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进入厌奶期:该咋办?

一、生理性厌奶期

生理性厌奶期”在婴儿是很常见的现象,常发生在两个时期。有的新生儿喝奶量一向正常,到2、3个月大,突然喝奶量减少,但活力、体重都正常,无任何病态。这主要是在2、3个月前吸奶是种反射动作,只要给予奶水就喝,但是之后就会按身体实际需要和食欲来调整奶量,所以食量可能会变少。

第二个时期是4-6个月以后,婴儿的生理发育及感官功能愈来愈成熟,开始对周遭的环境产生好奇并喜欢探索,自然就容易对“吃”分心,这是厌奶的主要原因。

另外,4个月之后可开始替宝宝添加辅食品,宝宝在吃了与牛奶不同的多样化食物之后,很可能会“喜新厌旧”,变得不再只钟情于“奶水”这种单一口味的东西。甚至对吸拇指或玩弄垃圾筒都觉得比喝奶好玩,所以也会有厌奶的现象产生。

宝宝进入厌奶期:该咋办?

二、心理性厌奶期

由于一些因素的干扰,致使宝宝对吃奶,特别是配方奶喂养的兴趣降低,出现进食奶量减少,因此被冠以“厌奶”。

1、 宝宝进食时的环境过于嘈杂

随着婴儿长大,神经系统必将逐渐成熟。其中,表现在对外界事情的兴趣逐渐增强。如果宝宝进食时,家长的走动或其它声音都可能转移宝宝的注意力。所以,在宝宝进食时,爸妈可以自己也在进食或嘴里咀嚼食物,比如口香糖等,以此引导宝宝进行咀嚼。宝宝喝奶或进食时,家长最好不要说话或做其它动作,这样宝宝可以比较专心地进食。

2、 进食食物间味道差异较大

宝宝在生后会尽快接受母乳或配方奶喂养。可是在宝宝3-4个月时,很多家长会给宝宝添加果汁、钙水等味道比母乳或配方奶重很多的液体,而且这些液体也通过奶瓶喂养。这样非常容易导致宝宝的混淆。为何同为奶瓶进食的液体,会有味道上如此的差别。待宝宝味觉有些发育时,他们就会作出选择,躲避奶汁的喂养,而等待果汁等味道较重的喂养过程。

宝宝进入厌奶期:该咋办?

三、病理性厌奶

宝宝除了厌奶外,还出现相应的其它异常表现,比如:睡不安、精神差、易哭闹等日常生活规律的改变以及发热、呕吐、腹泻等疾病表现,那么就有可能是病理性厌奶。

病理性厌奶一般伴随急慢性疾病,如急性咽喉炎、鹅口疮,造成口腔疼痛,会使婴儿食量突然变少。急性呼吸道感染,导致鼻塞,婴儿吸奶时无法换气,也会厌奶。还有急性肠胃炎,尿路感染造成腹痛、发烧,婴儿会哭闹不安。

最严重的厌奶状况,则是患有败血症的婴儿。如果发现宝宝除了厌食,还有腹胀、呕吐、发烧或呼吸急促、活力不佳等情况,就应立即就医。

宝宝进入厌奶期:该咋办?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鹅口疮   会厌   宝宝   奶水   食量   母乳   奶瓶   果汁   配方   液体   生理   婴儿   理性   味道   食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