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好饿的小蛇》心得:选择绘本,妈妈经常遇到的3个误区

最近又从书柜底下翻出了以前给布布买的《好饿的小蛇》。这本书是半年前买的,当时不到1岁半的布布不喜欢读,读了一两遍就压箱底了。

现在重新读这本书,发现布布喜欢得不得了。读到"好饿的小蛇扭来扭去在散步“时,我双手合十左右转动,给布布示范;她也合起手掌摆动,嘴里还念着“扭来扭去”,学得有模有样。

读《好饿的小蛇》心得:选择绘本,妈妈经常遇到的3个误区

同时我发现,2岁多的布布现在读这本书,能“预测”到情节的发展走向了。先给她讲小蛇遇到苹果,把苹果吃了;翻到第二页,小蛇遇到香蕉,我说,小蛇会怎么样呢?

她说,把香蕉吃了。正好画面上的小蛇,肚子鼓出香蕉的形状,我故意问她,香蕉去哪里了?她指着小蛇的肚子答道,到小蛇肚子里去了。

可能是《好饿的小蛇》很适合布布目前的认知状况吧,她现在很享受阅读这本书。从而我想到我们选绘本时,经常遇到这样几个误区:

1.看不懂的书就不选。

比如《噗噗噗》,通篇只有噗、吧唧、嘘、轰等拟声词,以及大幅度丰富绚丽的色彩,没有具体的文字解说,也没有复杂的情节。

对于习惯了依赖长篇文字、复杂图片、曲折情节的大人来说,这样一本简单到极致的书,简直如天书一般难以理解。

我给布布读这本书时,也是一脸懵:这到底想表达什么?在讲什么故事?我怎么什么都看不懂?

实际上,牙牙学语的小朋友反而更陶醉其中。书中的拟声词富于节奏韵律,画面色彩丰富且具有极大的冲击力,这些都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怪不得松居直评价这本书是“绘本中的罕见之作”。

2.觉得太简单的书也不选。

像我之前给布布买的第一套洞洞书《猜猜我是谁》《我长大了》,陪她读绘本的时候,我是没get到这些书好在哪儿的。不就是书页上有个洞洞吗,只有一些小动物的图片,文字那么少,又缺少故事情节。

实际上,这套书对于1岁前的宝宝来说,趣味性十足,非常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文字少,但胜在简短押韵,朗朗上口,小动物的形象配色鲜艳,洞洞可以激发宝宝的好奇心。

3.按照大人的心理认知来选,选的书太过于复杂。

有一段时间我都是参照网上推荐的书单来给孩子选绘本的,忽略了适应的年龄,以及孩子本身的认知发展情况,那么我选出来的书都过于复杂了,孩子读了不理解,就不愿意读了。

比如我买的《菲菲生气了》,故事性太强了,布布还无法理解画面之间的逻辑关系,她不愿意读,我也讲得很累。

还有《我喜欢自己》,布布只喜欢指认里面的小鸟、兔子等等,每次还没等我讲完情节内容,她就一直翻一直翻,两分钟就把书“读”完了。

在给孩子选书的过程中,你是否也遇到以上几个误区呢?一起交流吧~

樱宁:中文系硕士,创业中的半职场妈妈,分享婚姻、育儿点滴,以及读书观影感想。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樱宁的后花园(ID:aixiezuo1)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洞洞   误区   天书   香蕉   认知   注意力   情节   肚子   大人   画面   色彩   苹果   心得   妈妈   文字   孩子   喜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