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那些不想上学的孩子

同事宝妈前两天聊天,说起班里一个一个三年级的同学,男生,不愿意上学。一提上学,走到学校门口就各种不舒服,想吐,头晕,然后就是怎么也不能进学校。

就算进了学校,在学校里也是各种不舒服,老师怕孩子出事,于是就联系家长,让带回家看病。家长也是各种无奈。带着去了很多家医院,都说没事。不上学的时候,各种情况也都没事,可一上学,就依然是各种不行。

后来,去看中医,中医是位年纪比较大的医生,开了些中药调理的,然后和孩子妈妈说:带孩子去看看心理科吧。

这么小的孩子看心理科?妈妈有点不可思议。

聊聊那些不想上学的孩子

问起我时,我说:现在这种情况,挺多的。我们通常把一些疾病称为心身疾病,很重要的原因是这些病,和心理有很大的关系。

那孩子是不是装病呢?不一定是装病。因为孩子确实会有身体上的不舒服,比如常见的肠道不适,比如头疼头晕等。

聊聊那些不想上学的孩子

因为心理上的某些原因而在身体上产生了反应,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1、孩子在学校会发生很多事情,一些大事情,他会和家长说,但一些小事情往往不和家长说。很多时候,家长们关心的事情都是和学习相关的,而孩子眼中的“小事情”则可能是和自己的面子、朋友等等相关的,这些事情,导致孩子不想去学校。有时可能是同学的一句话,有时可能是老师的一个眼神。对别人可能无所谓,但对他,可能就是不行。

2、学习这事,是件辛苦的事情。而且和个人有很大的关系,同样的努力,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达到自己的目标。压力之下,努力了也达不到目标,孩子的挫败感影响到了孩子。

3、有些孩子天性敏感,对于外界的风吹草动感知力强。这是优点,但有时候也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那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办呢?
1、理解孩子。四个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不容易。我常常说,当孩子在一件事情上失败后,他的信心就像是一满箱油,一下子就损失了半箱。再要去面对和行动,不仅需要一满箱油,还需要把前面损失的半箱补齐,这就是一倍半的信心。

有的人在开车时出事故后再也不敢开车上路,这是同样的道理。都知道没关系,可再启动需要的勇气和信心,都是只能由自己来补给的。

2、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有人可能说了,有事告诉我不就行了?其实不行。在父母面前,孩子也是要面子的,特别是一些“小事情”。家长是不是真的能够做到不批判的倾听呢?对于孩子不是给予建议和方法,而是引导和理解,然后是由孩子来决定怎么继续向前。

3、不要抱着“治好了身体上的病,孩子就能上学了”。当孩子的心理疙瘩没有解开时,孩子这里好了,那里也会出现。就像上火,总要有个地方冒出来,找到问题的根本才是重点。

4、与症状共存。一个健康的人,不代表不会感冒,不会生病。症状是一种信号,告诉我们需要关注和解决。过多地强调身体上的疾病,把关注点放在这里时,最终就像是发烧就退烧,可为什么发烧,始终没有解决。

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当孩子因为身体上不舒服不上学时,我们不要给孩子“预设”原因,找到问题的关键才能够更好地支持到孩子。

我是晴朗,40+创业宝妈,儿童心理教育从业者,关注孩子心理健康,从日常生活开始。欢迎关注我,一起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心身疾病   孩子   装病   头晕   症状   中医   信心   很大   损失   家长   事情   身体   原因   心理   学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