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镇做题家”的交大四年

一个“小镇做题家”的交大四年

Oct.

26

灼见(ID:penetratingview)

从小镇做题家,到致远直博生,薛睿用这篇文章,回忆了交大四年遇到的挫折与所做的努力。

作者 | 薛睿、娘亲

一个“小镇做题家”的交大四年

最近一段期间,讨论的很多的是关于“小镇做题家”故事,指的是“出身小城镇,埋头苦读,擅长应试,但缺乏一定视野和资源的青年学子”。在大学,会遇到更多的困难。

今天和大家分享交大薛睿的故事。他的家乡是河南省南阳市下辖的一个小县城,也是一个小镇做题家。

在大学里,也有过困惑、有过迷茫,但是最后凭借着自己的摸索,走出了自己的道理。

01 大一:打击来得很快

2017年9月初,是薛睿入学的日子。至今他还清楚地记得初进大学校园的那份喜悦和忐忑,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和大学,来自各种资源相对匮乏的小城的他,不知道如何度过大学生活。

打击来得很快。

开学前,他在网上申报了学校的工科致远计划,并顺利通过了初审,被要求提前到学校进行面试。

然而,作为小县城里只知道埋头苦学的“小镇做题家”,他并没有什么面试经历和一些课外活动的经验,因此,在这次面试中,薛睿被淘汰了。

而开学之后,一系列的打击更是扑面而来:由于大学英语分级考上只得到了大英一的等级(最低的等级);C++编程课上身旁的同学都在热烈地讨论老师布置的作业,而他却只能一遍又一遍地看课本、百度去了解那些从未接触过的名词。

这一系列的挫折,让他很快从大学的新鲜感中醒了过来,意识到了自己与同学之间的差距,开始冷静地去寻找读大学的意义,去寻找提升自薛睿的方法。

为了寻找问题的答案,薛睿开始努力探索。

起初,薛睿觉得多参加社团多和陌生人沟通应该会对自己内向的性格有所助益。于是在大一起始,他就研究了学校的各种社团,积极参与面试,但是没有面试经验的薛睿屡战屡败。

在经历了几次失败后薛睿初尝甜果,加入了几个社团,比如体总、跑虫俱乐部以及晨曦志愿者服务社等。

就这样,大一一年一晃而过,在这一年,薛睿参与了很多活动,顺利从最初的沮丧过渡到了基本适应大学生活,性格上也有了一些积极的转变。

大一小学期薛睿选修了殷杉老师的课程《全球变化下的自然和生态》。课堂上老师做了一个统计舔棒棒糖次数的小游戏。从这个游戏里面,薛睿第一次认识到了科研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不可攀。

因此,薛睿对科研的认识从最开始的只是为了就业,到自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开始思索未来的研究方向,并积极寻找参与科研的机会。

02 大二:尝试科研

在大二,薛睿和同学选择申报了机动学院姚烨老师的大创。在这次大创中,由于项目前期工作没有准备充分,他们在中后期遇到了很多问题。再加上大二陡增的学业压力,项目最终草草结题,薛睿也只获得了B+的评价。

同时,由于平时花费了较多时间在项目上,导致薛睿的学业成绩也出现了明显下滑,大二下期学积分创了薛睿的历史最低。这次不算愉快的经历令薛睿对科研产生了一定的畏难情绪。

大二学年的暑假,薛睿被一个好朋友拉去参加了一次学生创新中心举办的VEX机器人校内赛。

由于当时沉浸在学业发展不顺利的低迷情绪里,起初他的参与积极性并不是很高。但是,为了走出这种情绪,薛睿最终决定参加了。而这个决定在现在的薛睿看来,应该是大学里薛睿做过的最正确的一个决定。

一个“小镇做题家”的交大四年

当时的赛题是在四周内搭建一个机器人,这个机器人可以实现收集、举起以及堆积方块的功能。

这是一个从未接触过的比赛,最初大家一筹莫展。

在看了几场比赛后,大家从中选出了最适合的机器结构并开始动手制作。他们用了一周的时间就实现了机器的主体结构实现,规划在比赛前一周完成机器的搭建工作,留出一周时间去练操控以及写代码。

这是薛睿上大学以来第一次感受到了团队合作的魅力,每个人各司其职,在相应的时间完成各自的任务,这种“劲往一处使”的感觉让薛睿感到灵魂战栗的开心和愉悦。

很快到了比赛的日子,上午的积分赛他们势如破竹,但下午的淘汰赛上,由于作为操作手的薛睿的失误,在第一场淘汰赛中他们就惨遭淘汰。

如此高开低走的情势当时就击垮了薛睿的内心防线,让他陷入了对之前一个月努力的怀疑之中。

不过很快,队友便察觉到了他的沮丧,没有意料之中的安慰的话,而是问薛睿要不要一起加入校队去代表学校出战。这个建议瞬间就激起了薛睿的斗志和不服输的心,这次失败那就下次再赢回来!

