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爱叫放手,这7个年龄段父母要及时退出,最后一个看哭了

有一则这样的消息,美国一名30岁的男子迈克尔,呆在家里“啃老”整整8年了。父母多次要求儿子外出工作自力更生,但儿子软硬不吃。


后来,父母经过商议,主动拿出2000美元供他工作培训,并给了他很多生活上的建议,儿子依然不肯离开家。


最终,父母忍痛将儿子告上法院,并委托法院采取强制性措施。

这个案件引起了无数中国父母的热议,毕竟中国父母告孩子的现象极为少见,但啃老、巨婴、迟迟长不大的孩子,早已不是新鲜事。


经常听到这样的故事:7岁的孩子不会系鞋带;9岁的孩子不会剥鸡蛋;10岁的孩子埋怨妈妈课本没帮他放进书包里;高中生连袜子都不会洗……


这都是孩子从小没有独立能力的结果。独立,是父母最大的福气,也是孩子最大的底气。


有一种爱叫放手,这7个年龄段父母要及时退出,最后一个看哭了


父母要学会放手、学会退出,最能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

放手不等于不爱,不等于不关心,不等于不帮忙。

放手不是快刀斩乱麻,而是循序渐进与孩子成长相伴的过程。


孩子成长的这7个年龄阶段,父母要学会放手、及时退出,让孩子尽早的适应自己年龄应该做的事情。你知道是哪几个年龄段吗?


第1个阶段,3岁退出餐桌,培养自理能力。

有一种爱叫放手,这7个年龄段父母要及时退出,最后一个看哭了

有的父母,尤其是爷爷奶奶等长辈,因为孩子调皮不好好吃饭,3岁以后还是习惯喂饭。2岁时就应该慢慢引导孩子独立吃饭,吃得满身都是也没关系,经过一年多的时间慢慢“退出”餐桌,让孩子掌握一定的自主吃饭技巧。这样等到3岁上幼儿园时,吃饭喝水、穿衣穿鞋等自理能力也就基本掌握了。


第2个阶段,5岁退出卧室,减少依赖。


有一种爱叫放手,这7个年龄段父母要及时退出,最后一个看哭了


不少父母都知道要和孩子分房睡,但不知道什么时候“退出”最好。实际上,在孩子5岁左右就可以了,太早或太晚对孩子的成长都会造成影响。一开始TA可能怕黑,一个人不敢睡,父母不应该心软,这时候要多鼓励,比如许诺睡觉双方不关门,和孩子一起商量解决害怕的办法。要明确地告诉孩子,分房并不意味着父母不爱TA,而是每个人都要慢慢长大。


第3个阶段,6岁退出浴室,引导自尊自爱。


有一种爱叫放手,这7个年龄段父母要及时退出,最后一个看哭了


孩子3岁左右时就会产生性别意识,从这时候开始父母就要重视孩子的性别敏感期,帮助孩子学会自尊自爱。等到孩子6岁左右,应该让孩子习惯独立洗澡,自己放水洗头洗澡,注意此前一定要让孩子学会熟练使用热水和冷水龙头,以免烫伤。


第4个阶段,8岁退出私人空间,尊重孩子隐私。


有一种爱叫放手,这7个年龄段父母要及时退出,最后一个看哭了


爱是沟通不是偷窥。孩子慢慢长大了,也有自己的隐私。不要打着爱孩子的名号做一些让孩子反感的事情,诸如“偷看”日记、翻查抽屉等,再亲密的关系也有自己的空间。


第5个阶段,13岁退出家务,培养独立性。


有一种爱叫放手,这7个年龄段父母要及时退出,最后一个看哭了


一直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不同的年龄都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13岁即将进入中学的年龄,关于个人生活的家务应该都能自理。让孩子这个时候学会做饭和家务,让TA独立生活有保障,也让孩子知道父母的不容易,这时可以建议让孩子在周末时给爸爸妈妈做一顿饭。


第6个阶段,18岁退出选择,遵从孩子的内心。

有一种爱叫放手,这7个年龄段父母要及时退出,最后一个看哭了

18岁的孩子已经成年了,现在TA已经是一个大小伙子或者大姑娘了,有自己的思想。父母不要总是替TA做选择,如高考志愿等等,你应该在平等冷静的态度上,把自己的经历和经验告诉TA,给孩子提供参考,然后让孩子遵从自己的内心,剩下的就是支持孩子的选择。


第7个阶段,结婚后退出孩子的家庭,让TA自己守卫幸福。


有一种爱叫放手,这7个年龄段父母要及时退出,最后一个看哭了


熬到这一天,父母也老去了,孩子结婚后,拥有自己的小家庭,也即将迎来新生命,他们也要做父母了。孩子会孝顺父母,但是父母一定要学会退出孩子的生活,不要把孩子变成生活的巨婴,他们可以守卫自己的幸福。


虽然最后一点让很多人想哭,但是父母一定要做到!


当代女作家龙应台曾说,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有一种爱叫放手,这7个年龄段父母要及时退出,最后一个看哭了


别包办:孩子自己的事情,让他自己做。


多舍得:孩子吃点苦没什么不好的。


少干涉:给孩子探索的权力,让孩子从周围的世界中学习。


有位心理学家说,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


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你就越成功,孩子也越成功。


放分离是亲子关系的常态;放手,是父母难言的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父母   目的   自爱   独立性   年龄段   中国   小路   餐桌   家务   儿子   年龄   事情   独立   阶段   能力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