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郎墓葬之谜,打开后解开了流传千年的谜题

三人成虎典出西汉?刘向所著的《战国策?魏策二》:“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比喻谣言经多人重复述说,就能使人信以为真,甚至可以掩盖真相!《水浒传》中武大郎与潘金莲的故事就是最好的例子,几百年来,受《水浒传》的影响,我们一直以为武大郎是个卖炊饼的“三寸丁”,潘金莲是个“人尽可夫”的“荡妇”,与西门庆苟且不说,还用药毒杀武大郎,最后与西门庆毙命于武松之手!整件事中,武大郎是最无辜的,却因为自身的形象与头上的“绿帽子”被后人耻笑了数百年,潘金莲就更不用说了,如今“金莲”这一名字都有些“不忍直视”了!

武大郎墓葬之谜,打开后解开了流传千年的谜题

有句经典名言,曰: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这句话说得很粗鲁,但是结合中华上下五千年,我们却又发现非常有道理。早在西周取代商朝时,我们就开始了篡改历史的进程,虽然后代学者经常提到秉笔直书,但是对于前代的历史往往是春秋笔法。大的历史尚且如此,对于个人的历史记录就更加带有主观色彩。在最近的热议话题中,武大郎的历史就数次被打扮。众所周知,武大郎在施耐庵的小说中是个爱哭穷的悲剧,还被潘金莲毒杀。但是,当考古学家考古了武大郎的墓以后,我们却惊愕的发现,原来这一切只不过是600年的骗局。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此事发生于30年前,地点是在河北清河县的一座古墓。据考古学家研究发现,这是一座明代的古墓,不过里面的陪葬寥寥无几,墓的主人似乎只是一个七品之县。但是,这个人的名字却颇为不简单,根据后来人们看到的墓志铭记录,上面写着,武公讳植字田岭,童时谓大郎,暮年尊曰四老。公之夫人潘氏,名门淑媛。看到这些字眼,不知道大家是否感觉非常熟悉,以个人而言都不需要过多思考,立刻就会想到水浒传中的经典场景,潘金莲给武大郎喂药,正应了美女蛇蝎苦命郎!老婆同样姓潘,男人同样叫武大郎,这简直就是水浒传的真实历史再现呀。当然,事情还没有完,因为完整的墓志铭上是这样记录的:中年举进士,官拜七品,兴利除弊,清廉公明,乡民聚万民伞敬之。然悠悠岁月,历历沧桑,名节无端诋毁。

武大郎墓葬之谜,打开后解开了流传千年的谜题

从这个记载来看,这位历史上的武大郎根本就不是小说中的武大郎,此人不仅从小读书上进,拥有功名,而且还是一个为百姓请命的好官。更为难得的是,其中重点提到了一句,名节无端遭诋毁,这似乎在暗示武大郎遭到了污蔑。我们一味的取笑武大郎,一味的指责潘金莲,却从未想过这件事究竟是不是真的!上世纪九十年代武大郎墓的出土,为我们揭开了这个持续600多年的骗局!“武大郎悬棺”在河北邢台清河县城往东8里左右,有一名为“武家那村”的小村庄,这里就是《水浒传》中武大郎的故乡,如今村内还有他的祠堂!上世纪九十年代,武家那村的村民决定对武大郎的陵墓进行修葺,在挖掘其原来的陵墓时,发现了武大郎的悬棺及一块墓志铭,上面所载的内容揭开了武大郎的“真实面目”!《墓志铭》原文如下:“武公讳植字田岭,童时谓大郎,暮年尊曰四老。公之夫人潘氏,名门淑媛……公幼年殁父,与母相依,衣食难济。少时聪敏,崇文尚武尤喜诗书。中年举进士,官拜七品,兴利除弊,清廉公明,乡民聚万民伞敬之……”!

