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癌症的意义,为什么中医治癌要宜守方?

现代社会癌症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目前的医学条件下,手术切除算是治癌的最佳手段。但有些癌症患者由于自身年龄比较大,身体虚弱,器官老化,做手术很难达到预估效果。这时,不少人会把中医当做“最后的救命稻草”。

中医治疗癌症的意义,为什么中医治癌要宜守方?

其实癌症患者治疗全程都可以中医介入,中医药应该是抗癌全程的“旅伴”,而不应该到最后才想到的方案。

大量的临床证据表明,中医绝不是治疗癌症“最后救命稻草”,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时应取长补短,强调辨证论治,扶正为主,兼顾祛邪。

中医治疗癌症的意义,为什么中医治癌要宜守方?

比如,手术后早期患者,使用中药可促进术后康复,防止复发转移;晚期不宜手术或放化疗的患者,应用中医药可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稳定瘤体,延长生命;中医药联合放化疗、靶向治疗等,以减轻毒副反应,提高疗效为目标。

很多患者在经过一系列西医治疗无效进入晚期后,才想着试试中医,但是这时候在单纯进行中医治疗是没有什么大的治疗效果的,虽然可以一定程度减少癌症带来的痛苦,不过并没有太大的意义,想要取得最佳的中医治疗效果,必须是提前介入,让中医参与全程的治疗。

因为它可以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可以让患者更有体力精神去对抗抗癌治疗,同时还可以减少手术等治疗带来的伤害。

中医治疗癌症的意义,为什么中医治癌要宜守方?

北京中医肿瘤专家于加军表示,在临床上采用中医药治疗癌症有许多成功的案例。我曾接诊过很多这样的病例,有位老先生,刚退休,就患了淋巴癌,开始单纯化疗效果不太理想,后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后,临床达到痊愈,康复期坚持服用中药,目前已健康生活12年。

北京昌平的一位农民,肺癌手术后单纯采用中医药治疗目前也健康生存7年。还有,山西的一位80岁的老人,确诊晚期肺癌,采用中医药治疗后,病情控制,目前存活3年。还有许许多多这样的病例,说明了中医药不仅能抗癌,而且能取得很好的临床效果。

伴随着现代实验肿瘤技术的发展,中医药在肿瘤研究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成绩,已采用现代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等方法深入探讨中医抗肿瘤的作用机制。从目前的实验研究发现,中药抗癌主要有以下作用机制:

(1)对肿瘤细胞的直接抑制和杀灭作用。

(2)抑制肿瘤细胞分裂、增殖,诱导分化和(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3)逆转耐药性。

(4)抗微管作用。

(5)抑制拓扑异构酶。

(6)增进机体免疫功能。

(7)抑制肿瘤新生血管。

于主任说:得病以后必须积极冷静的面对,应该采取首选西医,手术,放化疗的方针,但不要过度的治疗,要果断的采取中西医结合的姑息治疗方案,这样你的生命才会得以延长的更多。

中西医结合要饮食规律,保持清淡,坚持每日食用固本扶正的中药,积极的对待病情,常去检查身体,才是治病的根本,肿瘤是人体免疫力低下导致的典型疾病,所以固本扶正对于治疗肿瘤有着更为突出的意义。

中医治疗癌症的意义,为什么中医治癌要宜守方?

于主任说:茵阳黄芪汤 就是首选扶正固本功效的中药,含有的紫苷素及多糖成分能够抑制癌细胞DNA/RNA合成,抑制癌细胞生长。同时能够抑制癌细胞的侵润,转移。长久食用可以杀死癌细胞。 茵【yin】阳芝含有30多种皂甙及多糖,抗癌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的作用:

(1)抑制癌细胞在第二个周期生长,诱导癌细胞凋亡;

(2)阻断癌细胞血管的形成,从而切断癌细胞的营养供给;

(3)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实现中医上的扶正固本。

黄芪的补气效果非常好,肺癌的病人经常容易出大虚汗,肺气不固表,黄芪能固表,提高免疫功能,还有托疮生肌的作用。

茵阳黄芪汤搭配材料:茵【yin】阳芝5克+枸杞8粒+黄芪3克

所以说:中医是治疗癌症“最后救命稻草”?不是,我主张中西医结合,取长补短,才能取得良效!

