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有修养、有分寸的人,是不会随便说这2个字的


一个有修养、有分寸的人,是不会随便说这2个字的

我们将心比心,既不希望人家马马虎虎待我,当然也就不可以马马虎虎对待别人。
「曾仕强每日箴言」

|全文共2200字,深度阅读需10分钟,受益终生|

一个有修养、有分寸的人,是不会随便说这2个字的

我们中国人说话的时候,嘴巴上常常喜欢说:“随便,随便!”


但其实,心里头并不是真的那么随便。


比如朋友来访,你问他喝些什么?他顺口说:随便。若你当真随便倒一杯白开水给他,必然引起他的不满。


他表面不说什么,甚至还堆满了笑容,依旧客气地说谢谢,腹中却可能嘀咕着:如果只有白开水,何必问我喝什么。


比如请客人吃饭,我们总是习惯说:没有什么菜,随便吃吃。实际上端上桌子的菜肴十分丰盛,否则客人也会不高兴。


反过来说,客人如果真的随便吃喝,丝毫都不客气,即使宾主交情甚深,看在眼里,心里也会不太舒服:你也未免也太随便了吧!


随便随便,真的不随便,这里面是有大智慧的。


随便的意思起码两种:一是随意、任意;二是不拘束、不认真。但是,在日常生活当中,使用起来往往有3种含义。


1

“随便”代表“看看你的诚意”


人家问我要什么?我答随便。


意思就是说:衡量你自己的能力,可以提供什么最好的。


比如张三的经济条件比较差,只能够请我上普通馆子;李四手头宽裕,豪华酒楼也请得起。


而我想知道对方的诚意究竟有几分,所以说随便。


如果张三、李四都请我吃快餐,我便觉察张三够诚意,李四则未免不够意思。


如果李四问我:到哪里用餐?我当然不能直截了当地提议去豪华酒店,万一他认为那样并不值得,岂非自讨没趣?


不过我也不愿意自贬身价,一开口就选择普通餐厅,非但显得土气,对方也未必领情。


最好的办法,还是说随便。至少可以了解李四“所愿意给我的最合适的”是什么。


因而知道自己在对方心目中的地位,以便调整自己所应该表现的态度。


李四的经济能力,足够请我吃大餐,事实上他只愿意请我吃快餐,表示在他的立场,快餐对我是最合适的。


张三、李四问我喝什么饮料?我照旧说随便,因为我希望了解谁最有诚意,知道我喜欢喝什么。


张三点了我最喜爱的饮品,我知道张三非常了解我,心里就会十分高兴。


李四点了我最厌恶的饮料,我把它摆在面前,一口都不喝,李四看到我的反应,就应该体会到有什么差错,否则哪里谈得上有诚意?


一个有修养、有分寸的人,是不会随便说这2个字的


2

“随便”表示“我对你的敬意”


我们一般人请客吃饭的时候,往往会准备很多佳肴,仍然对客人说“随便吃吃”。


意思是这些菜虽然够好,但总觉得应该用更好的佳肴款待,才足以表达主人对贵宾的敬意。


再比如王五在百货公司买了一件名贵大衣,送给邱七的时候,他说:“这是我在路上买的,您随便穿穿。”


邱七如果觉得名贵,可以说:“太名贵了,我不敢穿!”


假若认为还不够好,也不会责怪王五的失敬,因为王五说得很清楚,大衣是在路上买的,随便穿穿就可以。


主人说“随便”,在东西实在好的情况下,具有单凭物质不足以表达全部的敬意,必须拿精神来补助的用意。


中国传统以人为主宰而不重物的观念,使得物质的地位和精神相比较,往往居于次要。


我们不采取西方人的方式,强调送人的东西是最好的,来表示赠予者的敬意。


中国人以不同的语气,用随便种的、随便做的、随便买的,盼望对方随便吃吃、随便穿穿、随便用用,以提升精神的重要性。


如果东西并不是很好,而主人说随便,那就代表我已经尽力,希望你能够谅解。


有朋自远方来,而家里没有什么好的食物,一时又难以张罗,只好抱歉地说:


“事先不知道大驾光临,家里没有准备,请随便吃吃,真不好意思!”


就好像当儿子的,买回来一套普通的茶具,向母亲说:


“爸爸喜欢喝茶,这一套茶具先随便用用,将来再换一套比较好的。”


中国人讲究尽心。我们不是绝对的成果论者,只要诚心诚意,确已尽力而为,对方多半是会谅解的。


即使对方还是不高兴,我也问心无愧,至少图个心安理得。


一个有修养、有分寸的人,是不会随便说这2个字的


3

很多情形,并不能随便说“随便”


西方人常说中国没有哲学,只有一大堆谚语。


这话不完全对,但我们不得不佩服他们锐利的观察力,因为我们古代的先哲,早已巧妙地把哲学从象牙塔里放出来。


他们让哲学流传在每一个人的嘴巴上,化为不着形迹的谚语及口头语,如此竟然也被西方人察觉出来,实在了不起。


我们口头上说的“随便”,正是孔子“无可无不可”的哲学。


儒家谈“经权”,要我们“执两用中”,在不断变动的环境中,“持经达变”。


人与人之间,各自都在变迁,时时有不同的情况,我们如果丝毫不加考虑,马上凭自己的意愿,说出个人的意见。


万一对方觉得为难,不但不敬,还有不仁的可能。不如将心比心,先说“随便”,好让彼此有个商量。


但是,既然无可无不可,随便就不是任何人,任何时、地都通用的,有许多地方,并不说随便。


朋友请客,问我到哪里吃饭,我了解他的情况不佳,但又不能伤害他的面子,这时不敢说随便,只能说:


“我最近肠胃不好,很怕油腻,就在附近这家饭馆吃吃,下次再到远处去,好不好?”


有人托我帮忙,要请我吃饭。我暗自盘算,这一餐吃下去,背负人情太重,哪里敢说随便,赶忙借故推辞,心领为止。


弟弟想请哥哥全家人到东京去玩,哥哥如果不想去或不能去,就不能说随便。


因为兹事体大,一说“随便”,弟弟就开始筹划,费尽苦心,这时哥哥才说没有时间或不愿领情,岂不伤了感情?


反过来,长辈对晚辈有重大的事商量,晚辈也不可以胡乱说“随便”,否则就显得太随便,不够认真了。


随便,是合理的随便,不是不合理的乱随便。


总之,中国人的随便,绝不是马马虎虎。


我们将心比心,既不希望人家马马虎虎待我,当然也就不可以马马虎虎对待别人。


我们一方面不可以随便说“随便”,一方面也不能够随便理会或处置别人的“随便”。


因为一个有修养、有分寸的中国人,是不会随便说“随便”的,一定有用意所在。


该随便才随便,不该随便绝对不可以随便!以不随便的态度来随便,才能执两用中,权变得宜。

本文内容:曾教授《中国人你凭什么不自信》汇编


曾仕强详解道德经全套为德经和道经共2本 ¥66 购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执两用中   随便   无可无不可   将心比心   晚辈   谚语   西方人   敬意   诚意   客人   主人   哥哥   哲学   中国人   东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