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岁考取当地状元,令清华大学校长吃惊,是什么让他获得如此成就

2004年的时候,年仅五岁的他直接跳到了小学四年级,这对一般孩子来说这个年龄还在上幼儿园,而他年仅五岁就展现出了他天才般的天赋。2013年的时候,参加高考的他最终以601分的优异成绩拿下了当地的状元,成功进入了国内顶级学府清华大学。

13岁考取当地状元,令清华大学校长吃惊,是什么让他获得如此成就

从小就离不开父母的教育父母注重教育方式的培养

当时的他只有13岁就进入了很多人一辈子都在憧憬的学校清华大学,清华的校长在当时见了他都感觉到不可思议,小小的年纪竟有如此大的能力。那他到底是凭借什么过人的能力成功考取清华大学的呢?

范书恺于1999年12月24日出生在山西省河曲县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中。他的父亲是当地公安局的领导人员,母亲是一个中学的教师。他们对自己唯一的宝贝儿子非常的重视,尤其是在教育儿子上,他们非常注重培养儿子,更重视教育方法。

范书恺的母亲曾说过,孩子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所以孩子变成什么样,全在于家长怎么正确地去引导孩子。不能放任他胡作非为,更不能娇惯孩子。尤其是在孩子小的时候,不然等到慢慢长大了就不好去纠正了。

良好的教育环境成就现在的他

所以范书恺的父母在他一岁多的时候便教他识字,最开始时范书恺的母亲利用故事书和绘本当做教辅资料来教他识字。并且不管在外出还是在家里,看到广告牌上杂志上等这些带有文字的,他的母亲都会让范书恺试着将他读出来。

范书恺的父亲就不一样了,他的父亲会拿一些玩具来与范书恺做游戏,让他在其中懂得一些简单的运算。这种在玩中学的方式不但可以活跃他的思维,提升他对数学的兴趣,还能很好地锻炼他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运算能力。

在这样的教育方式下,使得范书恺在两岁时就已经能认识1000多个汉字了,并能很好地掌握十以内的加减法运算。他们的父母在教育他的过程中也慢慢地发现自己的孩子有着超强的记忆力和理解能力。

为了进一步培养范书恺,他们借了小学五年制的课本,目的就是让他以此来接受更高层次的知识。各类科目的书籍都准备齐全,他的父亲也为他打造了一个属于他的小课堂,准备了寻常教室里必备的小黑板和桌椅板凳。

13岁考取当地状元,令清华大学校长吃惊,是什么让他获得如此成就

范书恺的父亲只要是一有空就会专门的教授给他知识,陪着他练习题。这一套小学机制他早了别人五六年的时间就用上了,在不断地学习下,五岁的范书恺直接进入到了小学四年级的课堂中学习知识。当时这个学校的校长和老师都觉得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事情,上幼儿园的年纪,怎么就一下子跳到了四年级去学习呢?

家庭教育是成功的关键因素为他创下良好开端

面对校长和老师的疑问,他的母亲并不担心这个问题,对自己的儿子也有着充分的把握。在对校长和老师解释一番后,五岁的范书恺成功地跳到了四年级去学习。一开始的时候范书恺并不是可以一下子就适应里面的环境,在过了一段时间后范书恺就可以很好地融入其中了。

13岁考取当地状元,令清华大学校长吃惊,是什么让他获得如此成就

慢慢的范书恺就升入了高中,他常常给自己买一些对自己有帮助的书籍,例如科普类的文学巨著和教辅资料等。他在课余的时间中从来都不做无意义的事情,更不会让自己闲下来,从来都是将时间安排得满满的。

年仅13岁就考入清华大学

范书恺每天晚上几乎都会学到很晚才睡觉,她的母亲也非常地注重孩子的学习,一直都是陪着他在旁边陪他一起学习。在一年后,范书恺迎来了自己的关键时刻高考。高考结束后他以601的高分顺利地进入了清华大学去学习,对于别人来说一辈子都不可能的事情,他却在13岁的时候就完成了。

13岁考取当地状元,令清华大学校长吃惊,是什么让他获得如此成就

在清华学习的他并没有因为年龄差异就不适应里面的生活,而是表示自己虽然年龄比较小。但是长期受到身边学长们的影响,使得心里的年龄也慢慢地和他们接近了。所以他在人际交往上并没有什么特别大的障碍,在生活中父母从小就培养了他很强的独立自主的能力,这也是适应生活的关键点。

当清华的校长见到年仅13岁的他时,更是大吃了一惊,还在多方面夸奖了范书恺。2018年的时候范书恺从清华毕业了,他并没有出去找一份高薪的工作,而是将主要精力都放在了考研上。

13岁考取当地状元,令清华大学校长吃惊,是什么让他获得如此成就

在学习中的他一直都是非常上进的,通过不断的努力来深入对知识的理解。范书恺说自己只想有朝一日可以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来为祖国效力,范书恺可以变得如此优秀,就是因为父母对他所采取的教育方式的缘故成就了如此优异的他,所以说人接受教育的环境与之后的成长是密切相关的。

态度决定思想,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1

标签:清华   清华大学   状元   大学校长   吃惊   校长   注重   儿子   父亲   成就   年龄   事情   母亲   父母   能力   老师   方式   孩子   知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