03 大三:越战越勇

于是,在大三上学期,薛睿就申请加入了VEX校队。进队后,赛队里的老队员就开始教薛睿们设计机器。

与校内赛时仿制别人的机器不同,这次是要自己去设计完成比赛的机器。设计过程需要用到各种建模软件以及一些加工设备,而这所有的东西都需要薛睿一点一点去自学,对他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同时在不懈努力下,薛睿的成绩也稳步上升。在大三上学期结束的时候进入了专业前百分之五。在学业、社团工作和VEX备赛的三重压力下,大三上学期成了薛睿大学以来熬夜最多的学期。那段时间不仅让薛睿见识了交大的十二时辰,更磨砺了薛睿迎难而上的自信和勇气。

在随后的VEX比赛中,尽管大家在备赛的时候熬了无数的夜,但由于尝试了新的设计思路和理念,备赛时间很紧张,使得机器的完成度并不高。因此在19-20赛季的第一场比赛中赛队在初赛就败下阵来,这使得大家心灰意冷。

虽然有队员提出离队,但薛睿仍坚持备战接下去的世锦赛,赛队规划提前返校进行寒假集训。但天有不测风云,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席卷了全国,大家也被要求不得提前返校集训。

这个时候前期的理念创新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大家早早通过建模软件辅助进行设计,在线上将图纸进行共享和修改,再由上海的同学去负责制作,从而实现“云造车”的目的。

经过几个月的设计,薛睿们终于做出了超越当时赛季其他机器性能的新版机器。正当薛睿们摩拳擦掌准备参加世锦赛的时候,却得知世锦赛因疫情问题被取消了的消息。这对薛睿来说,意味着好像没有机会再去赢回来了。

但是这次薛睿没有之前两次那么沮丧,因为这一路走来,薛睿学到了很多很多,除了这一年学到的各项技能,单单是一路走来收获的友情和努力拼搏的幸福感,便已弥足珍贵。更不用提薛睿还因此开阔了眼界,极大地提升了薛睿的抗挫折能力和自信心。

一个“小镇做题家”的交大四年

有一天,薛睿在朋友圈看到了关于支部书记冯苗学长的一篇推送。

推送里他介绍了自己的求学经历,由于冯苗学长同样是来自于小县城,因此他的经历带给薛睿很多共鸣,而推送最后提到了学长选择的致远直博。

这是薛睿第一次接触到致远直博计划,学长的优秀让薛睿对致远直博充满了向往,也就在那时,薛睿终于确定了读直博的想法。

为了达到选拔要求,薛睿更加努力地去学习。在该学年薛睿获得了上海交通大学校A奖学金,也更加积极地去参与课外活动,担任了学术科技部副部长等职务。

终于,薛睿在大三暑假的致远直博夏令营中,脱颖而出,成为了一名致远直博生。

04 大四:豁然开朗

到大四之后,由于确定了选择燃料电池作为研究生和未来学习和工作的方向,薛睿需要常去实验室。于是,他辞掉了自己体总主任以及学术科技部副部长等职位,但唯独留下了VEX,因为薛睿还是想打一场酣畅淋漓的比赛。

新赛季带来了新的规则,因此需要重新设计新的机器。而经过疫情中的线上造车,薛睿们对新的设计理念和思路已经熟能生巧,因此很快就设计出了新赛季的机器,之后就是大量的训练。

最终,赛队参加了2020年世界机器人大会,拿下了全能奖、亚军以及季军奖杯,而薛睿也因此随战队登上了上海交通大学微信公众号的官方推送!

再之后薛睿们又参加了VEX机器人大赛中国区总决赛,实现了技能赛和联赛奖项大满贯。而薛睿也圆了一直以来的心愿:赢回来!

回顾大学四年以来的点点滴滴,薛睿一直在探索前进的方向,从大一时加入各种社团想要认识更多有趣的人进而克服自己的内向开始,到大二开始专注于学业科研,再到大三遇到VEX并沉浸于其中近两年,薛睿不能说自己取得了多么大的成就,但对其个人而言,他已经可以说:

这四年无怨无悔!

至于未来,作为一名致远荣誉直博生,薛睿希望可以在博士毕业后留校进行科研工作,继续挥洒自己的热血;同时作为一名交大学生,他希望可以在若干年后可以让交大以他为荣,也不枉这四年在交大收获的栽培与锻炼。

从小镇做题家,到致远直博生,薛睿用这篇文章,回忆了交大四年遇到的挫折与所做的努力。

我们也希望他能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一直保持这股冲劲,最终实现自己的理想。

— THE END —

☀本文选自辅导员娘亲(ID:fudaoyuanniangqin),上海交通大学思政教师梁钦(娘亲)公众平台。灼见经授权发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交大   科技部   小镇   灼见   娘亲   学长   机器人   社团   学业   科研   机器   努力   时间   学校   大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