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好饿的小蛇》:这5个细节你注意到了吗?90%的妈妈都读错了

这周因为重新翻出《好饿的小蛇》,我带着布布重新读了这本书,竟然有温故而知新之感。


《好饿的小蛇》是日本绘本大师宫西达也的经典著作。与其他书不同的是,这本绘本是从右到左翻读,这样的形式让人感觉非常新颖。


画面笔触很粗,勾勒出树林、石头、小蛇、水果等物品的大体轮廓,线条以圆弧为主,比如果林里的小石头,就是一个又一个半圆形,很少出现尖锐的线条。小蛇造型轻松有趣,水果配色生动鲜明,整体用笔非常轻松,于笨拙中显出一番趣味,很能吸引小宝宝的目光。


读《好饿的小蛇》,有几个细节需要注意。


1.很多妈妈容易忽略了书本的前环衬和后环衬。前环衬显示的是一只小蛇在树林里散步的场景,注意画面中有一棵苹果树,结满了红彤彤的苹果;后环衬则是小蛇在心满意足地说,“啊~真好吃”,此时小树林里那棵苹果树已经不见了。


绘本《好饿的小蛇》:这5个细节你注意到了吗?90%的妈妈都读错了

绘本《好饿的小蛇》:这5个细节你注意到了吗?90%的妈妈都读错了


我在陪布布读的时候,就没注意到后环衬的画面。当时我还在纳闷,为什么小蛇把苹果树吞了,故事就戛然而止了呢?小蛇真的能把苹果树吞下肚子吗?它会不会死掉?


后来才注意到,小蛇真的把苹果树吞了,吃饱饱的小蛇,最后躺在石头上呼呼大睡呢。


这是读《好饿的小蛇》需要注意的一个细节。


2.绘本上的水果,有助于孩子认知颜色和形状。书中出现了苹果、香蕉、葡萄、菠萝等生活中常见的水果。注意这些画面的比例哦,宫西达也特意放大了水果的比例,苹果、香蕉和葡萄比小蛇要大得多,在画面中非常显眼。

但在现实生活中,怎么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哪里有这么大的苹果和香蕉呢?所以我们就明白了,宫西达也特意把水果画得很大,放在画面中醒目的地方,这种非写实的艺术处理方法,是为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而且,这些水果用不同颜色、不同形状勾画出来,有助于孩子认知颜色和形状。尤其是那个三角形饭团,布布虽然不认识饭团,但每次读书时,她都会兴奋地喊“三角形”。


3.绘本与实际生活相关联,带来成功指认的成就感

前面也说了,书本中的水果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在读绘本的过程中,每当布布指认出这些她熟悉的事物时,她整个人都非常振奋。


那种成功指认的快乐感,是一种高度满足的自我实现。虽然这样的快乐在成人看来有些微不足道,但对于一个刚迷上认识世界的小宝宝来说,足以让他们兴高采烈。这也是《好饿的小蛇》这本书的经典之处。


4.简单、重复的语汇,符合小宝宝的语言发展需求

词汇方面,画面中反复重复的都是一句话,“好饿的小蛇,扭来扭去在散步”,“啊呜~咕嘟,真好吃!”“你猜猜,好饿的小蛇会怎么样?”


这些语句非常简单,都是名词、动词、拟声词,没有出现宝宝难以理解的形容词、代词、介词等,而且重复出现,便于宝宝模仿,非常符合小宝宝的语言发展需求。


每次读这本书时,我都会用夸张的语气说“啊呜咕嘟”,布布也会跟着学,吃东西时,她也张大嘴巴说“啊呜咕嘟”,非常好玩。


5.关于蛇类猎食的科普启蒙

我们在给孩子读绘本时,还会发现,每当小蛇把水果吞下,它的肚子就呈现出水果相应的形状。


这时可以给孩子作一个简单的科普启蒙:蛇的消化系统和肌肉系统都有很强的扩张和收缩能力,所以小到苹果,大到果树,它都可以一口吞下。但蛇的牙齿是不能把食物咬碎的,在吞下食物以后,它们不会一下子咀嚼掉,而是会慢慢消化。


6.延伸游戏

读了《好饿的小蛇》以后,我们可以跟孩子玩一些延伸的小游戏。我尝试过用白纸剪出小蛇的形状,带着布布一起给小蛇涂色。


绘本《好饿的小蛇》:这5个细节你注意到了吗?90%的妈妈都读错了

绘本《好饿的小蛇》:这5个细节你注意到了吗?90%的妈妈都读错了


或者画出苹果、香蕉、葡萄,陪她一起张大嘴巴,像小蛇一样把水果吞掉,还重复书里的话,“啊呜~咕嘟,真好吃!”每次布布都乐此不彼地演。


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2

标签:角形   苹果树   饭团   小宝宝   书本   香蕉   形状   葡萄   好吃   石头   画面   细节   水果   苹果   妈妈   简单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