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位思考”是一个人最好的修养

一个人如果只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别人,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因为人无完人,只有懂得换位思考,才能真正看清眼前的人和事。

人和人之间是相互的关系。

“换位思考”是一个人最好的修养

Bussines的合作伙伴和艺术家完全同意

宋代两位文豪苏轼和王安石虽然政见不同,但是不影响两人的交往,他们就是很要好的朋友。

两人经常月下对饮,清流赋诗,在一起举笔挥洒。

但苏轼本性放荡不羁,心直口快。

一次,苏轼去宰相王安石家中拜访,赶上王安石不在屋内。苏轼碰巧看王安石新诗中一句“明月当空叫,黄犬落花心”,不免冷笑道:明月怎能叫呢?黄犬岂能落在花心?于是将诗改了,并未顾及他人感受。

后来,王安石弹劾并贬了苏轼。流放途中,苏轼发现在偏远地区,人们将一种昆虫称为黄犬,将一种鸟儿称作明月,不觉大悟,后悔误解了王安石。

试想,若苏轼等王安石回来问个明白,顾及到王安石的感受,既维护了两人友谊,又免受贬谪之灾。

所以,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换位思考,就显得十分的重要。

“换位思考”是一个人最好的修养

人不可太过自负,从而影响到了自己的判断力,你认为正确的东西,在别人的思维里面未必就是正确的。

自己不认同的事情,不可强加于人。

很多单位,为了创造效益,经常的加班,有一种领导是带着大家一起工作,员工不下班,自己也就不下班,这种单位的员工往往积极性比较强。

还有一种领导,布置完任务,自己就拍拍屁股走人了,他是老婆孩子热炕头去了,留下的员工全都怨声载道。

这就是“同志们,跟我冲!”和“弟兄们,给我冲!”的区别。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出自《论语》。意思就是:自己不愿承受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

“换位思考”是一个人最好的修养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春秋晋国有一名叫李离的狱官,他在审理一件案子时,由于听从了下属的一面之辞,致使一个人冤死。

真相大白后,李离准备以死赎罪,晋文公说:官有贵贱,罚有轻重,况且这件案子主要错在下面的办事人员,又不是你的罪过。

李离说:“我平常没有跟下面的人说我们一起来当这个官,拿的俸禄也没有与下面的人一起分享。

现在犯了错误,如果将责任推到下面的办事人员身上,我又怎么做得出来”。

他拒绝听从晋文公的劝说,伏剑而死。

《杀死一只知更鸟》里有句话说得好:“你永远不可能真的了解一个人,除非你穿上他的鞋子走来走去,站在他的角度考虑问题。”

如果一直站在自己的位置上看别人,看到的永远都是不好的一面。

与人相处,懂得换位思考,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

“换位思考”是一个人最好的修养

关注我,每天阅读暖心又懂你的文章,欢迎把我推荐给您的家人和朋友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王安   晋国   大悟   月下   论语   知更鸟   强加于人   案子   修养   明月   角度   事情   正确   员工   单位   领导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