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岁高中女生怀孕产子,家长大闹学校要求赔偿,究竟是谁的责任?

16岁,本是花一般的年龄,这个年纪本应在学校里安心念书,但广西岑溪一位16岁的少女,却停学在家,面对一个嗷嗷待哺的小宝宝,满脸懵懂……

16岁高中女生怀孕产子,家长大闹学校要求赔偿,究竟是谁的责任?

女儿的事让这个贫寒的家庭陷入困境

今年1 月份,广西壮族自治区岑溪市某中学一名16 岁高二女生,在医院产下了一名女婴。

2 月 25 日,她的父亲黄先生告诉记者,去年他得知女儿在谈恋爱后让班主任多留意,并随时反馈情况给他。

但直到女儿临产前给他打电话,他才知道女儿与同校男友发生关系后怀孕了。女儿的事让这个贫寒的单亲家庭一时间陷入了困境。

16岁高中女生怀孕产子,家长大闹学校要求赔偿,究竟是谁的责任?

父亲:我把女儿托给了学校,却酿成了这个结果

2 月 25 日,记者和黄先生取得了联系。记者了解到,黄先生是岑溪市人,目前女儿已经停学在家,生下来的孩子也在家中抚养。

黄先生说,目前孩子出生一个月不到,健康情况十分不好,背部还因为生病起了泡,但是家里已经没有钱让女儿和孩子进医院疗养了。" 我们是单亲家庭,家里经济来源少,我经常外出打工,很少和女儿见面,这也是我这个做父亲的不是。"

黄先生告诉记者,女儿 2017 年 9 月起就读于岑溪市某中学,此后一直寄宿在学校。2018 年 4 月,黄先生从女儿的同学口中得知,女儿在学校和一个男生谈恋爱了。

" 我知道这件事以后,就打电话给女儿的班主任,让老师多加注意。" 黄先生表示,当时老师答应,以后女儿有任何情况都会告诉他。

但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从女儿怀孕到临产,竟然无人发现这个情况并告知黄先生。女儿直到开始肚子疼后,才将这件事告诉了父亲。黄先生赶紧联系了亲友将女儿送到当地卫生院,并在 1 月 31 日将孩子生下。

" 我把女儿托给了学校,却酿成了这个结果,所以现在我只希望学校能负起这个责任来。" 黄先生表示,因为这件事他没有时间去工作了,事发后他找到学校和教育局进行协商,但是得到的回复都是此事与他们无关,无奈之下,黄先生选择将此事在网络上曝光。

教育局:已有解决方案,但不方便透露

2 月 25 日,记者多次拨打黄先生女儿班主任的电话,但都未获接听。黄先生女儿就读中学的一位领导在电话里告诉记者,目前不便回答记者的问题,此事要由教育局和学校作统一回复。而学校办公室的一位工作人员则表示此事还需要调查核实,学校正在进一步处理。

随后,记者致电岑溪市教育局,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事情确有发生,目前已经和家长进行过沟通,并提出了处理方案,但具体的内容不便向记者透露。

而截至记者发稿前,黄先生也联系到记者,他表示,目前已经和教育局以及学校再次沟通,事情已经得到解决,但具体细节不便透露。

16岁高中女生怀孕产子,家长大闹学校要求赔偿,究竟是谁的责任?

责任全都在学校吗?

女儿给同校男友生下孩子,家长首先要学校承担责任,可家长有没有想过男孩的责任?作为父亲,自己有没有责任?

十月怀胎,难道父亲一直都没看出来?

毕竟如果女生怀孕时肚子不明显,再加上是冬天,衣服穿得多,更不容易被发现。如果她连同寝室的同学都瞒过了,瞒过老师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一个16岁的高二女生,连基本的观念都不具备,谁之悲哀?

任何高中,都会三令五申明文禁止学生谈恋爱。任何老师,都明白早恋的危害。

高中生的爱情,大多盲目且固执。老师只能苦口婆心温言软语的劝导。没收手机学生都能跳楼,棒打鸳鸯也是件高风险的事。

子不教父之过,父母是孩子教育的第一责任人。现在的情况却往往是:父母不会管教,老师不敢管教,出了事却要学校来承担。自己就真的没有责任吗?

