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处处皆学问之亲人篇—成长日记之四百一十一

今天下午,四川的表姐夫给我发过来一个视频,陈平教授讲的关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建议。


生活处处皆学问之亲人篇—成长日记之四百一十一

四川的表姐小时被我老妈从四川带到我家,她是我二姨家里的大女儿,二姨家有七个女儿,当时,林区的日子比农村大概要好些,表姐被妈妈带到林业局,姓了我家的姓,后来,参加工作,结婚,在我心里,表姐和我自己的姐姐没什么不同,表姐也一直当我是是亲妹妹,和四川的妹妹们反倒有些生分。

姐夫也是四川人,是个文人,非常注重传统,很有包容心,我印象中,他好像很少和表姐发脾气。这倒是典型的四川男人性格吧,四川男人是全国有名的“耙耳朵“。不过,我觉得姐夫对姐是宠吧。

姐夫他俩非常喜欢女儿,他俩一直觉得女儿将来一定不是凡人。他们始终坚持认为我女儿博学多才,好学不倦,所以一直关注女儿的成长。

姐夫是个睿智的人,而且比较有平常心,也不功利。他也比较赞成女儿做自己喜欢的事。刚刚发我的视频就非常棒。我国的陈平教授是个牛人,中科大物理专业毕业,现在居然是北大经济学家,这跨界跨的跨度好大,可见是个有真水平的。

这个视频主要讲了德国和中国对独立型人才不同的培养机制,德国是更纯粹的培养机制,研究院不允许看电视,每月都有国际研讨会。德国的研究生是因材施教,不会进行统考,研究生自己申请别人没做过的事,老师为你量身定做。他会推荐你学习哲学,心理学,物理学等等,他会在全世界选择这方面的最权威的老师,出资让你和他们学习。这个德国的老师就是伯乐。而国内是批量生产研究生的,缺少原创的贡献。

陈教授讲得非常好,我也希望女儿将来能遇到这样的招收研究生的机制,遇到这样的伯乐老师,希望未来等女儿考研时国家的高端研究生院能有所改变,希望陈教授建议能被官方接纳。也希望女儿能不负亲人们的期望哈,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呵呵,聊起了姐夫,就想起了我表姐。她和姐夫退休后回到绵阳居住,一开始,也是受不了四川的气候,又热又潮,毕竟她离开四川都四十来年了。第一年,楞是被折磨的受了十几斤。两三年后才又慢慢适应。

表姐是个极讲究养生的人,平时生活中的无论是哪种蔬菜、水果或者谷物都能勾起她的讲课欲。平时在四川就和姐夫在一起,估计也没有听众哈,2013年到我家来,对着我们仨一通的上课,呵呵,每天都对我们大谈特谈这些食材该如何做,如何吃,如何防病。

我是每天忙忙碌碌,感觉自己没时间没那心情去捉摸这些事。表姐呢,却总是费心巴力地和我谈论这些,希望我能重视。因为女儿小,她总是希望我能给女儿科学的饮食,殊不知我的兴趣早已不在饮食上。

8岁的女儿却不同,她仿佛和表姐找到了共同语言,她俩经常是聊得热火朝天。

有一天我坐那看书,女儿拿来桔子给大家,表姐说:“老妹,七年陈皮赛黄金,你可以把桔子皮陈起来!”

“我有陈一周的。”贝贝爸来了兴致。

“大姨,我有陈半年的”!女儿兴奋地叫着,拿来了她的盒子,里面陈的是春节时她攒的。

“哎哟,这才是好的嘛,这是很有用的,做鱼炖汤放里面味道也好,营养也好,再把陈皮吃掉!”

于是我们家那段时间做汤里面都有桔子皮了,他们爷俩还真把汤里的桔子皮也就是陈皮吃掉了哈!我看着还真是蛮佩服的哈!我是吃不下去,不过,姐他俩回四川后,这爷俩也没坚持吃下去。

表姐他们还给我们带了四川的鱼腥草,我知道这是具有中药药效的,可是真是腥啊,凉拌了吃不下去啊。我想,有些饮食习惯是基因里带来的,就像我爱吃带馅的东西,包子,饺子,馅饼,盒子,卷饼,汤圆,甚至于煎饼卷葱都爱吃,我想这大概是满族人,原来游牧生活,做些带馅的东西等于连主食带菜都有了的缘故吧。

呵呵,想起表姐和姐夫,感觉很亲切,时间过得真快,他俩已回四川十几年了,女儿也从小女孩长成大姑娘了。真希望时光可以停住,或者青春能永驻,愿远方的表姐和姐夫一直安好!事事如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6

标签:伯乐   陈皮   德国   表姐   姐夫   学问   盒子   亲人   研究生   机制   教授   女儿   我家   老师   时间   人才   视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