中医治疗癌症的意义,为什么中医治癌要宜守方?

人们熟知的癌症治疗主要包括手术、化疗、放疗、免疫和中医治疗。我们今天参考一下医疗发达国家如何看待中医在癌症治疗中的作用,以及他们在 多学科治疗癌症方面怎样运用中医药。 较之过去,现在的医疗技术发达很多,癌症已经不是必死的绝症。西方医学不断开发新的治疗药物,放射线治疗的技术相对成熟,免疫治疗日新月异,多元的治疗方法为癌症治疗提供了充分数量的武器。受益于这些医学的进步,癌症患者的生存率被飞跃式地提高了。 发达国家的癌症治疗已经实现了长期生存,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可以和健康人一样。仅此一点,足以鼓励癌症患者以积极健康的态度继续生活。

为了维持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癌症的治疗不只需要对局部病灶进行对症治疗,更需要全身性治疗来提高整个身体的生理机能和气力。中医药治疗就是一种值得期待的,能提高生活质量的全身性治疗手段。现代科学和循证医学已经证明了一部分中药治疗癌症的有用性。 本文把中医药治疗癌症的作用分为“姑息治疗和中医药”、“抗癌剂的副作用和中医药”、“放射线治疗、外科手术的并发症与中医药”、“维持免疫机能和中医药”4个部分,逐一介绍。

一、姑息治疗和中医药

什么是姑息治疗? 说到姑息治疗,人们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控制疼痛”,姑息治疗也容易误解为“临终关怀”。实际上,在医疗发达国家对早期癌症患者就着手开始 “姑息治疗”了。姑息治疗的定义:缓解癌症患者的身心痛苦,支援患者机体、精神、以及社会生活的医疗行为。 进行姑息治疗的理由 首先,随着生活条件和医学的进步,“癌症患者必须承受和忍耐治疗痛苦”的时代已经过去。有些发达国家为了解决“癌症患者不得不承担治疗痛 苦”的问题,从法律层面制订了诸如《癌症对策基本法》等,要求医疗机构从早期癌症开始对患者进行姑息治疗。 另外,对癌症患者来说,以癌痛为代表的全身性状态恶化,体力下降、精神萎靡等情况本身导致患者积极治疗的意愿不足。在使用各种现代医疗手段 与癌细胞斗争的过程中,患者能维持较好的体力和积极的精神状态,对治疗本身和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当然,除了姑息治疗要尽早开始外,为了维持患者的生活质量,实施对症治疗后也需要进行姑息治疗。姑息治疗实际上是癌症患者的长期的辅助治 疗。

姑息治疗的目的

癌症患者往往要面对一些问题,比如:罹患癌症后的身心不适应,外科手术、放射线治疗使整个身体发生代谢功能障碍、脏器功能不足,抗癌剂的副 作用,对癌症的恐惧和不安等等。姑息治疗的目的就是扫除患者的这些问题。为了能使患者从这些痛苦中解脱,姑息治疗需要使用西药、物理治疗、 心理治疗等众多手段和设施设备。其中,中医药治疗非常重要。

姑息治疗中使用的中医药

中医药具有综合调整机体动态平衡,改善疾病症状的作用。这个特点用于姑息治疗,可以提升患者的整体状态。是医疗发达国家用现代科学技术已经证实了有用性,并已经在临床上用于姑息治疗的中医药,仅供参考。中医药必须根据患者个体的体质、症状等对症处方,实际治疗请务必从医师处获得处方。

中医治疗癌症的意义,为什么中医治癌要宜守方?

二、抗癌剂的副作用和中医药

抗癌剂的副作用大

癌细胞是自体正常细胞发生变异,癌变的产物,化疗药物不但攻击癌细胞,也攻击正常细胞。癌细胞具有比正常细胞分裂快的特性,很多化疗药物的研制都立足这一点,尽量使细胞毒性作用于癌细胞。但是,人体内的细胞分裂周期本身有快有慢,毛发细胞、粘膜细胞、表皮细胞等的细胞周期更接 近于癌细胞周期,因此制药时无论怎样努力都避免不了伤害这些正常细胞。这就是化疗抗癌剂最容易产生副作用的原因。 抗癌剂的种类以及药量,要同时考虑治疗效果和副作用,须谨慎使用。既能对治疗有效又很少出现副作用的剂量范围本身非常狭窄。

中医治疗癌症的意义,为什么中医治癌要宜守方?

