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对童谣的态度

文/管剑刚

司马光对童谣的态度

从字面来看,童谣的意思是指儿童唱的歌谣。儿童唱的歌谣,这本没有什么稀奇的。他们一边玩一边口里唱着歌谣,觉着很有趣,是一种欢快的表示。现代的儿童也唱,但那基本上是一种儿歌,而且还有专人创作,没有太深的意义。可是,在古史里提到童谣的时候,却总是同预言有关。而且是关于大事的预言,大到血流成河及政权更迭这样的预言,而且往往会应验。这难免给人一种神秘感。

司马光对童谣的态度

现代人对童谣这样解释,这从影视作品里也可看出一点,即,某一种势力在采取大行动之前,找人编出不利于敌方的歌谣,教给儿童,一边游戏一边唱,借以盅惑人心、瓦解士气。但多数预言性的古代童谣按现代人的解释是解释不通的。态度比较严肃的《资治通鉴》,对于违反常理的现象,通常都能以尊重事实的态度给予解释,可对多数的童谣,并没有解释为有人故意创作。如,《资治通鉴·晋纪》记载,汉兵攻占了汉中,氐、羌族攻掠陇右,雍、秦一带民众死亡的人数占人口总数的十分之八九,景象十分悲惨,而只有凉州安全无损。在此之前,长安城中曾流传这样一段童谣:“秦川中,血没腕,唯有凉州倚柱观。”《资治通鉴》在记载这段历史时,对此童谣的真实性并无质疑。

司马光对童谣的态度

当然,这并不能证明童谣有什么神秘之处,可以证明的只是《资治通鉴》作者具有尊重事实的类似的科学精神。也当然,现代人对此也未能作出符合科学原理的解释,这没有什么,重要的是,在我们解释某种不易解释的现象时,应该本着科学的精神,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切记不宜强不知以为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童谣   羌族   汉中   态度   知之为知之   强不知以为知   资治通鉴   现代人   唱的歌   事实   对此   现象   精神   儿童   科学   司马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