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要不要接受早教?这里所说的,和你知道的,可能不一样

孩子要不要接受早教?这里所说的,和你知道的,可能不一样

看过电视剧《请回答1988》吗?

晚饭时间,家长们站在自家门口,呼喊孩子们回家吃饭,然后然后一堆孩子一个个从屋里窜出来,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是不是让你忆起了自己的童年时光?

快乐,自由。

自由自由地在村子里或者胡同里奔跑。大家呼朋引伴,一会儿去他家玩,一会儿去你家玩;一会儿把村里的鸡追得无处可躲,一会儿爬到树上把小鸟儿吓得无处可落脚……

还有的家庭,一家好几个孩子,大的带着小的疯,小的喜欢跟着大的跑……

记得小时候,放学回家,迅速做作业,然后就去邻居家找小伙伴玩,跳绳、捉迷藏……而家里的弟弟妹妹们,总喜欢跟在我们后边跑,我们并不喜欢这些“小拖油瓶”们,我们更喜欢一起玩的对象,是比我们更大一些的孩子。

可是,迫于家长们的压力,我们不得不带领“小不点儿们”一起玩。

这个时候,因为“小不点儿们”处于弱势,我们就对他们“发号施令”,可是“小不点儿们”也不傻。不论亲疏,温柔的“姐姐”发布的合理“号令”,他们执行;蛮横的“哥哥”发布的不合理“号令”,他们就当耳旁风……大家有争执吵闹,有齐心协力,更多的是欢声笑语。

孩子要不要接受早教?这里所说的,和你知道的,可能不一样

现在的大多数孩子,小小年纪,开始奔波于各个早教班,辅导班……

或许,很多家长在心里打鼓:让孩子,像以前的我们一样,自由自在地成长,不好吗?

不好。


因为,追溯到八十年代,孩子们也是有早教课堂的。

他们的早教课堂在哪里呢?

小孩子跟着大孩子,弟弟跟着姐姐,逐渐就学会了姐姐的词汇,学会了大孩子的处事方式。

这是非刻意设置的课堂。

不用父母刻意教,甚至不用父母参与。

但是,孩子们实实在在地受益了。

孩子们一起疯玩中,他们学会了和同伴们相处;

孩子们一起抓鸟摸鱼时,他们学会了分工和协作;

不同年龄的孩子在一起,大孩子锻炼了领导力,小的孩子练习语言能力和自理能力;

去不同的小伙伴家里玩,他们不断地感受新的环境,体验新的事物,并意识到了边界感。

孩子要不要接受早教?这里所说的,和你知道的,可能不一样

现在的孩子们呢?

孩子没有门前屋后奔跑的快乐。

因为父母们没有时间时时刻刻跟着孩子,老人们的精力和体力不允许;拐卖孩子的新闻又那么多,谁家也不放心孩子自己出门。

孩子只能跟着老人在房子里玩玩具,看电视。

他们没有呼朋引伴的乐趣。

几个孩子在一起的玩的机会,太奢侈了!城市里人际关系淡漠,除非几个家长相约,在公园里等公众场合,孩子们能聚在一起;越来越多的家庭是独生子女,孩子们很少有兄弟姐妹,孩子们一起玩耍的时间太短了!


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的现代,生活中的早教课堂不见了!

需要家长带着孩子去早教课堂。给小朋友创造早教课堂。

才能遇到更多的小伙伴。

才能有和同龄孩子们一起玩的机会。

才能听到和家庭环境不一样的词汇。


所以,

早教有用。

当然,早期教育,并不是一定要教给孩子更多的知识。只是给孩子创造丰富的体验环境。

你说呢?




ps: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就上岸。

育儿路上,我们一起成长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小不点儿   孩子   号令   会儿   词汇   课堂   所说   姐姐   家长   父母   环境   家庭   时间   自由   喜欢   更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