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定义重疾产品全部清空,保险公司新产品提价20%?还买吗?

距离重疾旧定义产品全面下架,只有最后5天了。

要不要现在买,大家最关心的无非是新定义产品保障会不会更好,价格会不会更低。

就在前几天,精算圈子里的一则“内幕”消息,让许多人大跌眼镜:

某公司的新规产品,相较于旧产品来说,男性投保贵了15%,女性更是贵了20%。

奶爸认为,在重疾新定义产品没有大规模上市之前,说新产品价格涨幅会有这么大,可能会有失偏颇。

但根据最新重疾发病率的统计资料,结合中再寿险发布的相关数据,这个“内幕”消息也并非空穴来风。

为什么说新定义产品价格很可能会上涨?从以下几个方面大概可以看出端倪:

01

特定人群重疾发病率增加

保险产品的定价,主要受几个因素影响:

保障成本、储蓄保费,我们称之为纯保费。

其中保证成本也就是风险保费,主要用于理赔。风险发生率越高,理赔支出越多,保费越贵。

承保成本、经营成本、预留利润,称之为附加保费。

旧定义重疾产品全部清空,保险公司新产品提价20%?还买吗?

就重疾险而言,受保障成本和附加保费影响因素更大。

附加保费很好理解,相比传统线下产品,互联网保险的运营成本低了不少,因而产品定价更低。

我们重点来看保障成本,也就是重疾风险发生率。

不管男性还是女性,从各大保险公司历年的理赔报告来看,理赔率最高的都是癌症。

每10件重疾理赔案件,有7件以上的理赔原因都是恶性肿瘤。

中再寿险发布的理赔数据也显示:

2013-2020年之间,女性重疾发生率是2006-2010年间的1.55倍。


男性的重疾发生率数据也没好到哪里去,是2006年的1.18倍。

旧定义重疾产品全部清空,保险公司新产品提价20%?还买吗?

2020最新版重疾发生率表则表明,中青年男女的恶性肿瘤发生率有所提升。

女性在中青年阶段罹患恶性肿瘤的概率要高于男性,男性在55岁后远高于女性。

而且,无论男女,罹患重度恶性肿瘤的概率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旧定义重疾产品全部清空,保险公司新产品提价20%?还买吗?

02

新产品理赔率高,没有降价空间

从赔付条件来看,重疾新定义将8种疾病的赔付条件进行了优化,使之更加明确、规范,获赔率将进一步提高。

同时,新增了三种轻症,分别为恶性肿瘤——轻度、较轻急性心肌梗死和轻度脑中风后遗症。

这三种轻症是对恶性肿瘤、急性心肌梗死、脑中风后遗症这3种核心重大疾病进行科学分级,不仅拓展了保障范围,也会减少理赔纠纷。

这三种轻症,最高只能按照30%的比例赔付。

获赔率提高、理赔更规范,对消费者来说是好事;部分疾病理赔比例降低,明面上保险公司的理赔成本降低了。

旧定义重疾产品全部清空,保险公司新产品提价20%?还买吗?

但实际上,保险公司的成本是不降反升。

简单举个例子:

王先生买了50万保额的A产品,患了轻度甲状腺癌,旧定义按照重疾赔付100%,即50万,保单责任终止;


而如果按照新定义划分的轻症进行赔付,则赔付30%,也就是15万,合同保障依旧有效,后续还要承担50万保额的重疾赔付责任;并且很多产品还将豁免后续保费。

这样一来,保险公司的理赔成本是增加的。

与此同时,现今各大保司纷纷推出“择优理赔”方案,也就是说,现在购买重疾险,假设将来出险,将按照新旧定义中对客户更利好的条款进行赔付。

换一个角度来看,实际上是保险公司在新旧产品交替之时,所做的短期营销策略。

虽然对于消费者来说是占优的,但对于保险公司而言,则进一步增加了理赔成本。

所以在后续新产品推出时,保司就需要从未来投保人身上收回成本。

既然如此,新产品的降价的几率也就更小了。

03

风控需要,旧产品定价过低

在过去几年里,互联网保险的兴起导致互联网重疾险的竞争异常激烈。

重疾产品的定价策略也非常激进,很多产品预留的利润较少。

04

新产品涨价是趋势

从重疾新定义征求意见开始,许多人都认为新产品的保障也应同保费一起降低。

但事实并非如此。

根据现在已经推出的几款新产品来看,例如首款新定义重疾险横琴粤港澳大湾区重疾险,保障相对于老产品而言是降低的,但保费却提高了。

而且保费提高,并非是从重疾新定义后才凸显。

从去年开始,各大保险公司陆续取消重疾险保定期的版本,或者产品要捆绑身故责任,已经预示着行业红利越来越少。

因此,奶爸认为,虽然一开始保险公司对于新产品并不一定会大幅提价,但从整体的风险发生率、保司的长期经营来看,未来长期重疾险费率上涨是必然趋势。

同时,不少保司为了追求快速发展,不断开拓新市场,推出了许多性价比极高的重疾产品。

就比如说,去年上线至今一直处于重疾险第一梯队的网红选手达尔文3号、超级玛丽3号Max等,以其高保障、低保费的优势,迅速俘获消费者的心。

由于需要增加重疾险业绩,同时保司需要积累行业经验数据,才会在一定程度上以较低的价格,推出性价比较高的产品,让大家短期内吃到行业发展初期的红利。

但长期来看,一味依靠低价占领市场的竞争策略无法持久。

因此,出于对未来的风险控制,保费上涨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而且,保险公司是长期经营主义,即便新定义的出台提高了重疾的理赔门槛;

但由于之前旧定义产品积攒下来可能会导致赔付的风险,在未来,保险公司仍然需要通过涨价来平衡长期风险。

05

奶爸总结

现在,重疾险市场进行的这场新老产品大洗牌已经临近尾声了。

从保障内容来看,新旧定义产品各有优势。

但总体来看,旧定义产品略胜一筹。

再加上现在各大保司推出的“择优理赔”政策,旧定义产品的优势也更加突出。

从长期来看,新产品的价格也会更贵。

所以,现在配置重疾险,才是最好的时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1

标签:保险公司   新产品   定义   心肌梗死   发生率   恶性肿瘤   产品   保费   发病率   新旧   男性   成本   风险   女性   数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