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本科是“双一流”吧?...呃,不是

你本科是“双一流”吧?...呃,不是

Sept.

20

灼见(ID:penetratingview)

如果你感觉自己“被歧视”了,你要做的,不是自怨自艾,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证明你的能力。

作者 | 梁钦

你本科是“双一流”吧?...呃,不是

又到了一年一度选导师的时间,前天有一个同学小丽找到了我,表达了她对网络思政这个研究方向的兴趣,并询问我是否能做她的硕士生导师?

见面坐定,我与她交流起来,期间我下意识地问了她一句:“你本科在哪所学校读的,是双一流吗?”

小丽顿了一下,尴尬地说:“老师,不是的,我的本科是一所普通高校。”

听着小丽的回复,我突然觉得或许自己无意中触到对方了,思绪回到了十多年前,我在交大找导师时候的情形。

你本科是“双一流”吧?...呃,不是

和小丽一样,当时也是给意向导师发了邮件,约了见面时间,然后战战兢兢地地走进导师的办公室。

那时候老师坐在办公桌后,看着我打印好的简历,脱口而出:“浙江师范大学应该不是211吧?”

当时的自己突然心跳加速,尴尬又慌忙地说:“老师,虽然我们不是211,但是我们学校特别好。”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本科歧视”这个词在网络上始终热度不减。

有些同学因为本科院校较为普通的原因,即使到了更高一级的学府或者步入社会就业,或多或少都会遭受异样的眼光。

其实无论是那时候我的导师,还是现在向学生提问的我,有些话只是不经意间说出来的,并没有故意“歧视”的意思。

但不管是那时候的我,还是现在的小丽听来,或许因为敏感、或许因为多虑,都会觉得话中有话。

但也正是因为自己非211本科的身份,在研究生时期,我格外努力,也可能是因为自己内心的一点“小倔强”,就是要向所有人证明自己并不差。

其实那时我们专业同学大家关系都特别好,不存在什么歧视,也不会看出身,但是平心而论,来自顶级985院校的同学视野和基础总体而言确实是比我们双非的同学要好一些。

研究生毕业以后,我留在交大工作,我没有因为本科出身而被区别对待,反而结实了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还听说了身边很多励志的故事。

某某教授,本科三本,现在在某个研究领域做得风生水起,国内一流;某某同学,本科、硕士和博士三级跳,现在博士毕业后找到了非常好的工作岗位。

我之前的学生小勇,本科是双非高校,但从大学内开始就目标明确,并且刻苦异常,本科期间就曾两次获得“三好学生”称号和一次国家励志奖学金。

在完成本科学业之后,小勇凭借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南大学,成为物理与电子学院光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研究“光与材料的相互作用行为”,研二就发表了第一篇二区的SCI论文。

2017年,小勇成为了上海交通大学的博士生,抱着大胆和刻苦尝试的心态,小勇成为了课题组中的“实验第一人”。他凭借着自身过人的实验技能和自身的不懈努力,再加上导师理论依据的支持,完成了莫尔晶格理论的实验验证。论文发表于世界顶级的科研刊物Nature期刊。

你本科是“双一流”吧?...呃,不是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在当今社会中,确实存在的“本科歧视”的现象。

如果你感觉自己“被歧视”了,你要做的,不是自怨自艾,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证明你的能力。

我让小丽讲讲她过往的经历,以及考研交大的原因和未来的学术规划。略显紧张的她把自己的经历一一讲述着。

在讲到自己辞职考研的决心时,她的眼睛里仿佛在发光。从她身上我看到了以前那个刻苦努力的自己。

交流的最后,我跟她说:“一起进步吧!”小丽再三确定地问:“是真的吗?”

我说:“是的,老师刚刚的问题没有其他意思,我本科也不是双一流,其实没有区别的。既然你能来到交大,这就是你的新起点,你要做的就是更加努力!”

— THE END —

☀作者:梁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个人微信号“辅导员娘亲”。灼见经授权发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晶格   莫尔   灼见   本科   都会   自怨自艾   硕士生   交大   刻苦   导师   上海交通大学   博士   努力   同学   老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