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与父母成熟分离的孩子,要用一生去修复创伤

文|诺妈育儿日志,公众号同名(此文为原创,版权归属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图片源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这世上所有的爱都是为了在一起,惟有父母对孩子的爱指向分离。”


第一次读到这句话时还在读大学,当时也就心中小小地喟叹了一句。


当妈妈后,再次读到这句话,心中思绪复杂万千。


想到如今尚在牙牙学语的小人儿将要慢慢长大,最终和我走向分离,心中满是不舍。


但我也深知:孩子和父母的分离是必然的,也是非常重要的。


没有与父母成熟分离的孩子,要用一生去修复创伤


武志红老师在他的书《为何家会伤人》中写道: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爱和分离同等重要,缺少其一,孩子都无法健康长大。”


突然就想起了最近在看的电视剧《司藤》中易如的故事:


易如是孔菁华的养女,孔菁华很爱易如,但她的爱是带有目的性的:她希望易如照着自己的想法成长。


孔菁华想要的是一个乖乖女,易如却在青春期成了叛逆少女:和不良青年混在一起,夜不归宿、喝酒……


孔菁华管教无果后,居然决绝地踩断了易如的腿,将她赶出了家门。


没有与父母成熟分离的孩子,要用一生去修复创伤

易如踏入社会后,受尽苦楚:


没有钱,断腿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后来有机会得到医治,却永远无法恢复正常了;


没什么学历,加上拖着一条残腿,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最多也只能打打零工;


残腿、嘲笑、回不了的家,无一不对易如的心灵造成创伤。


庆幸的是后来遇到了秦放,腿伤得到了治疗,成了秦放的助理。


她的能力得到锻炼后,完全可以独自生活了,但是她内心的自卑和怯懦却令她不敢踏出第一步。


她只相信秦放,只想跟着秦放,她没有勇气离开,更没有勇气开始独自生活。


而她的内心,始终想要回家。


秦放鼓励她回去时,她却又忐忑不安:“妈妈已经不要我了 ,妈妈还会喜欢我吗?”


……


没有与父母成熟分离的孩子,要用一生去修复创伤

一直到最后,她终于鼓足勇气走到家门前,从老位置摸出来家门钥匙的那一刻,她才开始释怀……


在易如被逐出家门的这几年里,她的内心是有缺失的。表面上她已经是成年人,内心里却还是一个需要母亲给予力量的小女孩。


被母亲抛弃的那一刻,她的内心世界就轰然倒塌了,直到她重回母亲身边,这世界才开始重建。


如果易如没有回到母亲身边,接下来的人生里,她一定会以各种方式去找补她内心缺失的这一块,而过程必定是艰难的、痛苦的。


如果孔菁华还是一如既往地试图控制孩子的人生,即使易如回去之后,她们肯定还会经历漫长的磨合期。


不过电视上安排的结局是:孔菁华悔改了,母女二人最终达成和解,也算皆大欢喜。

没有与父母成熟分离的孩子,要用一生去修复创伤


认识的一位姐姐,从小在父母的“高压”政策下长大,父母看到的永远只有她的成绩而非她本人,她甚至怀疑父母根本都不爱自己。


听她讲述自己的经历,她的妈妈简直和《小舍得》里面的田雨岚如出一辙。


不,确切地说,比田雨岚更疯狂。


田雨岚至少会在颜子悠取得好成绩的时候夸奖孩子,她的妈妈只会在她取得好成绩的时候说:“不要骄傲,考一次第一名不算什么,每次考第一才算厉害。”


没有与父母成熟分离的孩子,要用一生去修复创伤

周末,其他的学生都可以放松一下了,她却有上不完的培训班。


如果母严父慈就罢了,还可以弥补下她在妈妈这里的缺失。


但她的父亲同样严厉,加上忙于事业,对女儿的关注也很有限,有时甚至一星期俩人都没机会说上一句话。


开始的时候,姐姐学习成绩还可以,对上培训班也没有排斥。


但当她一次次取得好成绩却没有得到一句肯定和夸奖时,她变得越来越排斥学习,成绩也开始下滑。


高考时,不堪重压的她精神恍惚,并没有考上理想的大学,父母对她冷嘲热讽。


她一气之下离家出走,近十年了,都没有回过家。


没有与父母成熟分离的孩子,要用一生去修复创伤

因为没有好的学历,找工作时确实遇到了很多阻碍。


不过她聪敏好学,踏实肯干,最终创业成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不过,其中的辛酸苦楚也只有她自己知道。


这些年中,身边不乏有优秀男士的追求,但是她却始终有一种恐惧感、不配得感,令她无法轻松去享受一段恋爱。


直到她去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才明白,自己如今的心理障碍,是源于自己的原生家庭。


与父母粗暴的分离方式导致了她与父母之间的关系不亲密、不和谐,进而影响了她与他人建立关系的模式。


她的父母不爱她吗?


当然爱!只不过,他们爱的方式不够妥当。


她和父母的分离虽然是主动的,但也是粗暴的一刀切,自认为与父母断了联系,就不再受他们的困扰。殊不知,自己其实一直困在其中。


没有与父母成熟分离的孩子,要用一生去修复创伤

在《为何家会伤人》这本书中,武志红老师写到了处理分离中的3种结果:


成熟分离:健康的亲密关系,我们相爱,相互需要,但我们也分得清哪个是你,哪个是我;


拒绝分离:关系中的人儿无法分离无法独立,渴望融合,黏在一起,但亲密关系的质量却不一样定高;


单纯分离:拒绝爱与亲密,直接走向分离,孩子会有很大的缺失。


上面两个故事中,不管是被动地被逐出家门,还是主动地离家出走,都属于“单纯分离”,也因此,她们心中都有很大的缺失,无法走向真正的成熟,甚至需要她们用一生去修复。


分离,是生命中永恒的主题,相互亲密,却又相互独立,才是健康的亲密关系,才能拥有幸福。


而父母与孩子之间成熟的分离,是帮助孩子建立健康亲密关系的基础。


曾奇峰老师有一句经典名言:爱制造分离,而施虐制造忠诚。


没有与父母成熟的孩子,要用一生去重建坍塌的内心世界。


没有与父母成熟分离的孩子,要用一生去修复创伤

想要建立成熟的分离模式,父母首先要明白:孩子不是自己的附属物,他们有权做自己。


其次要做到尊重孩子,理解孩子。


孩子取得成绩时要予以肯定,孩子犯错时要耐心引导教育。


父母要尽到自己的责任,帮助孩子、引导孩子,但要明白:属于孩子的课题让他自己去承担,父母不要干涉,更不要控制,给予孩子独立成长的空间。


过好自己,不要把重心都放在孩子身上,父母和孩子是互相独立的个体。


只有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系是和谐的、亲密的、有界限的,才能为将来成熟的分离打下好的基础。


为了孩子的心理健康,让我们和孩子建立成熟的分离模式,这也是对孩子更好的爱。


诺妈,学习型妈妈,分享育儿干货,关注我,共同成长为更好的父母,养育出更优秀的孩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4

标签:成熟   父母   培训班   孩子   缺失   创伤   家门   亲密   内心   母亲   独立   心中   成绩   妈妈   关系   健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