再结合考古学家对于尸体的调查,各位武大郎的真实身高可能接近1米8,绝对不可能是一个矮子。所以我们可以很清晰的得出一个结论,小说中的武大郎似乎是假的,真实中的武大郎,可能是一个高富帅。那么问题来了,一个高富帅武大郎,为何突然之间变成了小说中的猥琐而死的形象呢?很快,网上的历史爱好者和一些学者就开始针对此事进行研究,大家慢慢的拼凑出了这个武大郎的真实故事。首先,武大郎年轻时候比较贫穷,但是不知为何却得到了名门小姐潘氏的的青睐,于是两人坠入爱河,演绎了一出私奔的戏码。

武大郎墓葬之谜,打开后解开了流传千年的谜题

之后武大郎刻苦读书,终于发愤图强考取的功名,两人这才名正言顺的成为夫妻。因此,在网上的故事中,武大郎是一个值得学习的上进青年,乃是妥妥的明朝司马相如。紧接着,网上又勾勒出了武大郎的另一个故事,不过这个故事确实解释了武大郎为何变了样。从中不难看出,武大郎原名武植,自幼聪敏,成人后高中进士,为官清廉,受人敬仰,他的妻子确实姓潘,乃名门淑媛,并非“人尽可夫”的“荡妇”!消息传出后,有关专家前来勘察,从武大郎的骨殖判断武大郎的身高在一米八以上,这与他在《水浒传》中“三寸丁,谷树皮”的形象大相径庭!两相对比,差别如此之大,其中有何缘由呢?关于个中缘由,村里的老人为我们解答了疑惑:武大郎与其母是在元朝仁宗年间从山西晋阳搬迁至武家那村的,武大郎没有考中进士时家境贫寒,吃了上顿没下顿,经常受到同窗好友黄堂的接济。

武大郎墓葬之谜,打开后解开了流传千年的谜题

故事的如下:话说武大郎终于奋斗成七品官后,不仅为官处处为百姓考虑,而且为人大方,时常接济朋友。恰在此时,有一个叫黄堂的人,家里失火一下子无家可归,于是就来投奔武大郎。但没有想到的是,此人在武大郎这里住了几个月,但是对方却并没有打算安置他。因此,对方愤怒的离去,在离开的路上还不断的编造关于武大郎的谣言。为了让故事变得更加精彩,此人加入了曾经被武大郎处罚过的恶霸西门庆,说此人勾搭潘金莲,然后又把武大郎描绘成一个1米2的矮子,最后演绎成了水浒传中的尴尬悲剧。此人口才了得,又因为故事极具有猎奇性,所以周围的人都误以为是真实的,很快,此事成为街头相遇的小说快板,广为流传。但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此人回家以后惊讶的发现自己的房子已经早就被修好了,一问之下才知道原来都是武大郎干的,只是对方没有多说而已。此事发生后,此人十分愧疚,想要阻止谣言的传播,但是却没能成功,最终闹成了施耐庵笔下的悲剧。按照网上的这两个故事,武大郎此人绝对是一个悲剧,这不仅颠覆了我们对于武大郎的认知,更是让我们看到了谣言的可怕。那么问题来了,这个流传了600年的谣言真的就是这么回事吗?因此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后来两人同时参加科考,武大郎高中进士,官拜七品县令,黄堂则名落孙山,无以为生,困顿之下,黄堂想到了功成名就的同窗好友武大郎,便前去投奔,希望能凭借其势力谋得一官半职。

