节目的时候,情景化的演绎能够让我更加触及书中深刻的意义。再以我为例,假如在这节目之前我没有读过这本书,处于同一场景中,我想我一定会如云里雾绕般看不懂。

读书与不读书的差别在哪里?浅述我的3个观点

观点2:读书与不读书的人,连讲话的气质都应该不一样

读书与不读书的人,连讲话的气质都应该不一样吧。所谓出口成章,只有经常读书的人才能做到如此吧。经常读书的人,讲起话来总会条理清晰,富有逻辑,交流起来会让人感觉到不一样的舒服,因为很容易听懂对方的话。

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常读书的人不仅心胸开阔,知识储备深厚,也一定会常思考更多的事情,得到更深刻的道理,从而在人生未来的路上便能少走一些弯路。

比如我佩服的怀左学长,读书早已经成为了他生活中的一部分,就像吃饭睡觉。或许刚开始读书的时候学长只是当作一种充实自己的兴趣,当读书的习惯已经演变成生活中的一种自律行为。

通过读书写作,学长慢慢将兴趣变为了可以谋生活的技能。放学长在群里做分享时,也总是表达流畅,讲话的内容逻辑清楚,给人一气呵成的感觉,更让人受益匪浅。

读书与不读书的差别在哪里?浅述我的3个观点

观点3:读书和不读书的人相比较,可能更容易获得生活中的一些机会

记得之前我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去过一家专门做阅读教育的公司面试,这家公司主要的对象青少年学生,引导学生学会阅读,爱上阅读,并将阅读当成一生的习惯。

在面试的过程中经历问过我一个问题:到目前为止,你的阅读量是多少?听到这个问题我的内心有点忐忑,可能我看过的书零零碎碎加起来,连一百本都不到,都不好意思说出口。

但是这个公司中,你不管是做阅读老师还是课程顾问,一定的阅读量,都是面试考核中权重较大的因素,也影响到这个offer是否能拿到手。对于读过很多书的人,只要其他方面的要求都符合岗位的需求,相比于不读书的人,肯定更容易得到这个机会。

读书与不读书的差别在哪里?浅述我的3个观点

结语: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多读书思考,一定可以收获到很多有价值的东西,并影响到你的一生。相比较于不读书的人,保持读书的习惯,至于这种行为带来的效应,时间可以给出最好的答案。

经常读书的人,早已发现读书的价值所在,不管别人怎么耳语,也不会阻止继续读书的步伐。不读书的人,看到的可能是尘埃,但读书的人,一定能够看到星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观点   毛姆   便士   惊讶   月亮   学长   差别   逻辑   本质   深刻   遗憾   气质   习惯   讲话   节目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