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长津湖》,我无比怀念他

看完《长津湖》,我无比怀念他

Oct.

2

灼见(ID:penetratingview)

浩气长存、英雄千古,祖国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

作者 | 景桥先生

来源 | 你的景和我的桥

看完《长津湖》,我无比怀念他

开国将帅能称“老总”者,

不过寥寥数人,他算一位。

十大元帅中,

最晚入党(1928年4月)的他,

党内资历相形失色,

却稳居老帅第二。

他戎马一生、功昭千秋,

为人民立下赫赫战功,

大仗、硬仗、恶仗、难仗,舍他其谁。

2021年十一,伟大祖国72岁华诞,

史诗巨作《长津湖》震撼上映,

连续打破11项影史纪录!

看完电影,这一刻,

我无比怀念他——

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的彭德怀!

看完《长津湖》,我无比怀念他

01

1898年10月24日,

他生于湖南湘潭一贫苦农户家,

记事起,便与饥饿穷苦形影不离。

8岁那年,

家中一切物什早就卖空,

贫病交加之下,

母亲病故,父亲长年病卧在床,

不到半岁的四弟活活饿死。

10岁那年,大年初一,

家中竟无粒米下锅,

他只好带着二弟挨家挨户乞讨,

性格倔强的他,

因不肯低头讨好地主,

在外踉跄一整天,

却毫无所获,

自此,他发誓再不去乞讨。

第二天,

70岁白发苍苍、一双小脚的奶奶,

只好带着另外两个孙子去乞讨,

这情景让他如利刃刺心,

他操起柴刀扁担便朝远处的高山走去,

他开始砍柴、捉鱼、挑煤卖,

稚嫩的肩膀,担起养家重任。

没多久,

他又给地主家当放牛娃,

工钱一天5-10文。

13岁时,

便到常常坍塌死人的煤窑做童工,

因为工钱一天有30文。

15岁时,

适逢大灾荒,闹起了“吃大户”,

有人告发他聚众闹粜,

他只身逃往洞庭湖,做了两年半堤工,

仅得三担半米的工资。

17岁时,

他参与讨薪被驱逐,

走投无路之下愤而从军,

在湘军中当二等兵,

月饷5.5元,

除去伙食开支,每月寄3元回家。

看完《长津湖》,我无比怀念他

在旧军队里,

他积功升至班长、排长、连长,

1922年8月,

考入湖南讲武堂炮科学习一年,

1926年7月随部参加北伐,

已是国民革命军颇有威名的营长。

1927年10月,

大革命失败后,

已官居团座、前途大好的他,

却开始为自己的命运思索。

穷苦人出身的他,

虽身在旧军队,

却一点也不像旧军人,

不抽不嫖不赌,

不准打骂士兵,

取消官长的小厨房,

在部队秘密组织救贫会,

为穷苦人谋出路打天下的素愿,

不时在心底闪烁。

命运让他找到了组织,

而这也是组织的幸运。

1928年4月,

他被秘密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

彼时,

白色恐怖笼罩全国,

多少混入革命的投机动摇贪生怕死者,

纷纷不辞而别。

他堂堂一团之长,

却在革命低潮时,毅然放弃高官厚禄,

一头扎进生死存亡之秋的队伍。

1928年7月,

他甘冒万死率部发动“平江起义”

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5军。

年底,

率主力部队与井冈山红军会师,

一位同样操湘潭口音的高个男子热情地说:

“你也走到我们这条路上来了,

今后我们要在一起战斗了!”

