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第二部这就来了?

「长津湖」第二部这就来了?

Oct.

18

灼见(ID:penetratingview)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而英雄或先锋,也理应成为吾辈奋进之目标。

作者 | 派爷

来源 | 电影派(dyp833)

「长津湖」第二部这就来了?

《长津湖》比想象中还要爆!

截止目前,影片累计票房破49亿。

看过电影的,一定忘不了那些名场面。

伍万里扒开火车厢门,看见恢弘壮阔的万里长城。

「长津湖」第二部这就来了?

在美军轰炸中,伙伴牺牲,伍万里眼神变得坚毅。

「长津湖」第二部这就来了?

雷睢生,不惧炮火以身殉国,那句“我疼死了”让无数人热泪盈眶。

「长津湖」第二部这就来了?

《长津湖》能爆,是因为它再现了可歌可泣的长津湖战役,塑造了生动鲜活的志愿军群像。

眼下有部剧。

聚焦抗美援朝尾声的战役,堪称《长津湖》2.0。

论场面真实感,不输《长津湖》;再看故事和人物的扎实程度,它甚至更加优秀。

但它却没那么火。

没错,我今天就是要为它叫屈。

《功勋之能文能武李延年篇》

「长津湖」第二部这就来了?

《功勋》,取材自八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的真实故事。

第一个篇章叫《能文能武李延年》(以下简称《李延年》)。

单拿出来,就是一部非常出色的战争片。

战场片的最大看点是什么?

当然是场面。

这一块,《李延年》做得非常扎实。

我好久没见过这么真实而惨烈的战争场面了。

宏观的,炮火连天的景象,毫不含糊。

「长津湖」第二部这就来了?

景别缩小,主创用手持镜头带你走进战场,感受枪林弹雨。

「长津湖」第二部这就来了?

以及,更残酷的场面。

战士们一起奋战在前线,转头叫人,队友已经牺牲了。

好的战争片,除了拍好场面,更关键的是要解决一个核心问题:为什么而战?

《李延年》讲得非常清楚。

看背景。

抗美援朝战争已快收尾,美国向中国提出和谈,但要求非常无理。

「长津湖」第二部这就来了?

美方如此猖獗,是仗着自己的海空优势。

我方要想在谈判桌上出成效,必须要在战场上再次打出硬仗。

打仗,是为了维护国土不被侵犯。

这是大局。

具体到战斗,就是要抵抗住美军以骑兵第1师为首的精锐部队。

战略关键:346.6高地。

因为美军火力太猛,47军140师418团二营奉命撤离,现在要三营抢回346.6高地。

而当时,李延年是三营七连的指导员。

「长津湖」第二部这就来了?

这部剧充分展现了指导员在凝聚军心方面的重要作用。

将领干部,都有较为先进的思想意识。

那普通士兵呢?

他们未必懂得为了什么打仗,没了思想指引,意志自然容易涣散。

大战将至,七连出了个逃兵。

「长津湖」第二部这就来了?「长津湖」第二部这就来了?

李延年如何处置?

他先让全连集合,给大家讲了个动情的故事。

原来这小安东拼死逃回家是为了报恩。

「长津湖」第二部这就来了?

接着,他将小安东这种朴素的情感做了升华——

国家还有无数个可亲可爱的“二妞”。

贪图暂时的安逸是鼠目寸光,誓死驱除外敌才是根本。

有国,才能有家。

「长津湖」第二部这就来了?

那,有人要逃,该不该惩治?

当然。

所谓军法如山。

「长津湖」第二部这就来了?

李延年将枪口抬高一寸,击毙了“逃兵小安东”。

自此,连队里多了个战士小安东。

你看,他将叛逃事件演变成了思想试炼课。

这是他的“文”。

而“武”——战场谋略,李延年更是出类拔萃。

先是战术,讲究出其不意。

中美两个王牌军对阵,李延年指导作战,要求做最后一次火力侦察。

为何?

此前,很长一段时间,我军每晚袭扰。

因为战前准备,袭扰中止。

如果续上,才会让敌军松懈,随后发起强攻,必然会出奇效。

「长津湖」第二部这就来了?

一个战略的实施,需要全体战士的协同配合。

袭扰时,李源踩到了松发雷,后有美军巡视。

「长津湖」第二部这就来了?

千钧一发之际,李延年用假人盖在了李源身上做掩护。

于是,袭扰能否成功就在于不让敌军发现。

李源成了关键。

而他,忍住了美军的扫射,抗住了流血的痛苦,用生命完成了任务。

「长津湖」第二部这就来了?