武大郎墓葬之谜,打开后解开了流传千年的谜题

武大郎对于黄堂的到来颇为欣喜,安排他住下,每日好酒好菜热情招待,唯独丝毫不提投奔之事,三月后,黄堂自知投奔无望,决定回乡,回乡途中他越想越气,认为武大郎忘恩负义,便一路谩骂诋毁武大郎,将武大郎形容成一个猥琐下贱的“三寸丁”形象,并在沿途张贴诋毁武大郎夫妇俩的“漫画”。平心而论,在之前个人都对此深信不疑,毕竟墓志铭是如此记载的,我们再怎么怀疑也不应该怀疑一个死人的墓志铭吧。但是,此事绝没有我们想的那么简单,随着武大郎新形象的推广,开始有一些不同意见出现,而且针对这一事件的起源墓志铭,学者们更是给出了另一个具有颠覆性的答案。这个流传了600年的谣言,可能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证实,甚至这个证实的结果都有可能是谣言。为何这么说呢?因为在墓志铭的最后有这么一句:今修葺墓室,清源正名,告慰武公,以示后人,是为铭记焉。

然而等他回到家乡时,却看到家中建起了亮堂堂的新房,妻子说这是武大郎派人来修的,还留下一包银两让他做生意,原来武大郎为官清廉,不愿为好友谋私,又时刻记着好友在幼年的接济之情,这才有此安排,黄堂知道误会了武大郎,赶忙回去为其辟谣,可惜已经太晚了,武大郎“三寸丁”的形象已经传出去了。至于潘金莲与西门庆的事我们则在《清河县志》中找到了答案武大郎高中进士后在清河县做县令,当地有一卖炊饼的“吴大”,还有一个恶霸西门庆,西门庆一直想霸占吴大的炊饼铺,威逼利诱不成后被吴大告上了衙门,受理此案的正是武大郎,武大郎为官清廉,刚正不阿,自然不会有所偏颇,一番调查之下,武大郎得知事情原委,判吴大胜诉,并将西门庆痛打三十大板,以作惩戒!

武大郎墓葬之谜,打开后解开了流传千年的谜题

很明显,武大郎原先的古墓遭到了破坏,这个古墓和墓志铭是新修的。也就是说新修的墓志铭,并不一定就是600年历史真相的再现,其过程必定带有强烈的主观性。而且,想要论证其历史的真实性,我们必须要弄清楚这个墓志铭是何时修的?经过调查后发现,这个墓志铭不是在清代,更不是在明代,而是在1996年修的。这个答案肯定让人目瞪口呆,1996年才过去多久,这已经不是近代了,而是现代的历史了。都说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一个现代人修的墓志铭就能够揭露当时的真相吗?很明显其中必然掺杂了很多不确定性。当然此事还没有完,又有学者给出的一些蛛丝马迹。按照古墓上的记录,这位历史上的武大郎乃是永乐年间的进士,此人乃是1403年出生,到1424年去世。但是,施耐庵是在洪武4年,也就是1371年去世。那么问题来了,施耐庵先生是如何做到预测未来写出武大郎的故事的?假设明代没有时光穿梭机,那么我们可以肯定的是,施耐庵写的武大郎的原型,绝对不是这位真实的武大郎。当然,这还只是目前给出的一些反证,这位真实版的武大郎有很多与施耐庵的故事相符合,我们到底该如何理解这段真实的历史,即使过去了600年,依旧是名目重重,大家似乎还在围绕着这个谣言打口水仗。

但我们从中也可以清晰的感受到,历史还真是让人经常打扮,稍微一个证据就让她变了样。或许,这就是谣言的可怕,这就是历史的多面性。西门庆回去后怀恨在心,正好又听到黄堂捏造的谣言,便添油加醋,说吴大与武大郎有血缘关系,还说武大郎的妻子潘金莲与自己有苟且之事等等,巧的是,卖炊饼的吴大正好是一个“三寸丁”的形象,谣言越传越广,渐渐“变了味”:武大郎成了卖炊饼的“吴大”,一副“猥琐下流”的模样,他的妻子则成了与西门庆苟且的“荡妇”!施耐庵偶然听到这个传言,觉得有趣,就将其写入《水浒传》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9

标签:清河县   水浒传   墓葬   清廉   考古学家   墓志铭   荡妇   进士   名门   古墓   谣言   此事   千年   形象   真实   故事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