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几种情况,孩子真不是不听话,是病了

现象一:幼儿园的老师常常会发现,在班级里总会有一二个孩子无法适应集体的生活,他们活动过多、坐不住、不听老师的劝告,整天目的地走动乱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吃饭时将饭撒得满地都是,午睡时翻来覆去睡不着,他们的头脑反应并不迟钝,可是怎么也静不下心来听老师讲故事。上课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听不进老师的讲课,小动作不停,爱大声说笑,逗惹同学,下课铃声一响,就如脱缰的野马一样奔出教室,乱奔乱跑,满头大汗,惹是生非,如果哪里的人多,就一定可以见到他的身影。

现象二:小明是个小学三年级男孩,平时学习成绩不错。但最令家长和老师头疼的是,小明在学校里很难参加集体活动,经常会和同学发生冲突。平时在玩游戏的过程中,不管别人是否欢迎他,他就突然闯人,还经常把他人传递的信息理解为具有攻击性的,与同学的摩擦不断,时间久了班里的同学都不喜欢他。在上课时,他也坐不住,腿和脚老在桌子底下乱动,身体像装了马达一样,一刻也停不下来,而且经常没等老师说完话就插嘴。小明自己也很苦恼,他也想让自己能够安静下来,认真听课,与同学和平相处,但他觉得老是控制不住自己。回家后做作业时的问题也很多,动作慢,效率差,经常出差错,一会儿要喝的水,一会儿去小便会儿又要吃东西,需要家长的“严格看管”才能勉强完成作业,每天都要“磨”到很晚才能睡觉。

现象三:强强今年9岁,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他上课时不遵守纪律,好晃椅子,经常招惹同桌的同学,注意力不集中,东张西望,课余活动中不大合群,好搞“恶作制”,如有时接连用头把几个同学撞倒,自己却满不在乎;在家里则表现得任性,冲动,遇到想办的事情如果父母不能满足,便大喊大叫,甚至在地上打滚;此外对看电视很感兴趣,碰到爱看的节目,如武打片,侦探片,能一连看上一两个小时,但做作业时却少不了边做边玩,注意力难以集中。据洋洋妈妈说,洋洋在幼儿园时就比其他孩子明显表现出多动行为,上小学后,这种情况有增无减,让他的父母和老师伤透了脑筋。

下面几种情况,孩子真不是不听话,是病了

儿童多动症主要临床症状

像以上的孩子并不少见,他们对学习缺乏兴趣,厌学,有时放学不归严重者打架、逃学,还会染上一些不良习惯,甚至可能走上犯罪道路。这些孩子看上去并不笨,但学习成绩总是不好,常被人们称为“聪明面孔笨肚肠”。有的天资较好,对一、二年级的功课尚能应付,也能取得较好的成绩;但随着年级升高,学习难度加深,则学习成绩开始出现波动,然后逐步下降,最后出现不及格,甚至不能跟班,需要留级。父母和老师为这些孩子伤透了脑筋,反复教育、聘请家庭教师,甚至有的采用棍棒教育,都无济于事;抓得紧一些,表现可能会好一些,学习认真一点,成绩也可能会提高些,但是好景不长,不久又依然如故。实在没有办法的家长只得把孩子带到医院,请医生查一查,这孩子是咋回事,是否有“病”?

下面几种情况,孩子真不是不听话,是病了

其实,这就是一个多动症患儿的典型表现。多动症又称之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儿童时期最为常见的一种慢性心理行为障碍。此病主要表现为与年龄不相称的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多、冲动任性等行为改变, 常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认知障碍和学习困难。多动症常见于学龄儿童,但约有70%的患儿症状可持续到青春期, 30%-50%的患儿症状持续到成年。多动症患儿的这些行为异常不但影响其个人的生活、学习和交往,还常常会给父母带来烦恼,给家庭带来不安,给学校带来麻烦,甚至可能会造成一些社会问题。该病已引起了广大家长、老师、医务人员及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成为一种受到人们高度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奔出   侦探片   孩子   可能会   课时   会儿   脑筋   注意力   症状   障碍   家长   现象   父母   同学   老师   情况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