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不读书,您随意

读书日这一天,下了班回家。一一在家玩水,洗自己的衣服,据说白天花了很长时间“修理”自己的平衡车。


原以为这一天干了这么多工作,一一会早点休息。可睡前她又想看书,抱了一摞书到床上。果然是我的女儿,不想辜负这个日子。


为了防止她看个没完,拖延不睡觉,我暗自扔回书箱两本。等这一摞读完了,关灯了,又赖着想看。经过讨价还价,选来选去,各种保证+承诺,最后选了一本发声书,听完音乐,才同意睡觉。


等她睡着了,我才坐回书桌前,为一篇书评结尾。然后,还剩下一点时间,想一想,节日要有仪式感。于是翻开陈春成的《夜晚的潜水艇》,看完了第一个故事,也算不辜负这个日子了。

读不读书,您随意


不知道这个日子从何时开始,变得仪式感非常强烈。打开手机,看这一天的新闻,各种图书奖项颁布,我正在看的陈春成还拿了一个奖。


同时,全国各地都在搞读书活动,不出意外的话,很快还会看到全民阅读调查报告之类的报道。调查结果显而易见,经过全社会的努力,我们国家的人均阅读率提高了多少个百分点。


电商平台也不能含糊,不要在意网红读不读书,这一天卖书是肯定的。按照以前的习惯,我确实会选择在世界读书日网购几本书,因为真的是很便宜。无论是当当还是当时还存在的亚马逊,都会有满减活动,全年仅有一次的爱书人福利。


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大概是很多人的常态。即便是再喜欢看书,也不太可能始终保持高频率的读书状态。大家不可能每天都在读书,我们还要去搬砖,还要做别的事情。


但很多媒体还是保持每年一度的疑问和劝导,形成了统一的句式:“今天,你读书了吗?”

读不读书,您随意


回答不读吧,好像有点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感觉,不读书这件事怎么好意思说出口呢。可对方非要问,只能敷衍着回答读书啦。


可既然今天读书了,总得说说你读了什么,接受别人的夸赞或点评,为自己阅读品味做一次代言,体现自己的学识和段位。


这样一来,“今天,你读书了吗?”这个问题像是在问你“今晚你吃的什么菜呀?”不光问你吃什么,还顺便你推荐一下菜系。其实是一个很私人的问题,如果是熟悉的人,你怎么回答都可以。


“今晚您吃什么呀?”

“今晚的主菜是《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不来点小菜?”

“有晌午剩下的《红拂夜奔》”

“这么好的菜,不配点喝的?”

“再来一瓶《万寿寺》,齐活了”

“呦呵,这伙食不错呀!”


可面对不熟悉的人,这桌王小波套餐未必能上得了台面。过时啦,没有新意,不够正能量,这有什么可吃的……

读不读书,您随意


读书是一件私人的事情,推荐书也是一件私人的事情。每个人的认知都不一样,同样的书,推荐给不同的人,反馈是不同的。看电影也是如此,你再喜欢的五星电影,也有人用牵强的理由打一星。


所以,在知乎上,我几乎不回答推荐图书一类的问题,在微信上,也不敢大篇幅推荐童书。


小宝宝的童书通常有很多专家+网红+自媒体推荐,从来是喜欢以问题为导向。学语言,看这本,学思维,看那本。不想上幼儿园,就让孩子看这本。别闹了,孩子看完书就想天天盼着上幼儿园了?


这就像知乎上的一些图书推荐问题,描述就很有趣,比如“有哪些好看到让人浑身颤抖、无法自拔、久久不忘的书?”让人浑身颤抖的话,看什么书不是关键,关键是如何在看书的时候摸上电门。


还有“有哪些书看完后会让人很后悔没有早看到?”看完大家的推荐,我后悔自己没长个八核十六线程的脑袋,好把这些书在18岁之前都装进去。


你后悔没早看到,不代表别人也会后悔。你喜欢的,不一定就是好的,我喜欢的,不一定是对的。


有了一一之后,我就很少盲目地听人推荐而去买书。虽然也会尝试买一些奇奇怪怪的绘本,但很多优质绘本的选择上,会听从一些从业者的意见,而非听从陌生人的推荐。


在陪读书的实战中,慢慢摸索出一一的兴趣爱好,自己的水准。有什么种类的书能让她更有兴趣,有哪些书暂时不适合一一,也不适合自己。


读不读书,您随意


前几天,有朋友问我,1岁之前的宝宝能看什么书?我想了想,推荐了几种一一1岁前喜欢看的书,还翻出以前公众号写的文章。但我不得不补充说,这些书,您到时候试一试,如果不灵,就自己想辙吧。


我始终相信,书是最好的辅助工具,但不是万能的教育法宝。千万不要认为读上某绘本,就能解决孩子的某些问题。


最近在读阿德勒的《儿童教育心理学》的时候,我就在思考,教育家到底在告诉我们什么?是他的理论方法,还是在他的思考角度?


其实都不全是,教育家是在帮助我们了解小宝宝的心理,让我们知道这个2岁的小脑袋里都有什么。至于方法,是无法完全照搬书上的内容,父母在执行上也会有很大的出入。


你听一些专家教育孩子,运用某本书提倡的方式,如此的简单高效。你拿过来看了,却完全不顶用。是专家说得不对,还是书推荐错了,还是你阅读理解有问题呢?

读不读书,您随意


回到小宝宝读书这件事情来说,小宝宝对世界的认知,对读书有没有兴趣,不光取决于书的内容,还取决于成人如何给宝宝讲,如何抓住小宝宝的心理。这就是亲子阅读的执行问题,没有什么书可以帮你解决问题,只有靠父母长期的陪伴和共读。


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种哈姆雷特,对于小鸡球球,一千个家长就有一千种讲法。所以,无论是普通人还是专家推荐的童书,书是一方面,如何讲好,则是另一件事儿了。


所以,不必盲目地相信推荐书单,也不要把读书这件事儿放到极高的位置上。读书就应该是一件平常的事情,就像吃饭睡觉一样平常。


不必问“今天,你读书了吗?”,读书日,不是拿来劝人读书的,读书,本就应该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读不读书,您随意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 END -

#世界读书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装进   教育家   小宝宝   认知   事儿   今晚   随意   后悔   私人   事情   日子   孩子   喜欢   专家   图书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