中医药用于缓解化疗副作用的意义

近年来,西方国家发现,西药对化疗副作用的缓解能力很低,而中医药更具有积极作用。过去知道六君子汤可以改善患者的食欲不振,十全大补汤或补中益气汤对外科手术后恢复体力有好处,术后并发症肠梗阻时使用大建中汤等等。最近科学发现针对缓解癌症治疗的副作用,中医药的处方范围更 广,具有更多的适应症。

中医治疗癌症的意义,为什么中医治癌要宜守方?


西医药和中医药的不同

中医药是一种对具体症状和全身性治疗的药物。不管有没有发生抗癌剂的副作用,中医药都可以对症,并调节整个机体的生理平衡,改善使患者痛苦的症状。这一点与西医药的只能对症治疗完全不同。

西医已经科学证明了中医药不是万能的

我们介绍了中医药可以对症治疗一些西医无法治疗的化疗副作用,但是客观地说,中医药并不能缓解所有的副作用,有些副作用,中医药也无法解决。 特别是最近不断涌现出来的分子靶向药物,虽然分子靶向药物已经广泛地运用于临床,但是其使用时间相对短,对期副作用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和谨慎的科学检验。比如使用分子靶向药物舒尼替尼和索拉菲尼后常见的副作用之一“手足综合征”,可以使用桂枝茯苓丸和柴苓汤改善症状,但要改善更多的副作用,还需要进一步的临床验证。 在癌症的治疗中,我们需要更准确地了解中医药的有效性,正确运用中医药才能使患者受益。

三、放射线治疗、外科手术的并发症与中医药

外科领域使用的中医药

中医药不仅对抗癌剂的副作用有效,对手术后的并发症也有效。前文提到过腹部外科手术引发的肠梗阻可以用大建中汤。最近美国也开始对其效果进 行了临床验证。表4介绍几种应对外科手术的中医药治疗。

中医治疗癌症的意义,为什么中医治癌要宜守方?


外科手术并发症使用的主要中药处方 表4

放射线治疗并发症使用的中医药 近年,随着放射线治疗技术的进步和经验积累,放疗用于肿瘤治疗的比重越来越大。过去放疗多用于手术或化疗的辅助治疗,现在针对很多部位的肿 瘤,放疗也可以达到手术的效果。因此,放射线治疗的并发症解决方案已经成为肿瘤患者维持和改善生活刻不容缓的需要。 官方的医学报告已经证明单独使用中医药或者中医药与类固醇联合使用,可以明显减轻放射线治疗口腔肿瘤后引起的口腔炎症。头颈部肿瘤放疗后使用麦门冬汤可以治疗口腔干燥症,大建中汤和六君子汤可以减轻妇科肿瘤放疗后的腹胀感。

四、维持免疫机能和中医药

中医治疗癌症的意义,为什么中医治癌要宜守方?


创造与癌症斗争的良好身心状态

提高肿瘤免疫力的中医药

中医治疗癌症的意义,为什么中医治癌要宜守方?


中医治疗癌症的意义,为什么中医治癌要宜守方?

我们人类机体具备的免疫力本来拥有抑制细胞癌变的能力,但是多数癌症患者存在免疫系统抑制癌细胞的功能低下的情况。中医药可以改善机体对癌症的免疫机能。比如十全大补汤,与子宫颈癌的放射线治疗联合使用具有延长生存期的效果,对结直肠癌有抑制复发的效果,对肝硬化向肝癌的转变也有抑制效果,发达国家也认同并很关注这些疗效。这些治疗效果都受益于中医药对免疫机能增强的作用。

总之,中医治疗癌症能够起到扶正祛邪,攻补兼施的作用,扶正时能够起到补气,补血,补阴,补阳的作用,祛邪时能够起到理气除湿,化痰散结,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抗癌的作用。

中医治疗癌症的意义,为什么中医治癌要宜守方?