李延年的又一道考验,是军队里的思想审查。

补充一下资料,在抗美援朝战争时期,有G民党军官投敌,企图动摇我军的军心。

这是《李延年》作为战争剧的又一突破:它很罕见呈现了那时的“心理战”。

「长津湖」第二部这就来了?

七连兄弟个个勇猛,但个性憨直,虽然忠诚,但其脾性未必忍受得了盘问。

况且,这种审查对奋不顾身的战士来说,并不公平。

李延年平日里非常重视士兵们的思想状况,但军令如山,必须执行。

他又该怎么做?

再一次兵行险着:深夜,他带着要被审查的几个兄弟,假装投敌,以引诱蛊惑人心的G民党军官。

注意,李延年以自己为诱饵。

「长津湖」第二部这就来了?

他有勇有谋,用“锄奸行动”洗刷了士兵的清白。

更重要的是什么?

李延年以身作则,展示了“信任也是战斗力”。

再一次,凝结了军心。

在战场上,李延年总是身先士卒。

比如,美军有不间断的炮击,他会亲身上战场,寻找规律,部署连队突破。

「长津湖」第二部这就来了?「长津湖」第二部这就来了?

这部剧更可贵之处是,没有局限于个体塑造,它要的做的是勾画战场英雄图谱。

李延年身经百战,立下战功无数,除了文韬武略,更在于知人善任。

比如,陈衍宗,是个猛兵。

但他打起仗了只顾自己冲锋陷阵,没有团体意识。

「长津湖」第二部这就来了?

李延年自然批评教导,但他懂得,人的秉性难以在短时间内改变。

于是,他将其归入狙击组,最大程度挖掘士兵潜能。

「长津湖」第二部这就来了?

再比如新兵小王,没上过战场,偏偏有一腔热血。

李延年坚持让他先做文书,进入战场,记录将士们的壮举。

「长津湖」第二部这就来了?

在战场上,每个士兵发挥了自身的优势,为抵抗外敌鞠躬尽瘁。

罗厚才懂坦克。

他了解坦克的结构,甚至能用弹壳做出模型。

「长津湖」第二部这就来了?

有他指导,连队抗敌效果显著。

狙击。

「长津湖」第二部这就来了?

轰炸。

「长津湖」第二部这就来了?

甚至,罗厚才还冒死冲锋,抢了坦克,正面迎敌。

「长津湖」第二部这就来了?

他以豪情和血肉之躯,带领连队打出了气势,虽死犹荣。

陈衍宗。

为了守护小安东回家娶二妞的梦想,战死沙场。

他死死攥着的纸条,也写着自己的梦想:“早娶媳妇,多生孩子。”

「长津湖」第二部这就来了?

号手,用尽生命最后一口气吹响号角,传递情报。

「长津湖」第二部这就来了?「长津湖」第二部这就来了?

当然,在这部剧中,并非所有人都英雄无畏。

比如新兵小王。

他以记录战士表现为己任。

战火纷飞,他拼命护住战争日志。

「长津湖」第二部这就来了?

可那一刻,他被吓尿了。

「长津湖」第二部这就来了?

这是我印象最深的一幕。

小王的表现可耻吗?

绝不。

英雄,不是生来无惧。

英雄,是可以为了信念压制住内心的恐惧。

对他们来说,有些东西,比命还重,比天还大。

在访谈中,李延年讲出了曾经的英勇事迹。

即便身在战壕,也经常与死神擦肩而过。

我这话还没落一个炮弹就砸过来了

那排长 脑袋打碎了

「长津湖」第二部这就来了?

3分钟5分钟固定轰炸

「长津湖」第二部这就来了?

这些,在剧中都有体现。

最让我感动的,是李延年的一段话。

在领受“共和国勋章”这一至高荣誉时,他说——

这是牺牲流血的同志换来的啊

现在你们都不在了 只有我活下来了

国家给我们这么高的荣誉

我受之有愧啊

「长津湖」第二部这就来了?

他也常常去博物馆,感怀那段历史,记住那一个个名字。

「长津湖」第二部这就来了?

荣誉由一个人领受,但它属于为国土流过血的每一个人。

他们都是英雄。

我想起了那本《战争日志》,它承载太多深厚的意义。

战士们烈士们的壮举,值得我们记住。

那段血泪交织的历史,值得我们记住。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而英雄或先锋,也理应成为吾辈奋进之目标。

把荣誉还给英雄

把初心传给后人

「长津湖」第二部这就来了?

— THE END —

☀本文选自电影派(ID:dyp833)。灼见经授权发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安东   小王   灼见   能文能武   连队   军心   先锋   美军   士兵   战场   战士   场面   战争   思想   英雄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