这性教育是中国最落后的教育

不久前,沈阳一对高中生情侣去开房的新闻也曾刷屏。虽然说,性行为都是你情我愿,但现在年轻人初次性行为的年龄越来越小,背后爆出的种种乱象也折射出一个更加严峻的问题。

知乎上一个叫飒姐的妇产科医生说,在很多青少年的眼里,人流、打胎似乎是一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甚至有一个2002年的小姑娘,躺在了人流床上还笑着说:”医生姐姐,我能录个小视频吗?让他们看看这就是妇科门诊内部!“

某短视频平台上也见

一位医生朋友说,遇到过一个16岁姑娘,怀孕2个月,不敢告诉家长,想自己去做人流,但又害怕,又没钱。

“如果妈妈知道,肯定会打死我的!”

台湾青年作家林奕含,13岁那年被老师强暴了。吃饭时,她试着向家人求助:

“我们家什么都有,就是没有性教育。”

妈妈一句“性教育是给那些需要性的人”,就堵住了她的嘴。

在社会对性的“禁忌”下,孩子们出了意外,首先感到羞耻,宁愿自己承担,也不愿让父母知道。

还记得在「高考堕胎」的新闻里,刚考上大学的女孩宫外孕后被摘除输卵管,男友来看了两眼就断了联系。

不知道他转身离去的背影,是否还包含着悔意。只是女孩面对镜头说:「我现在不想再谈恋爱了,以后也不会嫁人了。」

过早越过青春里的底线,不仅毁了一段美好的感情,甚至丧失了一个人的理智,丢掉了生活下去的底气。

这样的风险,有多少家庭能承受?

这时候你还会说,性教育,只是带个套那样简单吗?

即便到今天,我们的社会,仍旧是谈性色变。

在中国,除了大城市少数学校开设了一些实验性课程,大多数中国学校迄今尚未引进正式的性教育课程。这让中国19岁以下青少年中有近22%的人对性知识基本一无所知。

根据时代周刊的一篇报道,中国每年的人工流产次数高达1300万次。相比之下,美国每年的人工流产次数仅有约65万次,远远低于中国的平均水平。

一份CNN报告称,中国惊人的人工流产率与大众对于避孕用品的无知是有极大的联系的,而这背后,恰恰是因为中国教育系统所缺失的性教育。

16岁高中女生怀孕产子,家长大闹学校要求赔偿,究竟是谁的责任?

性教育本身就是去“污”的过程

当一件事情不愿意被人知道的话,人们就非常好奇,非常愿意去打听。但是当一件事情被大家所熟知的时候,没人愿意去好奇,没人愿意去打听。

在性教育问题上,理应如此。

中国的父母总是羞于向孩子们讲述这件事情,这样孩子们在遇到问题时候就不愿意告诉父母,周围也没有可以让他们信赖的人,就会发生各种令人始料不及的事情。

家长至少应该让孩子们知道:

①身体工作原理和疾病的知识;

②多数电影电视展示的只是娱乐,不能强加于现实中的知识;

③怀孕后身体的变化、生孩子时对身体的负担、不能理所当然的生孩子的知识;

④希望男生也知道女性的辛苦的知识,让男生建立保护女生的意识。

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发现,适当的性教育不但不会让性行为提前,反而会推迟性行为,让年轻人对自己的行为更负责;对性无知,倒是会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使其缺乏自我保护意识,造成性病、意外怀孕、危险流产和过度性焦虑等等。

性教育不是洪水猛兽,与其戴着有色眼镜,不如克服难以启齿的心理坦然面对。悦纳科学性教育的大方和直白,才是让孩子懂得对自己和他人负责的最有效方式。

性教育并非恐吓,不是将性行为妖魔化,而是教育孩子真正明白他在做什么,会带来哪些后果,怎样才能保护好自己。

这是最基本的底线教育,让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冲动,学会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

16岁高中女生怀孕产子,家长大闹学校要求赔偿,究竟是谁的责任?

