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边随想(三)

○ 艺术无偶像。历史上绘画名家、大师很多,各有所长,各有自身局限,没有完美无缺。虚心向前辈学习,取其所长,为我所用,而不必崇拜偶像。宗教信徒都崇拜偶像,神化了,那是错误的。宗教不是迷信,是哲学,是精神意识的修炼,用心悟其道,绘画艺术亦然。

砚边随想(三)

李智纲作品

○ “树直无姿,石怪有态”。美与丑是相对的,外表的华丽难掩其内在的苍白。艺术更要追求其内在美,若能化腐朽为神奇,在平凡中创造出不平凡的艺术作品,就是创造。有成就的画家会在生活中用自己的视角寻找自己心中的物象,不与人同,就能创造出个性。

砚边随想(三)

李智纲作品

○ “偶然所得”。中国写意绘画很难重复,好的作品往往是偶然所得,兴来纵情涂抹,无趣便罢笔,不可无病呻吟,行云流水,一任自然。所谓不经意中出奇迹。

砚边随想(三)

李智纲作品

○ 艺术作品只有水平高低,没有新旧高低之分。经典作品永远是好的,创新的作品水平高才能传世,否则是过眼烟云。没有扎实的基础乱出新花样,靠自吹炒作,都不会长久,欺人只能是一时的。

砚边随想(三)

李智纲作品

○ 笔墨当随时代。时代是发展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每个时代都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不跟时代就会被淘汰。每个艺术家都有所处时代的局限,复古不可取,超越不可能,笔墨当随时代是必然的。近几十年的变化,如上世纪五十年代,六十年代,“文革”当中,“文革”之后,改革开放之后,虽然只经历几十年,其各有明显的特征。

——李智纲散文集《一品问道》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物象   化腐朽为神奇   过眼烟云   各有所长   内在美   笔墨   文革   随想   所得   崇拜   宗教   偶像   水平   艺术   时代   作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