看完《长津湖》,我无比怀念他

02

英雄选择前路,

时势造就英雄。

在井冈山,

他率军风驰电掣连战告捷,

刮起了一股强劲红色旋风。

1930年,

已是红三军团长的他,

攻城掠地无数,

7月,迅猛攻下湖南省会长沙,

这是十年土地革命战争中,

红军攻下省城的唯一战例。

此前,攻下岳州(今岳阳)后,

多艘外国军舰开进长江挑衅,

红三军团缴获了几门大炮,

却无人会用,

只能坐挨洋舰炮轰而干着急。

没想到,

毕业于讲武堂炮科的他,

亲自上前调好炮位,

一连打出十数发,

其中一发正中敌舰,燃起熊熊大火,

敌舰大惊,仓皇遁走。

而他,成为红军第一个会打大炮的炮手。

看完《长津湖》,我无比怀念他

后来的故事,

很多人耳熟能详。

在井冈山,

他率红三军团,

和林彪的红一军团密切配合,

打赢了国民党四次反“围剿”。

长征路上,

他率部突破国民党四道封锁线,

血战湘江、攻占娄山关、力克遵义城,

掩护中央及军委纵队向前挺进。

抵达陕北后,

毛泽东下令:“我们打退追敌,

不要把敌人带进根据地”。

他就地组织部队掉头阻击,

将咬得铁紧的敌骑兵师坚决击溃,

短时间内再也不敢尾追。

毛泽东欣然赠诗:

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

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看完《长津湖》,我无比怀念他

再之后,

率八路军挺进华北抗日敌后战场,

运筹帷幄百团大战,

破囚笼、抵顽固派,

罅隙之中,

以战养战,发展壮大。

再之后,

指挥青化砭、羊马河、蟠龙镇三战三捷,

保卫延安、保卫党中央,

解放大西北,

纵横捭阖,决胜千里,

最终迎来了共和国的曙光。

而他的职务也越升越高,

八路军副总指挥(后期主持全面工作),

西北野战兵团、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

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一书记,

西北军区司令员。

看完《长津湖》,我无比怀念他

建国后,

百废待兴、人心思定,

当中朝边境鸭绿江燃起熊熊战火时,

不少人都主张不出兵,

更遑论带兵出征,

理由无非是:

武器落后、无制空制海权、厌战思安。

国难思良将,板荡识忠臣,

1950年10月4日,

他被紧急召往北京,

旋即挂帅出任志愿军总司令兼政委。

他毫无二话,不计个人得失,

坚定有力支持抗美援朝,

掷地有声:

“出兵援朝是必要的,

打烂了,

最多就等于解放战争晚胜利几年。”

10月19日夜,

他率数十万志愿军潜入朝鲜,

在武器装备明显落后的劣势下,

硬是实现了五次战役目标,

逼得“联合国军”(美军)三换主帅,

打得对手乖乖坐回谈判桌前,

为新中国的威望与和平立下不世之功!

看完《长津湖》,我无比怀念他

03

戎马一生,

九死一生,

他身经岂止千百战,

总能奉命于危难之间。

他大智大勇,身先士卒,

作战风格勇猛突出,

凡是难啃的硬仗,

必然少不了他的身影。

第三次反“围剿”

他从望远镜里看到敌人火力密集,

把红军一个连压在山腰上,

便徒然抽出马刀,大喊一声:

“同志们,跟我冲!”

红军将士一看军团长带头打冲锋,

个个奋勇如脱缰野马,势不可挡。

无数次,

他的马刀和“跟我冲”,

总在千钧一发之际,

力挽狂澜,锁定胜局。

他爱兵如子,

深受拥戴,士卒无不用命。

早在湘军时期,

他带的营,就以

军纪严正、战力强悍著称。

他严厉地骂过很多著名战将,

却从不打骂士兵。

部下坦言:“我们怕他,但更爱他!”

有一次作战时,

急于奔赴前线的他跑得很快,

一位不肯让路的战士懵懵懂懂,

冲着他给了两拳。

战斗结束后,

他看见这位战士被绑起来了,

一问原由,

赶紧让人放了,连称这是小事。

朝鲜战场上,

他将手插进士兵鞋内检查是否保暖。

有次出门,

一位战士的腿挡住路口,

警卫排长赶紧上前粗暴一拎,

他当场喝止:

“你不爱兵,就没有当干部的资格!”