男孩女孩都需要底线教育

1、身体底线

台湾女作家林奕含高中时曾被语文老师性侵。她送作文给他,他就趁机作恶。而十几岁的小女孩一向听话,不懂反抗,甚至还对老师说对不起。

而无法顺从也无法接受的小女孩之后便患上了精神疾病,无法完成学业,走不出阴影。她把自己噩梦般的经历写进了书里,却不敢也不愿告诉父母。

直到26岁,她的书出版两个月后,这个美丽又多才的女孩不堪精神折磨,在自己卧室上吊自杀。

这样惨痛的例子每天都在发生,受害对象往往是柔弱无助的女孩子。

日常生活中我们就要教女孩子,面对侵犯,勇敢说不。如果他人要侵犯你的身体,一定要在第一时间激烈反抗,用最严厉的态度告诉他们“不可以!”,这可能会使你避免遭殃。

我们也一定要告诫女儿:

千万不要为任何事情出卖和伤害自己的身体,以换求什么好处。

2、感情底线

最近报道的这则新闻:

“从香港到吉隆坡,飞行里程2500余公里,大约需要4个小时。数年来,多名中国女性的命运在这条航线上改变。”

两年里,超过20个女生,走上了不归路:因为她们身上被搜出携带有毒品。

在马来西亚的法律里,对于贩毒的处罚最严苛,15克吗啡、海洛因就是死线。可是这些姑娘,带了足足几斤。

一些网友用戾气很重的话,骂她们丢脸、拜金、崇洋媚外。

最扎心的,这些姑娘条件都不错,而且是家中独女。父母疼爱了二十多年的掌上明珠,现在却被关押在铁窗深处,不知明天是死是活。

这些不愁吃不愁穿的姑娘,如果只是为了钱,会去做这种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事吗?当然不是,女孩声称自己是为了爱情。因为爱情,她们替尼日利亚的外籍男友运毒,把自己变成了“人肉快递”。

可是你知道吗?

尼日利亚不仅贫穷,还允许一夫多妻。这些傻姑娘,沦陷在恋爱的炫目光晕中,看不见赤裸裸的生活真相。她们可以替男友去死,男友却说“不认识她”。

现实中,也不乏被爱情掐住软肋、迷失自我的姑娘。迎合对方爱憎,放弃自己的喜好甚至大好前途。命运急转弯翻车,只是因为她拱手把方向盘交给了别人。

爱没有上线,但必须有底线。

愿你爱得真诚也畅快淋漓,更记得守护自己。

16岁高中女生怀孕产子,家长大闹学校要求赔偿,究竟是谁的责任?

3、生活底线

有这么一个故事:

女儿考上大学后,父亲给她寄钱:“1200元够不够?”

女儿回答:“够了。”

父亲又说:“想买什么就买,别亏自己。”

女儿听了,半天不作声。

父亲觉得奇怪:“怎么了?”

女儿说:“室友和我一样,每月家里也是给1200元,但她生活质量比我高,每天都有零食吃,每周都去麦当劳……”

父亲说:“她是不是在打工?你不要去,耽误学习。”

“她没有打工,是在谈恋爱。有一次她约会回来对我说,其实她不喜欢那个男生,只是喜欢他替自己买单而已。她还说我傻,可惜了这张脸,如果她有像我这样漂亮的脸,根本不用向家里要钱。”

父亲放下电话,立即给女儿打了1500元,对女儿说:“从这月起,我每月给你1500元。多出的300元,你可以买零食。还有,如果你恋爱了就要告诉我。我每月再给你500元,作为恋爱经费。请你一定要记住,每次约会,都不要忘了带上自己的钱包。”

这位父亲为什么要这么做?

他在教给女儿一个生活底线——要有经济独立能力。

“如果女人想拥有一份势均力敌的感情,想拥有一个心安的归宿。经济独立,是首先要保证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岑溪市   学校   性行为   中国   教育局   底线   性教育   高中女生   父亲   男友   姑娘   家长   女儿   父母   身体   记者   老师   责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