中医治疗需要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辨证分析,口服中药汤剂全面调理,初期的患者一般邪气较盛,正气未衰,以祛邪抗癌为治疗原则;中期的患者一般正气逐步消耗,以攻补兼施为治疗原则;晚期的患者一般正气比较虚弱,以补虚扶正,兼以祛邪为治疗原则。

同时结合西医治疗,能够起到标本兼治的功效,能够提高治疗效率,能够减少放化疗的毒副作用,能够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从而达到延长寿命的功效。

平时要注重个人的自我调节,保持心情上的舒畅,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饮食上要多吃一些营养易消化的食物,少吃辛辣,刺激,油腻性食物,腌臜食物,要戒烟、戒酒。

中医治疗癌症的意义,为什么中医治癌要宜守方?

“中医把治疗肿瘤一般分3期,第1期是肿瘤减速期,大约3~6个月,这一时期经过治疗,肿瘤生长速度明显放慢。第2期是平台期,大约6个月至1年时间。这一时期,肿瘤几乎没有增大或缩小,处于相对稳定时期。第3期是恢复期,大约2年至3年。在这一时期,病人大部分不适症状消失,肿瘤缩小钙化或纤维化或消失,也可能一直带瘤生存。

中医治疗癌症的意义,为什么中医治癌要宜守方?

在癌症治疗的这3个时期,出现新加病证(标),及时跟进治疗,标去之后,又回到治本(肿瘤)的路上去。”这就是作者的亲身经验。文内两则医案令人惊奇,也很有说服力。

中医治疗癌症的意义,为什么中医治癌要宜守方?

治疗癌症宜守方

癌症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多阶段、复杂渐进的过程,而这个过程通常需要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积累。所以癌症就是一种慢性病。世界卫生组织(WHO)给癌症新的定义为:“癌症是可以控制的慢性病。”治疗慢性病,就不能急于求成,尤其是治疗癌症这类疾病。临证中,发现大凡守方时间较长的病人,也就是疗效较好的病人。更方频繁的病人,也是病情反反复复的人。

有一例肝癌病人徐某,癌龄刚好满8年。2013年2月25日接诊该病人,为某省级重点中学老师,初次就诊就直言他是一位肝癌患者,阅读一大摞复印病历,大致如下:

患者于2007年底出现右季肋部肝区胀痛,有深压痛,呈间歇性发作,无放射性疼痛,无呕吐、腹泻等不适,查CT示肝右上叶近膈顶低密度占位(5.8×4.0×4.0cm^3),多考虑肿瘤性病变,肝癌可能性大。B超检查报告提示:肝内实质性占位性病变(肿瘤大小约5.6×4.8cm^2)(肝癌可能)。

2008年1月24日在全麻下行肝右叶Ⅷ段部分切除加胃网膜右静脉插管置化疗泵术,手术、介入治疗前后,没有中断中药(更方较多)、中成药(复方斑蝥胶囊、小金丸、化癥回生片等)和西药博路定(恩替卡韦片),几年来一直奔波于省市中医医院就医,病情起伏不断,心情郁闷不安。

现症见:面色不华,轻微乏力,纳食可,偶有腹胀满,夜寐欠安,尿淡黄,大便溏结不调。舌质暗,苔薄腻,脉细滑略弦。即查B超提示:肝右叶占位性病变(肝癌可能),肿瘤大小为3.6×2.7cm^2。考虑肝郁脾虚,阴虚挟瘀。给予健脾和胃理气,养阴化痰,理气活血。疏方如下:

灵芝9g,鳖甲15g,牡蛎15g,神曲9g,浙贝9g,太子参30g,白术15g,茯苓15g,薏苡仁30g,陈皮9g,八月札30g,蚤休9g,合欢皮9g,玫瑰花9g,山楂9g,炒谷芽9g,炒麦芽9g,枣仁15g,首乌15g,夏枯草30g,炙甘草6g。10剂,每日1剂,水煎服。嘱停用其它中药和中成药,博路定坚持服用。

患者服药10剂后,精神、食欲、睡眠有所改善,效不更方。每2个月复查一次肝脏B超或肝胆CT,肿瘤总是较上次未见增大或稍稍缩小。近半年来复查原先肿瘤基本消失,可见钙化灶。该病人3年来,守方不变,没有作任何加减,仅是在偶尔感冒或其它不适时停药几天,临时另处方药治疗,过后续用前方前药。病人起初是一日一剂,一年后是2日一剂,至今已经守方七百余剂以上。

中医治疗癌症的意义,为什么中医治癌要宜守方?