朝鲜停战协定签订后,

他非赶到离美军300米的我方阵地,

看那些胜利前一刻战死的士兵遗体,

凝噎叮嘱:

“一定要妥善掩埋,记住他们的姓名,

通知他们的家属。”

解放后,

他将黄公略左权等烈士的子女接进京,

视为己出。

他的两个亲弟弟,

1940年被国民党反动派报复杀害,

侄儿侄女也被悉数带到身边抚养。

看完《长津湖》,我无比怀念他

他光明磊落,胸怀坦荡,

不揽权,不居功,不突出个人。

中国工农红军改编,

他顾全大局,

主动提出将红三军团并入红一军团,

成立红一方面军,

这也是为何红军只有一、二、四方面军,

独缺红三方面军的缘由。

毛泽东赠他的那首诗,

他立即将最后一句改为:

“唯我英勇红军!”

他刚直不阿,一身正气,

一生不忘本,一世不改色。

蒋介石派来说客劝降,许以高官厚禄,

他复信一封,并随赠说客人头,

蒋见后大惊失色,

自此放弃幻想,

再也不对共产党将领搞什么“宣抚”。

真理所在之处,

他常敢犯颜直谏。

1934年广昌战役,

李德命令红三军团打阵地战,

他在指挥所与李德当面争执,

痛斥他们是:

“图上作业的战术家”、“崽卖爷田不心疼”。

古言“文死谏、武死战”,

为国为军为民,冒死请命,

他是唯一一位“二死其身”的开国功臣。

看完《长津湖》,我无比怀念他

1958年在平江考察时和群众在一起

他有雷霆之威,又怀菩萨心肠。

他从不曾忘记自己的来处,

以及那颗出发时的初心,

他在《自述》中写道:

“我常常回忆到幼年的遭遇,

鞭策自己不要腐化,

不要忘记贫苦人民的生活”。

他常忆起70岁奶奶一步一拐的乞讨背影:

“每一回忆至此,我就流泪,就伤心,

今天还是这样。”

正因不忘本色,

他爱憎分明,对敌人毫不手软。

1930年攻克长沙,

沾满共产党人鲜血的何键狼狈逃走,

30多年后,在隔离审查的暗房中,

他犹一拳捶在桌上:

“何键这只狼狗,只身逃于湘江西岸。

没有活捉这贼,此恨犹存!”

他的一生,

顶天立地,功勋盖世,

终生不改其英雄本色,

而那铮铮铁骨,

更是矗立起不朽的丰碑。

有人说:

他是一团烈火,

一团从里烧到外随时准备摧枯拉朽的烈火,

敌人怕他、部下敬他、人民爱他。

他行伍出身,读书不多,

最喜欢《离骚》中的两句: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汨罗江上溯数十里,

正是他发动起义开启征程的平江。

那年9月,

他正集合部队讲话,

一位动摇叛变的大队长突然夺枪行刺,

幸被新党员黄云桥一手拌倒击毙,

他面不改色,斩钉截铁说:

“干革命就不能怕苦、怕流血牺牲”,

“就是剩我彭德怀一个人,

爬山越岭也要革命到底”,

他的一生,

正是这几句话的生动写照。

看完《长津湖》,我无比怀念他

电影《长津湖》有句台词,

“我们把该打的仗都打了,

我们的后辈就不用打了!”

我想,彭德怀的戎马一生,

不正是在用热血践行这句话吗?

他,不正是那个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的大将军吗?

弹指一挥间,盛世已如您愿。

丹心昭日月,刚正垂千秋!

浩气长存、英雄千古,

祖国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

主要参考:

1、关河五十州,《彭大将军》;

2、金一南,《苦难辉煌》;图片源自互联网。

— THE END —

☀作者:景桥,左手戎马文,右手走心字,全网近亿阅读量爆文《清明为什么要回乡扫墓,这是我听过最好的答案》、双10万+爆文《她凭什么成为香港第一位女特首?实至名归林郑月娥》作者,多文被人民日报等转载。著有书籍《愿你出走半生 归来仍有故乡》,个人公众号“你的景和我的桥”,愿世间所有温暖的人,都能在景桥相遇,就像久别重逢!灼见经授权发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3

标签:中国工农红军   平江   井冈山   灼见   浩气长存   湘潭   戎马   朝鲜   穷苦   湖南   大将军   红军   军团   士兵   部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