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别给孩子贴“负标签”

在一次家长会上,幼儿园的老师对一位妈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3分钟都坐不住,你最好带他去医院看一看”。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妈妈,老师都说了什么。妈妈想起老师的话,难过得差点儿流下泪来,因为全班30位小朋友,只有她的儿子表现最差。然而她还是微笑着告诉儿子:“老师表扬了你说你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1分钟,现在能坐3分钟了。全班只有你进步最快。”儿子高兴地说“明天我还能坐好多分钟呢。”果然,这个孩子渐渐地改掉了上课喜欢乱动的毛病。着完全得益于这位妈妈的夸奖。

你参加过孩子的家长会吗?你是怎样参加家长会的?你从家长会回来会和上面的这位妈妈一样,无论他表现出色抑是平平,都能微笑着面对孩子吗?

和孩子沟通,要先让孩子感到你很可亲,让他感到父母是关心自己的,爱护自己的,而不是为了训斥才和自己沟通的。亲自沟通的主要原则是先处理情绪,后解决问题。

心理学认为:“人的潜意识只接受有实质性意义的信息。”比如初学开车的人与过这样的体验,教练越是强调,“别碰标杆!”结果车子就会不偏不倚,正撞标杆。着是因为在我们的潜意识里,只记住了“碰标杆!”这个信息,而忽视了“别”这个信息。

在家庭教育上,很多家长都灌输给孩子一些负面信息,只在帮助孩子牢记教训,避免再犯同类错误,结果却事与愿违。越是叮嘱孩子不该做的事,孩子往往会不由自主地去做。比如,孩子做错了一点儿小事,家长就训斥他丢人,笨蛋,没出息。结果孩子高度紧张,内心胆怯,反而更容易做错事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7

标签:不偏不倚   可亲   标杆   家长会   会上   事与愿违   没出息   板凳   全班   儿子   家长   妈妈   老师   标签   孩子   信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