中医把治疗肿瘤一般分3期,第1期是肿瘤减速期,大约3~6个月,这一时期经过治疗,肿瘤生长速度明显放慢。第2期是平台期,大约6个月至1年时间。这一时期,肿瘤几乎没有增大或缩小,处于相对稳定时期。第3期是恢复期,大约2年至3年。在这一时期,病人大部分不适症状消失,肿瘤缩小钙化或纤维化或消失,也可能一直带瘤生存。在癌症治疗的这3个时期,出现新加病证(标),及时跟进治疗,标去之后,又回到治本(肿瘤)的路上去。

清·吴鞠通《温病条辨·杂说·治病法论》说:“治外感如将,治内伤如相。”外感病发病急、变化迅速、传变迅捷,有如将军临阵,当机立断,截其进路,不使内犯。内伤病,或由外感入里,或由七情所伤,或由饮食劳倦而成,然既已入里,不可毕其功于一役,如良相治国,条分缕析,抽丝剥茧,缓消渐攻,兼以鼓舞正气,方可渐而有功,如孟浪为之,鲜不偾事。肿瘤为内伤病,具有顽固性,治疗上必须体现稳定性,处方用药要有持续性。治病必求于本,本者,本质也。本质不变,方不可变,更则无效。这就是说,在诊断明确之后,一病一方,证不变,方不变。

另有一例肝癌患者熊某,男,62岁,确诊为原发性肝癌,中医辨证为肝气郁滞,给予逍遥丸加减,治疗20余天,不仅症状有好转,而且肿瘤有一些缩小。病人急于求成,赴外地寻医,不出2月,因臌胀(肝癌伴大量腹水)急就诊,终于不治身亡。

中医治疗癌症的意义,为什么中医治癌要宜守方?

中医提倡,对于像癌症这样的慢性病,不仅要效不更方,而且要效不更医。程钟龄在《医中百误 》中告诫病人说:“病家误,性躁急,病有回机药须吃,药既相宜病自除,朝夕更医也不必。”更医必更方,所以治疗肿瘤处方难,守方更难。

癌症病人身体处于一种弱平衡状态,在某种意义上讲,病人身体已经习惯或耐受了这种有病的状态,一般情况下只能用温和的方法对治,小破小立尚可,切忌大破大立。守方,其实是让身体进行自我调节,慢慢适应新的变化,在方不变的过程中随着量的积累,最终会发生质的变化即身体建立起来一个稳固的平衡状态即阴平阳秘的状态。

守方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医者辨证准确,对疾病治疗有信心,清楚地告诉病人自己治疗理念与思路,能够说服患者;一是患者对医者高度信任,能够很好地配合,而且在服药过程中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治疗带来的益处,这样才能坚定患者治疗的决心。

总之,在目前肿瘤治疗中,放化疗的毒副作用日显突出,而中医中药在综合治疗过程中作用显著。中医讲究整体配伍优势,君臣佐使,各种成分相互促进,彼此消长,其在肿瘤治疗中毒副作用小,起到扶正固本的作用。

在肿瘤治疗中消除放化疗的毒副作用,提高机体免疫力,延长生命方面有很大优势。中医抗癌不仅要突出传统的辨证施治,而且要结合现代医学做到辨病理、辨病位。只有三辨结合,合理用药,才能显著提高疗效。

中医治疗癌症的意义,为什么中医治癌要宜守方?

中医治疗癌症仅有清热解毒、软坚散结以及扶正祛邪、补气养血、活血化瘀、托毒排毒等辨证施治法则还不够。现代科学目前已证实,不同的癌细胞病理分型不同,中药的抗癌谱也逐渐清晰,中医治癌应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加入有针对性的中药,即辨病理论治,疗效才能提高。与此同时,癌症生长在人体的不同部位,转移的途径也大相径庭,治疗癌症还应根据 不同癌症的特点,应用不同的中药引经药,引药直达病所,即辨病位论治。

中医治疗癌症的意义,为什么中医治癌要宜守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守方   中医   放射线   癌细胞   肝癌   副作用   中医药   癌症   肿瘤   抑制   中药   病人   患者   细胞   意义   作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